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石蜡大义灭亲》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 ① 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② 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 公③ 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 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节选自《左传》) [注]①指卫庄公。 ②眕:忍耐而不轻举妄动。 ③指鲁隐公。 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降而不憾 憾:怨恨 B. 难以济矣 济:成功 C. 何以得觐 觐:朝见 D. 请莅于卫 莅:治理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国君来说,如何爱子关系到国家的治乱,所以石碏向卫庄公进谏,开门见山地提出了疼爱孩子应该用正道去教导的观点。 B. 石碏根据传统的伦理关系总结出“六逆”和“六顺”,用鲜明的对比提醒卫庄公纵容州吁便是去顺效逆,可惜庄公没有听从。 C. 石碏深知州吁为人不能以德和民,必将众叛亲离,引火自焚,他禁止石厚与州吁来往,并且在桓公即位后告老退休。 D. 州吁弑君篡位,喜欢打仗,不能安定百姓,因此不受卫国人拥护。石碏不但联合陈国杀死了州吁,还大义灭亲,派人杀死了石厚。 3. 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⑵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4. 请简要概括石碏作为“纯臣”的义举。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左传•石蜡大义灭亲》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D 2. C 3. (1)统治国家的人应当致力于除去祸端,现在却反而招致灾祸,恐怕不可以吧? (2)州吁杀害他的国君并且虐待他的百姓,在这时不致力于修养美德,却想要凭借战乱来成就自己,一定不会免于灾祸的。 4. ①直言向庄公进谏;②禁止儿子与州吁往来;③联合陈国杀死州吁;④大义灭亲,杀死儿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词语在文言语句中的位置,确定它的词性,根据词性并结合语境进行推断其意义。有的词可分析结构辅助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类活用现象。本题要求选择“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D项,莅:动词,到。句意:到卫国请人来处置。 故选D。 【2题详解】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石碏深知州吁为人不能以德和民,必将众叛亲离,引火自焚”说法有误。“以德和民”“众叛亲离”、引火“自焚”等说法来自于众仲对鲁隐公提问的回答。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有: (1)“君人者”,治理百姓的人,指国君;“君”,动词,主宰、统治;“将祸是务去”,宾语前置句,“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将”,应当、必定;“务”,动词,从事、致力;“速”,招致;无乃……乎,恐怕、只怕……吧。 (2)“弑”,臣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虐用”,犹虐待,过度地役使;“于是”,古今异义,在这时;“令德”,美德;“以”,介词,凭借;“必不免矣”,省略句,必不免(于灾祸)矣。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翻译并理解文章内容,根据要求勾画出体现人物行为特点的关键语句;最后分类整理,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首先,认真审题。本题题干要求“概括石碏作为‘纯臣’的义举”。纯臣,意思是指忠纯笃实之臣。然后,回归原文,勾画表现石碏作为臣子忠纯笃实的行为的语句。结合语句“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及君子评价“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进行分析。最后,从直言进谏;禁止儿子与州吁往来;大义灭亲,设计杀死了弑君的州吁及自己助纣为虐的儿子几方面加以概括。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为妻,名叫庄姜。庄姜长得很美,但没有生孩子,卫国人给她作了一首诗叫《硕人》。后来卫庄公又娶了一个陈国女子,名叫厉妫。厉妫生下孝伯,孝伯早死。厉妫随嫁的妹妹戴妫生了卫桓公,庄姜把桓公当作自己的儿子对待。 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妾的儿子,受到庄公宠爱,喜好武事,庄公不加禁止,庄姜讨厌州吁。大夫石碏劝庄公说:“下臣听说喜爱儿子,要教导他做人的正当道理,不要使他走入邪路。骄傲、矜夸、过度、放纵,是走入邪路的原因。这四种恶习的产生,是由于宠爱和赏赐过分的原故。要是准备立州吁为太子,就定下来算了;如果还没有定下来,就会成为祸乱的根源。一般说来,受到宠爱而不骄傲,骄傲而能安于地位下降,地位下降而不怨恨,怨恨而能忍耐,这种人是少有的。况且更有卑贱的伤害高贵的,年少的欺负年长的,关系疏远的离间亲近的,新来的离间交情长久的,势力小的陵驾势力大的,道德败坏的破坏品行端正的,这就叫做六逆。君王按照道理行事,臣下执行命令,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兄长友爱,弟弟恭敬,这就叫做六顺。抛弃合乎礼义的行为而去效法那些违背礼义的行径,是加速祸乱到来的原因。作百姓君主的人,要努力除去祸患,如今却加速它的到来,恐怕不可以吧?”庄公不听。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游,石碏禁止他,不听。卫桓公即位,石碏就告老辞官了。 鲁隐公四年的春天,卫国的州吁杀了卫桓公,自己当上了国君。 鲁隐公向众仲询问说:“卫国的州吁能成功吗?”众仲回答说:“我只听说用德行安定百姓,没有听说用祸乱的。用祸乱,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反而弄得更加纷乱。州吁这个人,仗恃武力而安于残忍。仗恃武力就没有民众,安于残忍就没有亲附的人。大家背叛,亲近离开,难以成功。军事,就像火一样,不去制止,将会焚烧自己。州吁杀了他的国君,又暴虐地使用百姓,在这种情况下不致力于建立美德,反而想通过祸乱来取得成功,就一定不能免于祸患了。” 州吁无法安定卫国的民心,于是石厚便向石碏请教安定君位的方法。石碏说“能朝见周天子,君位就能安定了。”石厚问;“怎么才能朝见周天子呢?”石能答道“陈桓公现在正受周天子宠信,陈国和卫国的关系又和睦,如果去朝见陈桓公,求他向周天子请命,就一定能办到。”石厚跟随州吁去到陈国。石碏派人告诉陈国说;“卫国地方狭小,我年纪老迈,没有什么作为了。来的那两个人正是杀害我们国君的凶手,敢请趁机设法处置他们。”陈国人将州吁和石厚抓住,并到卫国请人来处置。这年九月,卫国派遣右宰丑前去,在濮地杀了州吁。石碏又派自己的家臣獳羊肩前去,在陈国杀了石厚。 君子说;“石碏真是一位纯粹正直的臣子。他痛恨州吁,把石厚也一起杀了。‘大义灭亲’,大概就是说的这种事情吧!” |
|
录入时间:2021-03-18 09:2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