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宋史·邓润甫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邓润甫,字温伯,建昌人。第进士,为上饶尉、武昌令。举贤良方正,召试不应。神宗览其文,除集贤校理,改知谏院、知制语。擢御史中丞。上疏曰向者陛下登用隽贤更易百度士狃于见闻蔽于俗学竞起而萃非之故陛下排斥异论以图治功。然言责之路,反为壅抑;非徒抑之,又或疑之。论恤民力,则疑其违道干誉;论补法度,则疑其同乎流俗;论斥人物,则疑其讦以为直。故敢言之气日以折,而天下事变,有不得尽闻。曩变法之初,势自当尔。今法度已就绪,宜有以来天下论议。至于淫辞诐行。有挟而发、自当屏弃。如此,则善言不伏,而真大治也。”李宪措置熙河边事,润甫率其属周尹、蔡承禧、彭汝砺上书切谏,其略云:“自唐开元以来,用杨思勖、鱼朝恩、程元振、吐突承璀为将。有功,则负势骄恣,陵轹公卿;无功,则挫损国威,为四国笑。今陛下使完将兵,功之成否,非臣等所能预料。然以往事监之,其有害必矣。陛下仁圣神武,驾御豪杰,虽宪百辈,顾何能为,独不长念却虑,为万世之计乎?岂可使国史所书,以中人将兵,自陛下始?后世沿袭故迹,视以为常,进用其徒握兵柄,则天下之患,将有不可胜言者矣!”不听。又言:“兴利之臣,议前代帝王陵寝,许民请射耕垦,而司农可之。唐之诸陵,因此悉见芟刘,昭陵乔木,翦伐无遗。熙宁著令,本禁樵采,遇郊祀则敕吏致祭,德意可谓远矣。小人掊克,不顾大体。愿绌创议之人,而一切如令。”从之。迁翰林学士。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府。召复翰林学士兼掌皇子阁笺记,一时制作,独倚润甫焉。哲宗立,惟润甫在院,一夕草制二十有二。进承旨,修撰《神宗实录》。以母丧去,终制,为吏部尚书。请郡,得知蔡州。元祜末,以兵部尚书召。绍圣初,哲宗亲政,润甫首陈武王能广文王之声,成王能嗣文、武之道,以开绍述。遂拜尚书左丞。章惇议重谪吕大防、刘挚,润甫不以为然,曰:“俟见上,当力争。”无何,暴卒,年六十八。辍视朝二日。

(选自《宋史·邓润甫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疏曰/向者陛下登用/隽贤更易百度/士狃于见闻/蔽于俗学/竞起而萃非之/故陛下排斥异论/以图治功/

B. 上疏曰/向者陛下登用隽贤/更易百度/士狃于见闻/蔽于俗学/竞起而萃非之/故陛下排斥异论/以图治功/

C. 上疏曰/向者陛下登用隽贤/更易百度/士狃于见闻/蔽于俗学/竞起而萃/非之故陛下排斥异论/以图治功/

D. 上疏曰/向者陛下登用隽贤/更易百度/士狃于见闻/蔽于俗学/竞起而萃非之故/陛下排斥异论/以图治功/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谏院,北宋设立的机构,官员负责对朝政缺失、百官任用等作谏言规劝。

B. 司农,北宋时期指司农寺的官员,掌管田地、仓廪、苑囿、祭祀等事物。

C. 郊祀,指古代帝王祭祀天地之礼,始自上古,一直持续到封建社会末期。

D. 终制,指邓润甫因为母丧终止了为皇帝起草诏书的工作,改任吏部尚书。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邓润甫为御史中丞,上疏主张广开言路。他认为,宋神宗要变法图强,就不能排斥异端,否则法度虽然确立,仍会招来天下非议。

B. 邓润甫反对任用李宪,联合属下上书切谏。他认为,李宪才能平庸,如果委以重任,一定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流弊当世,遗笑史书。

C. 邓润甫主张恢复旧律,禁伐前代陵墓树木。他认为,保护前代帝王陵寝,不让老百姓砍柴伐木射猎垦荒,是一个国家有道德的表现。

D. 邓润甫建议学习周朝文武之道,实行宽政。他认为,宋哲宗继位之初,应该以宽厚为怀。他临终前还要向皇帝建议不要贬谪大臣。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于淫辞诐行,有挟而发,自当屏弃。

(2)哲宗立,惟润甫在院,一夕草制二十有二。

下载Word版试题
《宋史·邓润甫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D    3. A   

4. (1)至于那些荒诞的言论偏邪的行为,有所挟持而发的议论,自然应该摒弃。

(2)宋哲宗即位,只有邓润甫在翰林院,一个晚上草拟了二十二个诏令。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A项,“登用”后不宜断开,“向者陛下登用隽贤”当为一句;“隽贤”为上一句的宾语,而非下一句的主语。

