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古之学者必有师》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的原因 B. 人非生而知之者 知:懂得 C.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固:本来 D. 其贤不及孔子 及:比得上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作《师说》以贻之 B. ①惑而不从师 ②吾从而师之 C.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其贤不及孔子 D. 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 B. 作者认为择师的标准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 第二段在论述观点时,主要采取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D. “圣人无常师”的观点照应了上文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4.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论语·古之学者必有师》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A 2. C 3. C 4. (1)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2)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学生)贤能。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项,“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意思是“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所以“所以”的意思是“用来……的;……的凭借”。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常用的文言文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本题, A项,之:结构助词,的/之:代词,他,代指李氏子蟠; B项,而:连词,表转折,却/而:连词,表承接; C项,其:第三人称代词,他/其:第三人称代词,他; D项,乎:介词,相当于“于”,比/乎:语气词,表疑问语气。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以及艺术手法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列对文段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第二段在论述观点时,主要采取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分析错误,“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是举例论证;“孔子曰……”是引证法。应该是采用了例证和引证法。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师”,名词作动词,学习;“吾师道也”,判断句,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庸”,岂,哪;“庸知”,哪管;“知”,识别;“年”,这里指生年;“先后”,早晚;“于”,比;“先后生于吾乎”,介词结构后置,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2)中“是故”,因此;“不必”,不一定;“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比弟子(学生)贤能。 【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参考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
|
录入时间:2021-03-19 09: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