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绩,字无功•卷一》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文中子通之弟也。年十五游长安,谒杨素,一坐服其英敏, 目为神仙童子。隋大业末,举孝廉高第,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县丞。 以嗜酒妨政,时天下亦乱,遂托病风,轻舟夜遁。叹曰:“网罗在天,吾将安之!”乃还故乡。至唐武德中,诏征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绩弟静谓绩曰:“待诏可乐否?”曰:“待诏俸薄,况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耳。”江国公闻之曰:“三升良酝,未足以绊王先生。”特判日给一斗。时人呼为“斗酒学士”。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供。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子”。虽刺史谒见,皆不答。终于家。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撰《酒经》一卷、《酒谱》一卷。李淳风见之曰:“君酒家南、董也。”及诗赋等传世。 论曰:唐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当其时,远钓弋者,不走山而逃海,斯德而隐者矣。自王君以下,幽人间出,皆远腾长往之士,危行言逊,重拨祸机,糠核轩冕,挂冠引退,往往见之。跃身炎冷之途,标华黄、绮之列。虽或累聘丘园,勉加冠佩,适足以速深藏于薮泽耳。然犹有不能逃白刃、死非命焉。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耻不为尧、舜民,学者之所同志; 致君于三、五,懦夫尚知勇为。今则舍声利而向山栖,鹿冠舄几,使于锦绣之服;柴车茅舍, 安于丹雘之厦;藜羹不糁,甘于五鼎之味;素琴浊酒,和于醇饴之奉;樵青山,渔白水,足于佩金鱼而纡紫绶也。时有不同也,事有不侔也。向子平曰:“吾故知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第未知死何如生。”此达人之言也。《易》曰:“遁之时义大矣哉!” (选自《唐才子传•卷一》) 1.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 B. 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 C. 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 D. 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 2.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绩,字无功:古人有名有字,二者在意义上可以相反相对,如韩愈,字退之。 B. 门下省,始自西晋,初名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成为三省之一。 C. 升、斗,都是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古代容量单位还有石、豆、斛、钟等。 D. 骚雅指《离骚》《诗经》所奠定的古诗优秀传统,也可指风流儒雅,文中指后者。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绩初入长安,为人叹服。他十五岁时到长安游历,拜见杨素,当时在坐的所有人都惊服他聪敏过人,把他看作神童。 B. 王绩不恋仕途,称病回乡。他以优等成绩考中孝廉科,被授予官职;辞职回乡后,结交了隐士仲长子光,并在他家附近修建房屋。 C. 王绩性情傲慢,爱好饮酒。他自号东皋子,被称为斗酒学士;酿酒弹琴,作诗写文,情调高迈,气格过人,在当时无人能比。 D. 王绩隐居乡里,通达知命。在他之后,不乏挂冠辞职,引退山野者,他们行为正直,言辞 谦顺,懂得见微知著,明哲保身。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嗜酒妨政,时天下亦乱,遂托病风,轻舟夜遁。 (2)唐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唐才子传•绩,字无功•卷一》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A 2. D 3. C 4. (1)王绩因自己嗜好喝酒而妨碍政事,加上当时天下又乱,于是借口自己患风病严重,乘快船连夜远走高飞。 (2)唐朝兴盛到末年的时候,当时太平的日子少而战乱的日子多,即使是衣着粗劣的山野 隐士也难以过上安稳的日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首先疏通文意,本句意思是“那些行迹隐秘而名声显赫,享有盛誉而踪迹难寻的人物,难道不是由于他们有绝妙的文章和奇美的诗赋吗?文章是万古不朽的盛事。”据此可断句,正确的断句应是“夫迹晦名彰,风高尘绝,岂不以有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哉!文章为不朽之盛事也。” “迹晦名彰”与“风高尘绝”是并列的关系,描述同一类人的特征,故中间应该断开;“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是两组并列的定语后置句,“妙”修饰“翰墨”,“奇美”修饰“骚雅”,故中间应该断开,“哉”作为语气词,放在“奇美”之后;“不朽之盛事”前面的主语是“文章”,不可断开。