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帝论·苏轼》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高帝论 苏轼 有进说于君者,因其君之资而为之说,则用力寡矣。人唯好善而求名,是故仁义可以诱而进,不义可以劫而退。若汉高帝起于草莽之中,徒手奋呼而得天下,彼知天下之利害与兵之胜负而巳,安知所谓仁义者哉!观其天资,固亦有合于仁义者,而不喜仁义之说,此如小人终日为不义,而至以不义说之,则亦怫然而怒。 故当时之善说者,未尝敢言仁义与三代礼乐之教,亦惟曰如此而为利,如此而为害,如此而可,如此而不可,然后高帝择其利与可者而从之,盖亦未尝迟疑。天下既平,以爱故欲易太子,大臣叔孙通、周昌之徒力争之,不能得,用留侯计仅得之。盖读其书至此,未尝不太息以为高帝最易晓者,苟有以当其心,彼无所不从。盍亦告之以吕后太子从帝起于布衣以至于定天下,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戚姬子乎?所谓爱之者,只以祸之。 嗟夫!无有以奚齐、卓子之所以死为高帝言者欤?叔孙通之徒,不足以知天下之大计,独有废嫡立庶之说,而欲持此以却之,此固高帝之所轻为也。人固有所不平,使如意为天子,惠帝为臣,乡下绛灌之徒,圜视而起,如意安得而有之,孰与其全安而不失为王之利也?如意之为王,而不免于死,则亦高帝之过矣。不少抑远之,以泄吕后不平之气,而又厚封焉,其为计不已疏乎? 或曰:吕后强悍,高帝恐其为变,故欲立赵王。此又不然。自高帝之时而言之,计吕后之年,当死于惠帝之手。吕后虽悍,亦不忍夺之其子以与侄。惠帝既死,而吕后始有邪谋,此出于无聊耳,而高帝安得逆知之! 且夫事君者,不能使其心知其所以然而乐从吾说,而欲以势夺之,亦已危矣。如留侯之计,高帝顾戚姬悲歌而不忍,特以其势不得不从,是以犹欲区区为赵王计,使周昌相之,此其心犹未悟,以为一强项之周昌,足以抗吕氏而捍赵王,不知周昌激其怒,而速之死耳。古之善原人情而深识天下之势者,无如高帝,然至此而惑,亦无有以告之者。悲夫! (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爱故欲易太子 易:更换 B. 其为计不已疏乎? 疏:疏远 C. 而高帝安得逆知之 逆:预先 D. 而欲以势夺之 夺:改变 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B. 布衣,借指平民,古代借指平民的还有闾阁、黎元、黔首、白衣等。 C. 北面,古代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见君主则面朝北,所以对人称臣称为北面。 D. 在古代,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日亮,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日卒。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意安得而有之,孰与其全安而不失为王之利也? (2)古之善原人情而深识天下之势者,无如高帝,然至此而惑,亦无有以告之者。 4. 苏轼认为群臣在进谏高帝方面犯了哪些错误?结合全文概括。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汉高帝论·苏轼》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D 3. (1)如意怎能拥有天子的宝座呢,这与保全并使自己平安,并且还能享有做一名诸侯王的好处(相比),哪个更可取呢? (2)古时善于推究人情又深知天下大势的人,没有谁赶得上高帝,然而在这件事上高帝却糊涂了,也没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他。 4. 叔孙通这些人只有废嫡立庶这套言论,没有说清利害关系;张良的计策只是用某种形势胁迫高帝改变主张,存在危险和后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本题中,B项,“其为计不已疏乎?”中“疏”如解释为“疏远”,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高帝)对事情的盘算安排,不是有疏漏了吗?”,“疏”应解释为“粗疏,疏漏”,故选B。 其它三项ACD解释正确。 【2题详解】 此题考核考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中,D项,“……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人死曰死”错误,应该是“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故选D。 其它三项ABC解释正确。