C项,“竞起而萃非之”当为一句,“非之”从上句,“起”“萃”“非”为三个动词连用。

D项,“故陛下排斥异论”当为一句,“故”属下句,位于句首,是提顿领起之词。正确的标点为:上疏曰:“向者陛下登用隽贤,更易百度,士狃于见闻,蔽于俗学,竞起而萃非之,故陛下排斥异论,以图治功。”

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尤其要注意名家名篇、作者、朝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重点内容。

D项,“终止了为皇帝起草诏书的工作”错误,“终制”,古代的一种丧葬礼仪,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参加吉庆之典,任官者必须离职,也称“丁忧”。“制”,并非指上文的“制作”“草制”等。

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

A项,“他认为,宋神宗要变法图强,就不能排斥异端,否则法度虽然确立,仍会招来天下非议”理解有误。原文的意思是:神宗因为变法图强的需要,可以排斥异端;而当法度已经确立之时,就应该广开言路,积极纳谏。

故选A。

【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

(1)至于那些荒诞的言论偏邪的行为,有所挟持而发的议论,自然应该摒弃。关键词:“淫辞”,荒诞的言论;“诐行”,偏邪的行为;“有挟”,有所挟持;“屏弃”,摒弃。

(2)宋哲宗即位,只有邓润甫在翰林院,一个晚上草拟了二十二个诏令。关键词:“立”,即位;“在院”,在翰林院;“草制”,草拟诏令;“有”通“又”。

【点睛】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做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

二要注重平时积累。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三要注意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文,因为做高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学习过的课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直接来自学习过的课文。因此要回归课本,尤其是对于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的同学;

四要多练习,通过练习来掌握500字左右的文言文段的阅读套路,培养文言语感,增强解题能力。

 

参考译文:

邓润甫,字温伯,建昌人。考上进士,任上饶县尉、武昌县令。被举荐为贤良方正,召他面试没有去。宋神宗观览他的文章,任命他为集贤院校理,改任知谏院、知制语。升任御史中丞。上疏说:“从前陛下进用才德杰出的人,改变各种制度,士人拘泥于个人的见闻,受蔽于世俗的学问,竞相起来聚在一起非议,所以陛下排斥异端之论,来谋取治世之功。然而谏言之路,反过来被堵塞抑制;不仅仅是抑制了,竟或产生怀疑。如果谏言体恤民力,就怀疑他违背原则求得声誉;如果谏言加强法度,则怀疑他与流俗相同;如果谏言贬黜人物,就怀疑他以揭发别人为正直。所以敢于谏言的风气一天天折损,而天下一旦有突发事件,就会不能完全听得到。从前在变法的初期,那形势自然是那样。现在法度已经制定妥当,应该招求天下人的言论。至于那些荒诞的言论偏邪的行为,有所挟持而发的议论,自然应该摒弃。这样,有益的话不隐伏,才是真正的天下大治啊。”李宪主持熙河边地之事,邓润甫带领他的下属周尹、蔡承禧、彭汝砺上书直切进谏,大略说:“自从唐代开元年间以来,任用杨思勖、鱼朝恩、程元振、吐突承璀为将。他们立了战功,就仗势骄傲放纵,欺压公卿;没立功,就挫伤国威,被四境敌人嘲笑。现在陛下用李宪带兵,功业成不成,不是我们所能预料的。然而用往事来衡量,这一定是有害处的。陛下仁爱圣明威武,驾御豪杰之士,即使李宪那样的人上百个,又能有什么危害,难道不多作长远考虑,为万代之计吗?怎么可以让国史写上,从陛下开始,用中等资质的人带兵?如果后代沿袭从前的做法,视以为常,提拔平庸的人掌握兵权,那么天下的忧患,将会多得说不完了!”皇上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又谏言说:“聚利之臣,盘算前代帝王陵墓,答应老百姓的请求在那里射猎开垦耕田,而司农同意了。唐朝的各陵墓(草木),因此都被斩伐,昭陵上的大树,被砍伐没有剩余了。熙宁年间曾制定法令,本来禁止砍柴,碰到郊祀大礼时还命官吏前往祭祀,思德之心可以说流播久远了。小人聚敛搜刮,不顾大体。希望贬斥首倡之人,一切恢复熙宁时的法令。”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升为翰林学士。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为成都知府。又召回京为翰林学士,兼管皇子阁的公文起草,一时间的诏令,只是倚仗邓润甫了。宋哲宗即位,只有邓润甫在翰林院,一个晚上草拟了二十二个诏令。进升为翰林学士承旨,修撰《神宗实录》。因为母亲丧事离职,守丧礼完毕,任吏部尚书。请求到外地为官,得为蔡州知州。元祐末年,召他回京任兵部尚书。绍圣初年,宋哲宗亲政,邓润甫第一个出来陈说周武王能发扬周文王美好的声望,周成王能继承周文王、周武王的道德风化,建议哲宗开创继承神宗变法的局面。于是被任命为尚书左丞。宰相章惇谋划再加贬谪吕大防、刘挚,邓润甫认为是不对的,说:“等见到皇上,我一定力争一下。”没过多久,暴死,享年六十八岁。皇上为此停止上朝听政两天。

录入时间:2021-03-17 09: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