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北京大学学报》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多次断言:“东方或中东没有修辞学。”西方学者的断言,是基于怎样的逻辑呢?在此问题上,难道上帝真的漠视了东方子民了吗?显然不是,中国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修辞和修辞学。只要人类使用语言,使用符号,就存在修辞和修辞学,因为修辞是人们能动地使用语言以提高传播效果的行为。西方学者的断言,是基于古希腊、古罗马的修辞或修辞学观念作出的判断,其中折射着文明的偏见。西方的古典修辞,就是以城邦社会为语境的演说、劝服和论辩。其经典模式是由“诉讼”“议政”“典礼”三种演说和“觅材取材”“布局”“谋篇”“文体风格”“记忆”“表达技巧”等五个步骤,以及“人格”“情感”“逻辑”等说服要素构成的范畴体系。我们称之为“三说”“五艺”“三素”。以此模式框定其他文化和文明中的修辞或修辞学形态,是不合适的。“西方之外无修辞学”的观点是狭隘的。 什么是“修辞”“修辞学”,众说纷纭。我们认为,“修辞”“修辞学”不仅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民族、国家和文化乃至文明概念,即在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乃至文化和文明中存在不同的修辞形态,“修辞学”也具有不同的含义。但是,这不等于说,众多的“修辞”“修辞学”观不存在任何交集。相反,尽管存在上述方面的差异,“修辞”“修辞学”依然是一个相对明晰的概念。简单地说,“修辞是人类的一种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符号交际行为,是人们依据具体的语境,有意识、有目的地建构话语和理解话语以及其他文本,以取得理想的交际效果的一种社会行为”。显然,运用语言等媒介符号进行思想、观念、情感交流,以实现信息共享、行为协调的传播行为,是人类修辞的共性。修辞学就是研究修辞规律,即揭示如何高效地实现人类语言等信息交流规律的学问。 从现存文献看,说服、论辩现象,或者说“长短术”“纵横术”,是我国先秦时期典型的修辞形态,特别是在战国时期,以门客、游说之士为最。但是,除此之外,当时还有许多其他的修辞形态。《春秋左传》《战国策》等古籍中有许多关于策士论辩的记载,属于论辩修辞。而《诗经》《论语》等,则是文学和教育话语,也是当时的修辞形态。而当时关于修辞的思想和学说,则遍布先秦诸子的著作。随着国际修辞学研究全球化趋势的深入,人们发现,中国和东方有修辞、修辞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古至今,中国不但有修辞实践和修辞学思想,而且修辞形态多样,思想十分丰富。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国也具有像古希腊一样悠久的修辞学传统,也有论辩、说服、演说传统。在世界共融环境下,了解中国修辞学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将有助于增进东西方的学术交流,有助于促进大同世界的建构。” (摘编自《北京大学学报》) 1. 下列对“修辞和修辞学”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只要使用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就必定会能动地使用修辞和修辞学来提高语言的传播效果。 B. 古希腊、古罗马的修辞或修辞学观念,对东方或中东的文化存在着偏见,误导了西方学者的判断。 C. 尽管在不同的时代、民族、国家)室文化和文明中存在不同的修辞形志,人类修醉依然儿有共性。 D. (战国策)(待经)(论语)等先秦诸子的著作,分门别类地记收了我国当时关于修辞的思想和学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本文先破后立,先批股了西方修醉学界“东方或中东没有修辞学”的错误观点,然后提出了自己关于修辞的观点。 B. 文章从“修辞和修醉学”的概念、文献记载、研究修辞学的意义等方面,展开了对中国的修静和修辞学的论证。 C. 文章第三段列举了我国先秦时期多个修辞形态的例子,与前文西方古典修辞模式相呼应,在比较中论证了论点。 D. 末段引用某学者的话,既论证了中国存在着修辞、修辞学是毋庸置疑的,也强调了当前研究中国修辞学的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20世纪70年代之前,学术界主要研究西方的修辞学,中国的修辞实践和修辞学思想无人关注。 B. 西方修辞中的“三说”“五艺”“三素”等修辞形态,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西方之外的某些地方。 C. 研究修辞,有助于我们发现人类如何更加高效实现信息交流,也能更好实现信息共享和行为协调。 D. 在世界共融环境下研究中国的修辞学,既能增进东西方学术交流,还有助于促进大同世界的建构。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修辞学”·北京大学学报》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A选,“就必定会能动地使用修辞和修辞学来提高语言的传播效果”理解错误,原文为“修辞是人们能动地使用语言以提高传播效果的行为”,从这里得不出必定会使用修辞来提高传播效果的结论; B项,曲解文意,原文的意思是,西方学者基于古希腊、古罗马的修辞或修辞学观念作出的判断,折射着文明的偏见,并非“古希腊、古罗马的修辞或修辞学观念对东方或中东的文化存在着偏见”; D项,“分门别类地记载……”理解错误,原文说“当时关于修辞的思想和学说,则遍布先秦诸子的著作”,而不能说这些书“分门别类地记载了我国当时关于修辞的思想和学说”。 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在比较中论证了论点”表述错误,通读第三自然段的文字可知,文章并未在比较中论证观点。 故选C。 【3题详解】 此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A项,“中国的修辞实践和修辞学思想无人关注”错误,由原文第一自然段“中国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修辞和修辞学。……其中折射着文明的偏见”可知,这种推论是不正确。 故选A。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 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
|
录入时间:2021-02-02 11:2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