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槎墩记·[明]吴廷翰》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槎墩记

[明]吴廷翰

①槎①墩在小百万湖中。己亥,既家湖上,而墩遂当堂前。小舟径渡,坐卧终日,以为足以休老。架木而亭其中,四隅亦缘树结茅,如亭环列。以柳若干株为巷,冬青六为门,蕉二为台,水荆、木槿之类杂蔽为垣,芙蓉为屏。墩之名曰槎亭。水月、云霞、风雪、烟雨,槎之所有也。晓日、晚霞、雨笠、风帆,以助四时之景者,槎之所见□。

②【甲】曰:夫槎之为物也,引之以牵则进,鼓之以浮则游,然而可泊焉。【乙】夫动也而能静者乎!既骇之以风涛,或啮之以蛟龙,然而不犯焉。【丙】夫险也而能夷者乎!放之可以达四海,溯之可以致万里,然而能返焉。【丁】夫远也而能近者乎!

③予以微名飘逐流浪于外,其历夷微之域,犯谗惧之厄,盖屡矣。既困而归,潜形屏足,乃卒得栖泊于此,以偃仰游泳于一泓之间,庶几终身可以免惊覆之患。夫近而不能远,夷而不能险,静而不能动,则槎之用不行。然远不可近,险不可夷,动不可静,则槎之体不全。夫物也,而道存乎其间,则予之所托以终身者。

(选自[明]吴廷翰著,容肇祖点校《吴廷翰集》,中华书局出版)

[注]①槎:chá,木筏。

1. 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内的虚词是(   )。

A. 焉                  B. 哉                  C. 也                  D. 矣

2. 对第①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小百万湖湖畔安家定居,门前对着土墩,风景佳妙。

B. 湖上小舟往还,如桃源盛境,但作者身处江湖仍不忘其君。

C. 柳树、冬青、芭蕉、水荆、木槿、芙蓉围拱了作者的房子。

D. 风水雪月、晓日晚霞、风帆雨笠,组成了槎墩四时的景致。

3. 将“或谓‘墩何取于槎而名之’”还原到第②段中,正确的选择是(   )

A. 放到【甲】处                               B. 放到【乙】处

C. 放到【丙】处                               D. 放到【丁】处

4. 第②段写“槎”的特点是____、____。

5. 本文先描写“槎”的形制,再结合自己的经历讨论“存乎其间”的“道”,衔接自然,试对此进行评析。

下载Word版试题
《槎墩记·[明]吴廷翰》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B    3. A   

4.     (1). 能动能静    (2). 能远能近   

5. “槎”在进退、浮游、动静、险夷、远近等变化中能自如自在,是由于“槎”的一切都符合“道”,即“道存乎其间”。(指出“槎”的特点是符合“道”)人像“槎”一样,将终身托付给“道”,就能获得心灵的自由。(指出类比关系) 本文的道理由形象引申而出,自然真切,易于为读者接受。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含义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考生应先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句意,把握语气,然后根据虚词的用法以及句中的位置进行选择。

根据上下文,可知此句句意是:晓日、晚霞、雨笠、风帆,增添了四季的景致,以上这些都是槎亭里极目可见的美景。所填的虚词应表判断、肯定语气,选项中只有“也”可与前一句的“者”相配合,固定句式表判断语气。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学生首先通读全文,重点读与选项内容相关的段落,进而分析内容,提炼重要信息,然后与选项内容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判断正误。

重点阅读第一段,理解文意:作者将湖中的墩改造成槎亭,可欣赏四季美景。

B项,“但作者身处江湖仍不忘其君”分析错误。第一段主写在槎亭中所见美景,作者沉醉其中,觉得闲适得可以在这里安度晚年,并没有“不忘其君”的想法。

故选B。

【3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选择最合适的位置,考生需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把握前后文的语境,明确前后文内容的照应,选择最合适的位置。

“或谓‘墩何取于槎而名之’”意为:有人说“墩为什么取于槎而用槎命名它?”

根据文章的叙述层次可知,第一段主写作者在墩上造了亭,取名槎亭,第二段主写了槎的三个特点:槎可漂浮泛游,故能动能静;槎在湖泊中会面临很多危险,但又能化险为夷,故槎能遇险也能化险;槎漂泊在水里能到达万里之远也能回到原地,故槎能远也能近。所以第二段解释了为什么作者给墩取名为槎。开头的“曰:夫槎之为物也”正是回答“或谓”提出的问题,所以放在甲处最合适。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学生首先通读全文,重点读与选项内容相关的段落,进而分析内容,提炼重要信息,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概括。

从第二段的“夫动也而能静者乎!夫险也而能夷者乎!夫远也而能近者乎!”三句中可知,槎的特点为:能动能静、能险能夷、能远能近。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答此类题,首先了解题干要求的写作方式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评析这种写作方式在表情达意的优点或缺点。

题干提出的评析对象是“先描写‘槎’的形式再结合自己经历讨论‘存乎其间’的‘道’这样衔接自然的写作方式”,针对这种写作方式,先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指出槎的具体特点,分析这种特点是符合“道”的,能自然地引出作者想表达的观点。最后对这种写作方式进行评析: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人要和槎一样,只有符合“道”,将一生托付给“道”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这样的写作思路使得作者要表达的观点真实自然生动,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参考译文:

槎墩在小百万湖中。己亥年,我把家建在湖上,然后墩就正对着堂屋门前。乘坐小舟可以直接渡湖到墩,或坐或躺,一整天都处于自在闲适中,自认为这样足够用来安享晚年了。在墩上搭建木架造亭,四周角落也倚靠着树木覆盖茅草,好像一个个小亭子般环绕排列。用若干棵柳树做成巷道,六个冬青树做成门,两棵芭蕉树做成台子,水荆、木槿这类的混杂着遮挡成墙壁,芙蓉作为屏风。于是把这个墩起名叫槎亭。水月、云霞、风雪、烟雨,槎亭里都能见到,自是它所拥有之物。晓日、晚霞、雨笠、风帆,增添了四季的景致,以上这些都是槎亭里极目可见的美景。

【甲】说:那槎亭作为物件,拉拽它可以用来牵引前进,摇动它可以漂浮泛游,除了以上用途还可以停泊驻留作亭子。【乙】这样看来是能动也能静的呀!面临的既有惊涛骇浪,又有蛟龙啃噬,然而什么都侵犯、奈何不了它。【丙】那危险原来也是可以化为平安的呀!放纵它自由漂泊可以到达天下四方,逆流而上也可以到达万里远的地方,这样以后还能回返。【丁】这样看来远也可以成为近啊!

③我靠着微贱的名声在外浪迹生涯,我在平安微小的地方待过,也经历过令人惶恐的谗言困扰,这样的情形很多次啊。遭受困顿后回家,闭门隐居不出,于是最终得以在此处栖居停留,因此能够在一湖间或俯或仰地畅快游泳,希望终身可以借此地免却令人惊悚败亡的灾祸。想要距离近就不能拥有远处,想要平安自然就远离危险,想要安静就不能拥有热闹,那么就用不着槎了。可是像这样没有了槎的话远的就不能变近了,危险也不能转为平安了,动的不能变成静的了,那么在槎上的体会就不圆满周面了。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物件,但是道理却存在其间,我愿意把一生托付给它。

录入时间:2021-03-18 0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