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明史·陶琰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琰,字廷信,绛州人。父铨,进士,陕西右参议。琰举成化七年乡试第一,十七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

弘治初,进员外郎。历固原兵备副使。练士卒,广刍粟。历九年,部内晏如。迁福建按察使,浙江左布政使。正德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迁刑部右侍郎。陕西游击徐谦讦御史李高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瑾怒,假他事下琰诏狱,褫其职,又罚米四百石输边。瑾诛,起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准、扬诸府。

六年,转南京刑部侍郎。明年,贼刘七等将犯江南,王浩八又入衢州。进琰右都御史,巡视浙江。至则七等已灭,浩八听抚。会宁、绍濒海地飓风大作,居民漂没万数。琰出帑金振救,而大筑萧山至会稽堤五万余丈。奏设兵备道守要害,防浩八党出没,遣将击斩其渠魁。遂城开化、常山、遂安、兰溪,境内以靖。复命总督漕运,七疏乞归。世宗嗣位,起故官。凡三督漕,军民习其政,不严而肃。

琰性清俭,饭惟一疏。每到官及罢去,行李止三竹笥。寻加户部尚书。嘉靖元年召拜工部尚书。其冬,改南京兵部,加太子少保。未浃岁,屡引年乞体。加太子太保,乘传归,有司岁时存问。又九年卒,年八十有四。赠少保,谥恭介。

子滋,以进士授行人。谏武宗南巡,杖阙下,谪国子学正。嘉靖初,历兵部郎中。率同官伏阙争“大礼”,再受杖,谪戍榆林。兵部尚书王时中等言,琰老病呻吟,冀父子一相见,乞改调近卫。不许。十五年赦还,卒。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陕西游击徐谦/讦御史李高/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

B. 陕西游击徐谦讦御史李高/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

C. 陕西游击徐谦讦御史李高/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

D. 陕西游击徐/谦讦御史李高/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B. 工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其最高长官为工部侍郎,曾称冬官、大司空等。

C. 转,和调、徙一样,都是调动官职。如《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D. 太子太保,别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琰为官正直公正,调查发现刘瑾是被诬陷的,为他洗刷了冤屈。

B. 陶琰能体恤百姓疾苦,遭遇风灾时,他及时拿出国库的钱财财救济灾民,并修筑堤岸五万多丈。

C. 陶琰生性清廉节俭,每餐只有一个菜,每次上升和离职,行李只有三个竹箱。

D. 嘉靖元年,陶琰召拜为工部尚书。这年冬天,改为南京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下载Word版试题
《明史·陶琰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B    3. A   

4. (1)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2)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不能解决疑惑却不愿问老师,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讦”意思是“弹劾”,宾语是“御史李高”,动宾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

“欲中高危法”是省略句,也是状语后置句,省略介词“以”,应为“欲中高以危法”,“危法”是后置状语,意思是“想要用严厉的法令中伤李高”,即“想陷害李高”,后置状语与前面的谓语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其最高长官为工部侍郎”错误,其最高长官为工部尚书,侍郎为副长官。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调查发现刘瑾是被诬陷的,为他洗刷了冤屈”错误,从文中来看,第二段说“陕西游击徐谦讦御史李高,谦故刘瑾党,行厚赂,欲中高危法,琰往按,直高”可知,应为李高洗刷了冤屈。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1)中,“少焉”,一会儿;“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前一个“于”,从,后一个“于”,在;“白露”,古今异义,白茫茫的雾气。

(2)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不知句子停顿,不能解决疑惑;“或”,有的;“师”,名词做动词,从师学习;“不”通“否”;“小学”,古今异义,小的方面学习;“小”“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陶琰,字廷信,绛州人。父亲陶铨,考中进士,担任陕西右参议。陶琰考中成化七年乡试第一名。十七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

弘治初年,晋升员外郎,历任固原兵备副使。操练士兵看,广积粮草,九年后,管辖范围内安定和平。迁任福建按察使、浙江左布政使。正德初年,以右副都御使的身份任河南巡抚,迁任刑部右侍郎。陕西游击徐谦弹劾御史李高。徐谦本来是刘瑾的党羽,想陷害李高,陶琰调查发现李高是被诬告的,结果得罪刘瑾,刘瑾找个理由把陶琰关押起来,革除其公职,还罚米输边。刘瑾被杀后,陶琰被起用担任左副都御使,总管漕运兼任淮、扬等府的巡抚。

正德六年,转任南京刑部侍郎。第二年,贼寇刘七等想进犯江南,王浩八又进犯衢州。朝廷晋升陶琰为右都御使,巡视浙江。陶琰到达时,刘七等已被消灭,王浩八归顺了。遇到宁波、绍兴临海地区飓风大作,民众被淹没的有上万人。陶琰拿出国库中的钱财救济灾民,并大修萧山至会稽的堤岸五万多丈。陶琰上奏请求设置兵备道防守要害之处,谨防王浩八的党羽出没,派遣将领斩杀寇贼首领。于是修筑开化、常山遂安、兰溪城。境内得以安宁,又命他总管漕运,他七次上疏请求回乡。世宗继位后,起用他担任原职。他共三次总管漕运,军民习惯于他的管理,不严厉但整肃有序。

陶琰生性清廉节俭,每餐只有一个菜,每次上升和离职,行李只有三个竹箱。不久升迁为户部尚书,嘉靖元年,召拜为工部尚书。这年冬天,改为南京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未满一年,陶琰多次请求退休,朝廷加封他太子太保,让他回归故里,有关官员每年按时前去问候,九年后去世,享年八十四岁。追赠少保,谥号恭介。

儿子陶滋,以进士拜授行人,谏阻武宗南巡在宫阙下受到杖打,被贬为国子学正。嘉靖初年,历任兵部郎中,率领同僚跪伏在宫阙外争议“大礼”,再次被杖打,被贬成守榆林,兵部尚书王时中等人说,陶琰年老多病呻吟不止,希望父子相见一次,请求改调就近卫所。皇上不同意,嘉靖十五年,陶滋被赦免回乡,去世。

录入时间:2021-03-15 11: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