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薛居正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父仁谦,周太子宾客。居正少好学,有大志。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逾年,登第。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之,具伏抵法。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擢任判馆事。六年,使沧州定民租。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 宋初,迁户部侍郎。建隆三年,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剪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乾德初,加兵部侍郎。车驾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旬内民尽复业。开宝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祐,何以及斯。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 太平兴国六年,因服丹砂遇毒,方奏事,觉疾作,遽出。至殿门外,饮水升余,堂吏掖归中书,已不能言,但指庑间储水器。左右取水至,不能饮,舆归私第卒,年七十。 居正饮酒至数斗不乱。性孝行纯,居家俭约。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 (节选自《宋史·薛居正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 B. 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 C. 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 D. 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宾客:原指贵族的门客、策士等,东汉以后用作对依附世家豪族人口的一种称谓。太子宾客是一种官职,简称宾客。 B. 登第: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登第”犹言“登科”,即通过某一级科举考试而被列出次第,获得功名。 C. 侍郎:古代官名,秦汉郎中令的属官之一。汉代时,郎官入台省,三年后称侍郎。三省六部制之后,侍郎为各部的正职。 D. 贡举:古时地方向朝廷荐举人才。后来科举考试施行,贡举就指科举考试。“ 知贡举”则指特派去主持进士考试的大臣。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薛居正执法为民,避免冤案。当百姓被诬告触犯盐禁,将被处死,千余僧人被怀疑为贼党,他都想办法澄清事实,使百姓和僧人免受屠戮。 B. 薛居正耿介刚正,不畏强权。史弘肇当侍卫亲军头领时,胡作非为,诬陷百姓犯法,以泄私愤,薛居正问明事实,将相关官吏伏法,史弘肇怒而无奈。 C. 薛居正谨遵钦旨,为国效力。河南府饥荒,逃亡者众多,皇上派他前往招集,十天内百姓尽皆复业;年丰岁安时,他勤修政事以实现皇上意愿。 D. 薛居正品行端正,却死于意外。他酒至数斗而不胡乱行事,居家勤朴节俭,为相宽仁简约;但因求长寿而服用丹砂,不幸殒命,令人叹惋。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剪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2)至殿门外,饮水升余,堂吏掖归中书,已不能言,但指庑间储水器。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宋史·薛居正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C 3. D 4. (1)薛居正用计延缓了这件事,于是率军队消灭群寇,擒俘盜贼主帅汪端,讯问他,得知僧侣们都没有参与,千余名僧侣得以保全性命。 (2)走到宫殿门外,喝了一升多的水,宫堂中的官吏搀扶着他回到中书省时,他已经不能说话,仅指着里屋盛水的容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疏通句意为:后周广顺初年,迁升为比部员外郎,统领三司推官,不久任知制诰。周太祖征伐兖州,命令薛正居跟从前往,因为功劳加任都官郎中。 A项,“领”的宾语中心词是“推官”,而不是“三司”,“三司”是“推官”的定语,所以,“领三司推官”中间不可断。 C项,“以劳”是“加都官郎中”的原因,而不是“诏居正从行”的补语,所以“以劳”后面不能断。 D项,“征兖州”和“诏居正”是两件事,不能连句;“居正”是“从行以劳”的主语,所以“居正”后面不能断句。 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三省六部制之后,尚书为各部的正职,而侍郎为尚书的副官。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能力。属于信息筛选。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做题时要回归语境,对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 D项,“求长寿”无中生有。服用丹砂也可能是为了治病,不一定就是为了求长寿。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缓”,延缓;“诘”,讯问;“预”,参与;“赖以”,得以。第二句关键点:“升余”,一升多;“掖归”,搀扶;“但”,仅、只是。 【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参考译文: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他的父亲薛仁谦任后周太子宾客。薛居正年轻时好学,有远大志向。清泰初年,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写了一篇《遺愁文》来自我解嘲,文章寓意不同寻常,了解的人认为他有公辅大臣的器量。一年后,登进士第。 后汉乾祐初年,史弘肇统率侍卫亲军,威权震动皇上,为人残忍放纵自傲,没有人敢忤逆他的意愿。他的部下官吏控告老百姓违犯盐禁,论法当死。案件将要判决,薛居正怀疑其罪不实,召来百姓讯问,原来官吏与百姓有私怨,于是诬告百姓,逮捕那个官吏来讯问,他供认不讳,受到了处罚。史弘肇虽然很恼怒,也没有办法改变。后周广顺初年,迁升为比部员外郎,统领三司推官,不久任知制诰。周太祖征伐兖州,命令薛正居跟从前往,因为功劳加任都官郎中。显德三年,迁升为左谏议大夫,被提拔为判馆事。显德六年,出使沧州核定民租。不久,他因为有才干扬名朝廷,被提升为刑部侍郎。 宋朝初年,薛居正升任户部侍郎。建隆三年,到朝廷任枢密直学士,临时代理贡举。湖湘刚平定,朝廷任命薛居正出任朗州知州。正遇逃兵数千人聚结山泽为盗,监军使怀疑城中僧侣一千多人都是盗贼的同伙,商议准备全部捕杀。薛居正用计延缓这件事,于是率军队消灭群寇,擒俘盗贼主帅汪端,讯问他,得知僧侣们都没有参与,千余名僧侣得以保全性命。 乾德初年,薛居正加任兵部侍郎。皇帝将要亲自征伐太原,大量发动百姓运送粮草。当时河南府闹饥荒,逃亡的有四万家,皇上为此感到忧虑,命令薛居正乘驿马招集百姓,十天内百姓都恢复生业。开宝八年二月,皇上对居正等人说:“年岁丰登,万物丰盛,如果不是上天保佑,哪里能这样。你们应当一起想着利众济人的事情,如果政事有缺失,应当予以整顿,来实现我的志向。”薛居正等人愈发勤修政事,来达成皇上的意愿。 太平兴国六年,薛居正因为服用丹砂中毒,正在上奏事情,发觉疾病发作,于是立即出来。走到宫殿门外,喝了一升多的水,宫堂中的官吏搀扶着他回到中书省时,他已经不能说话,仅指着里屋盛水的容器。左右的侍从把水拿来,他已经不能喝了,用车把他送回自己的府第就去世了,享年七十岁。 薛居正喝酒到几斗都不会胡乱行事。他性情孝顺,行为纯正,持家讲究节俭。担任宰相为政宽仁俭朴,不喜欢苛求细察,士大夫因此都称赞他。他从参与政务到担任宰相,共十八年,皇上给他的恩遇始终没有改变。 |
|
录入时间:2021-03-16 09:3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