《旧唐书·孙思邈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孙思邈①,京兆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及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显庆四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上元元年,辞疾请归,特赐良马,及鄱阳公主邑司以居焉。当时知名之士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执师资之礼以事焉。照邻有文云: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维摩洁。照邻有恶疾,医所不能愈,乃问思邈:“名医愈疾,其道何如?”思邈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其转运也,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而为霜雪,张而为虹蜺,此天地之常数也。人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寐,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②,彰而为气色,发而为音声,此人之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③,天人之所同也。及其失也,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④,奔而为喘乏,竭而为焦枯。症发乎面,变动乎形,推此以及天地亦如之。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又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思邈自云:开皇辛西岁生,至今年九十三矣。询之乡里,咸云数百岁人。话周、齐间事,历历如眼见。以此参之,不啻百岁人矣。初,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思邈口以传授,有如目睹。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冥器,祭祀无牲牢。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 (选自《旧唐书·孙思邈传》,有删改) 注:①孙思邈:唐代医学家,人称“药王”,著有《千金方》②荣卫:中医名词,“荣”指血的循环,“卫”指气的周流。③精:实质。④结而为瘤赘,陷而为痈疽:充塞就长疱疖,匮乏就生脓疮。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B. 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C. 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D. 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2. 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这个时候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所以称“弱”。 B. 元年,皇帝即位改元年,称元年,以下依次称二年、三年的,由汉武帝开始有年号。 C. 邑司,指唐代管理公主事务的机构或供职于这一机构的官史,此处指公主封地的官舍别墅。 D. 辛,支两字相配,六十年周而复始,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庚丙。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孙思邈勤奋好学。年轻时就喜欢谈论老子、庄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且喜爱佛经。 B. 孙思邈学问渊博。卢照邻认为他学贯古今,见解高超,就像古代庄子和当今维摩诘圣僧。 C. 孙思邈性情淡泊。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隐逸行医,多次拒绝官府征召,对功名从不感兴趣。 D. 孙思邈寿高年长。但从自述、他人的述说和魏征等修五代史的事例难以推断孙思邈的年龄。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适小难为用也。 (2)经月余,颜貌不改。举尸就木,犹若空衣,时人异之。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旧唐书·孙思邈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A 2. D 3. C 4. (1)这是一个神童啊,只是遗憾他本领太大,假如在我这小小州衙就难以施展。 (2)过了一个多月,孙思邈脸色形貌没有变化,抬起他的遗体入棺,轻得好像拿着空空的衣服,当时的人感到奇异。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別注意。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及对偶、反复等修辞。作答时可先忽略选项中停顿一致的地方,分析停顿不一致的地方,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句意为:对于自然灾变,国君用最高尚的道德理顺天意民心,用最大的努力解决具体问题,那么人体疾病有的可以治好,自然灾害有的可以消除。“至德”是一个合成词,指最高的道德、盛德,作介词“以”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C两项。“人事”是一个合成词,作介词“以”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可愈之疾”作动词“有”的宾语,是一个整体,中间也不能断开,且“形体有可愈之疾”与“天地有可消之灾”结构相同。据此排除D项。 故选A。 【2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择“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D项,“如辛亥、戊戌、庚丙”说法有误。根据干支相配的规律,没有“庚丙”年,庚和丙都属于天干。 故选D。 【3题详解】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对功名从不感兴趣”说法有误。原文中说“尝谓所亲曰:过五十年,当有圣人出,吾方助之以济人”,意思是说“五十年后,会出圣人,那时我才帮助他治理天下”。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有: (1)“此圣童也”,判断句,这是一个神童啊;“恨”,遗憾;“器”,名词,才能、本领;“适”,副词,如果、假如;“小”,作名词,这里指小州衙;“难为用”,这里指难以施展才能。 (2)“颜貌”,容颜体貌;“举”,往上托、抬举;“就木”,入棺;“空衣”,用作动词,拿着空空的衣服;“异”,意动用法,感到奇异。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孙思邈,是京兆府华原县人。他七岁入学,一天能背诵一千多字的文章。20岁时,就擅长谈论老子、庄子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并且喜爱佛经。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到他后赞叹说:“这是一个神童啊,只是遗憾他本领太大,假如在我这小小州衙就难以施展。”北周宣帝时,由于王室经常发生变故,他就隐居到太白山中。隋文帝杨坚辅佐北周朝政,征聘他担任国子博士,他推说生病没有出任。曾经对他的好友说:“五十年后,会出圣人,那时我才帮助他治理天下。”等到太宗李世民登上帝位,征召他到京城,已经老了,但耳聪目明,要授给他爵位,他坚决谢绝。显庆四年,高宗李治召见他,授予他谏议大夫官职,又坚决谢绝。高宗上元元年,孙思邈因病请求回乡,高宗特地赐给他骏马,安排他住进鄱阳公主封地的庄园别墅。当时的著名诗人学者宋令文、孟诜、卢照邻等人,按照孝敬老师的礼仪侍奉他。卢照邻有文章说:孙思邈思想贯通古今,学术穷尽天文历法、占卜。他阐述世界万物永恒不变之根本的高超见解,就是古代的庄子;研究精深的学问专心致志,就是当今中国的维摩诘圣僧。卢照邻患有痛苦难治的疾病,医治不好,就问孙思邈:“高明的医生治好人的疾病,他凭的是什么?”孙思邈说:“我听说会谈自然规律的,一定要用人情事理作为依据;会谈人情事理的,也要以自然法则为根本。大自然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水火木金土五种元素,冷热交替,就是它循环运行的规律,平和就下雨,激奋就刮风,凝滞就结霜落雪,扩展就出彩虹,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正常现象。人有上下四肢、脾肺肾肝心五脏,起床睡觉,呼气吸气,精神元气时衰时旺,通畅就生气血,显现就是神色,振动就有声音,这些就是人的正常现象。从显露的表象,看隐蔽的实质,这是研究自然和人体的共同方法。一旦阴阳失调,地气升腾就发烧,天气阻隔就发冷,充塞就长疱疖,匮乏就生脓疮,奔跑就会喘息困乏,干渴就会焦黄枯燥。症状显露在面容,病情改变着形貌,如此类推自然现象也是这样。对于人体疾病,高明的医生用药物疏通,用针灸治疗。对于自然灾变,国君用最高尚的道德理顺天意民心,用最大的努力解决具体问题,那么人体疾病有的可以治好,自然灾害有的可以消除。”他又说:“治病胆要大心要细,考虑要周密行动要坚决。”孙思邈自己讲他出生于隋文帝开皇辛酉年,到今年九十三岁了。问他的乡亲,都说他是几百岁的人。他谈起北周、南齐年间的往事,分明如同亲眼所见。以此验证,他不止一百岁了。当初,魏征等人按照太宗的诏书编纂南齐、南梁、南陈北周、隋朝的历史,担心遗漏,多次询问他,孙思邈口述起来,宛如亲眼看见。孙思邈于高宗永淳元年去世。遗嘱要求从简安葬,不要陪葬器物,不用羊牛猪等祭祀牲畜。过了一个多月,孙思邈脸色形貌没有变化抬起他的遗体入棺,轻得好像拿着空空的衣服,当时的人感到奇异。 |
|
录入时间:2021-03-15 11:3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