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的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 本题在翻译时要注意下列字词:第一句中,“安得”,怎么能够;“有之”的“之”,代词,代天子的宝座;“孰与”,和……相比,哪一个更……;“全”,保全;“为”,动词,做。 第二句中,“善”,善于;“原”,推究;“识”,懂得,知道;“无如”,没有比得上;“惑”,糊涂。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苏轼认为群臣在进谏高帝方面犯了哪些错误?结合全文概括”,然后到文中筛选出相关信息,理解并概括其意思。如第三段“叔孙通之徒,不足以知天下之大计,独有废嫡立庶之说,而欲持此以却之,此固高帝之所轻为也”,意思是 “叔孙通这些人,他们是不懂天下大计的,只有废嫡立庶这套言论,想以此来改变高帝,这就是高帝轻易想改立太子的原因啊”;如最后一段“且夫事君者,不能使其心知其所以然而乐从吾说,而欲以势夺之,亦已危矣。如留侯之计,高帝顾戚姬悲歌而不忍,特以其势不得不从,是以犹欲区区为赵王计,使周昌相之,此其心犹未悟,以为一强项之周昌,足以抗吕氏而捍赵王,不知周昌激其怒,而速之死耳”,意思是“再说,侍奉国君的人,不能让国君从内心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从而欣然接受自己的意见,却想用某种形势胁迫国君改变主张,也是很危险的。像留侯的计策,高帝看着戚姬悲伤而内心不忍,只是因当时的形势而不得不听从,所以还想一心一意替赵王打算,让周昌辅佐他,这是他心里还不明白,认为一个硬脖子的周昌,就可以抗拒吕氏而保护赵王,不知道周昌恰好激怒吕后,从而加速了赵王被杀”。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比如本题C“而高帝安得逆知之”的“逆”是“预先”的意思,带入原句即可知道选项正确。D“而欲以势夺之”的“夺”与课文《陈情表》里“舅夺母志”的“夺”都是“改变”的意思,理解实词含义,还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翻译: 向国君进谏的人,根据国君的天资来向他进谏,就可以省力。人都喜欢做好事而求得名声,所以符合仁义的事,可以引导他去做,不符合仁义的事,可以胁迫他不做。至于汉高帝,从偏僻乡野徒手起事,奋臂呼号而得了天下,他只知道天下的事,哪个有利,哪个有害,军队打仗,怎样战胜,怎样战败,哪里知道所谓的仁义呢?看他的天资,当然也有合乎仁义的地方,但他不喜欢听仁义之类的言论,这就如同小人整天做不符合道义的事情,但用不符合道义的言论来说他,他也会愤然发怒。 所以当时能言善辩的人士,未敢把仁义和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教化拿来对高帝讲,也只是说这样做有利,这样做有害,这样做可以,这样做不可以,然后高帝选择有利的和可行的事来做,他未曾迟疑过。天下太平之后,(高帝)因为宠爱(戚姬)的缘故,想要另立太子,大臣叔孙通、周昌这些人据理力争,却改变不了高帝,最后采用留侯张良的计策才勉强作罢。(苏轼)读书读到这,不曾不叹息认为高帝是最容易说通的,只要能说到他心坎里,他是没有不听从的,哪里用得着告诉他,吕后和太子从高帝平民时起就跟随他身边,直到平定天下,天下人都渴望惠帝成为他们的君王,即使他不贤明,大臣们内心也想让他当君王,假使高帝百年之后,谁肯北面称臣侍奉戚姬的儿子呢?所说的爱他,其实是坑害他。 唉!没有人把奚齐和卓子是怎样死的说给高帝听吗?叔孙通这些人,他们是不懂天下大计的,只有废嫡立庶这套言论,想以此来改变高帝,这就是高帝轻易想改立太子的原因啊。假使让如意做天子,惠帝称臣,周勃、灌婴等人,环顾而起事,如意怎能拥有天子的宝座呢,这与保全自己并且还能做一名诸侯王,哪个更有利呢?如意做了诸侯王,最后还是未免一死,也是高帝的过失啊。(高帝)不稍稍贬抑和疏远如意,来发泄吕后心中的不平之气,却又丰厚地封赏他,对事情的盘算安排,不是有疏漏了吗? 有人说:吕后要强心狠,高帝担心她日后生变,所以把(戚姬的儿子)立为赵王。这又不对了。从高帝那个时候来说,算一算吕后的年龄,应当死在惠帝的时候。吕后虽然要强心狠,也不会忍心从儿子手中夺了皇位给侄子。惠帝死后,吕后才萌生扶植吕氏的想法,这是出于她没有了依靠,而高帝怎会提前料到这些呢! 再说,侍奉国君的人,不能让国君从内心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从而欣然接受自己的意见,却想用某种形势胁迫国君改变主张,也是很危险的。像留侯的计策,高帝看着戚姬悲伤而内心不忍,只是因当时的形势而不得不听从,所以还想一心一意替赵王打算,让周昌辅佐他,这是他心里还不明白,认为一个硬脖子的周昌,就可以抗拒吕氏而保护赵王,不知道周昌恰好激怒吕后,从而加速了赵王被杀。古时善于推究人情又深知天下大势的,没有谁赶得上高帝,然而在这件事上却糊涂了,也没有人告诉他。可悲啊! |
|
录入时间:2021-03-18 09:2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