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D项,“文中指后者”解释有误。“骚雅”在文中不是指“风流儒雅”,文中“翰墨之妙,骚雅之奇美”指擅长写就精妙的文章书画。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通读全文,了解文本大概内容,依据选项中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翻译并理解各个选项在文中对应的句子,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C项,“酿酒”分析有误。根据原文“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可知,酿酒不在此列。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在文中语境进行翻译,需要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翻译时需要注意: (1)“以”,“因为”;“遂”,“于是”;“托”,“借故推诿”;“遁”,“隐藏,消失”。 (2)“迨”,“等到,达到”;“治”,“安定”;“草衣带索”中“草”与“带”为名词的意动用法,解释为“以草为衣服以绳索为腰带”。 【点睛】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 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做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三要注意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做高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 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5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解题能力。
参考翻译: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是文中子王通的弟弟。他十五岁时到长安游历,拜见杨素,当时所有在坐的人都惊服他聪敏过人,把他看作“神仙童子”。隋朝大业末年,王绩以优等成绩考中孝廉科,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他不愿在朝为官,就托病辞职,又被委任为扬州六合县承。王绩因自己嗜好喝酒而妨碍政事,加上当时天下又乱,于是借口自己患风病严重,乘快船连夜远走高飞。他叹息说:“天空布满罗网,我能逃到哪儿去呢?”于是返回故乡。到了唐朝武德年间,皇上下诏征求人才,王绩凭原隋朝官员的身份在门下省待诏。王绩的弟弟王静问王绩说:“待诏顺心吗?”王绩答道:“待诏薪水微薄,境况冷落,不过有好酒三升,有点使人留恋。”江国公听说了这件事,说:“三升好酒,不足以留住王先生。” 就特批每天发给王绩好酒一斗。当时人们都称王绩为“斗酒学士”。贞观初年,王绩因病罢职回到故乡。河诸上有一位叫仲长子光的人,也是隐居之士,他没有妻室儿女。王绩喜欢他性情真率,就在他家附近修建房屋,每天和他在一起喝酒。王绩家雇有几个男女佣人,田里主要种黍,春秋两季酿酒,还饲养野鸭野雁,移裁药草供自己服用。他把《周易》、《庄子》、《老子》这三种书放在床头,对别的事没什么兴趣。他自号为“东皋子”。即使州里的刺史要来与他相见,他都不答应。他在家里去世。王绩平生性情傲慢,爱喝酒,一次能喝五斗,为自己写过一篇《五斗先生传》 。他弹琴,作诗,写文章,情调高迈,气格过人,在当时无人能比。王绩著有《酒经》一卷、《酒谱》一卷。李淳风看了这两种书后说:“您真是酒家的南史、董狐啊!”王绩还有诗、赋等作品传于后世。 评论说:唐朝建立在隋朝末世,当时太平的日子少而战乱的日子多,即使是衣着粗劣的山野隐士也难以过上安稳的日子。在那时候,远避灾祸的人,不是跑进深山就是逃往湖海,这是有德行而隐藏不露面的人啊。从王绩以后,幽人隐士不时出现,都是远行避世长久不返的人物,他们行为正直,言辞谦顺,看重消灭灾祸的苗头。他们轻视显贵的官职,挂冠辞职,引退山野者常常可见。纵身于冷热无常的官场,却向往加入夏黄公、绮里季的行列。有的人虽然在山丘田园中被屡次召聘,勉强接受官职,这样又恰恰足以使他们归隐江湖更加迅速而已。就是这样,尚且有人仍逃避不过刀斧之灾而死于非命。那些行迹隐秘而名声显赫,享有盛誉而踪迹难寻的人物,难道不是由于他们有绝妙的文章和奇美的诗赋吗?文章是万古不朽的盛事。对自己没能成为尧、舜的臣民而感到耻辱,这是有学识的人相同的想法:使君王达到三皇五帝那样的太平盛世,这是懦夫都知道应勇于去做的行为。如今却放弃名声和实利进山隐居,鹿冠尧鞋,比锦绣官服更舒适;柴车茅屋,比彩饰的大厦更安逸;无米的野菜汤,比五鼎中的山珍海味更甘美;朴素的木琴和混浊的土酒,比醇厚的美酒更使人陶醉;在青翠的山中打柴,在清澈的河里捕鱼,比佩金鱼符系紫缓带更使人满足。时代不一样,事情也就不一样了。向子平说:“我已知道富裕不如贫穷,地位显赫不如身份低下,只是不知道死去比活着怎么样。”这是通达知命的人说的话啊。《周易》 说:“君子适时退隐,意义重大啊!” |
|
录入时间:2021-03-15 11:5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