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刺客列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①,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②而逃去,遂不复会。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 【注】①争道:争夺棋局上的格道。②嘿:同“默”。荆轲者,卫人也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目:瞪视 B. 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称:合适 C. 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去:前往 D. 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过: 拜访 2. 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B.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C.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D.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3.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B. 击剑,用剑相击刺的运动和技法。 C. 支属,亲属、宗支。“支”指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 D. 太子,指已确定继承帝位的帝王的嫡长子。 4.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传记一开始先用几段文字交代了荆轲的身世、籍贯,从文中可知,“荆卿”是燕国人对他的称呼。 B. 荆轲与盖聂论剑,盖聂对他怒目而视;与鲁勾践博棋,鲁勾践发怒呵斥他,他默无声息地逃走,反衬了他的隐忍。 C. 荆轲与屠狗者、高渐离的交往,特别是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 D. 燕国隐士田光知道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人,当太子丹想通过田光结识荆轲时,田光就推荐了他。 5.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囊者目摄之!” (3)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史记•刺客列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B 3. D 4. C 5. (1)他们砍来木棍做兵器,举着竹竿做旗帜,天下百姓像云那样聚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和着,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他)。(2)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之前我用眼睛威吓了他。” (3)如今太子听说我盛壮之年时的情景,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力不从心了,我荣幸地听他教诲说:燕国、秦国不能并存,希望先生(在这个问题上)用心考虑。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C项,“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结合前面“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可知,前面已经说荆轲漫游曾路经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那么后面应该是说乘车离开榆次,“去”如解释为“前往”,就与前面“荆轲尝游过榆次”矛盾了,所以此处的“去”应解释为“离开”。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沉深好书”是荆轲“为人”的特点,如断为“然其为人”则语义不完整,故排除A项; “好”的宾语是“书”,动宾之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其之燕”中“其”是主语,指“荆轲”,“之”是动词,做谓语,意思是“到”,“燕”是宾语,主谓宾之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太子,指已确定继承帝位的帝王的嫡长子”错误,每个朝代制度不同,如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法定继承人,称太子或世子,而两汉,皇帝与诸侯王的继承人皆称“太子”,汉以后,诸侯王的继承人改称“世子”,“太子”成为了皇位继承人独有的称呼。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C项,“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了荆轲想报仇而不得的苦恼”错误,结合前面荆轲与盖聂论剑、与鲁勾践博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时之人对于荆轲的表现是不理解的,所以荆轲酒后在街上狂歌哭笑表现的是他不被理解的痛苦。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1)中,“为”,动词,作为;“揭”,举着;“云”“响”“景”都是名词做状语,像云彩那样,像回声那样,像影子那样,其中“景”同“影”;“赢”,背负。(2)中,“还”,回来;“固”,本来;“去”,离开;“囊”,之前;“目”,名词做状语,用眼睛;“摄”,威吓。(3)中,“形”,身体;“逮”,及,达到,“不逮”,比不上,达不到;“幸”,荣幸;“愿”,希望;“留意”,用心考虑。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参考译文: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后来迁移到卫国,卫国人称呼他庆卿。到燕国后,燕国人称呼他荆卿。荆卿喜爱读书、击剑,凭借着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此后秦国攻打魏国,设置了东郡,把卫元君的旁支亲属迁移到野王。 荆轲漫游曾路经榆次,与盖聂谈论剑术,盖聂对他怒目而视。荆轲出去以后,有人劝盖聂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说:“刚才我和他谈论剑术,他谈的有不甚得当的地方,我用眼瞪了他;去找找看吧,我用眼瞪他,他应该走了,不敢再留在这里了。”派人到荆轲住处询问房东,荆轲已乘车离开榆次了。派去的人回来报告,盖聂说:“本来就该走了,刚才我用眼睛瞪他,他害怕了。” 荆轲漫游邯郸,鲁勾践跟荆轲博戏,争执博局的路数,鲁勾践发怒呵斥他,荆轲却默无声息地逃走了,于是不再见面。荆轲到燕国以后,喜欢一个以宰狗为业的人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荆轲特别好饮酒,天天和那个宰狗的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上喝酒,喝得似醉非醉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和着拍节在街市上唱歌,相互娱乐,不一会儿又相互哭泣,身旁像没有人的样子。荆轲虽说混在酒徒中,可他的为人却深沉稳重,喜欢读书;他游历过的诸侯各国,都是与当地贤士豪杰德高望众的人相结交。他到燕国后,燕国隐士田光先生也友好地对待他,知道他不是平庸的人。 过了不久,适逢在秦国作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太子说:“希望能通过先生和荆卿结交,可以吗?”田光说:“遵命。”于是即刻起身,急忙出去了。太子送到门口,告诫说:“我所讲的,先生所说的,是国家的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田光俯下身去笑着说:“是。”田光弯腰驼背地走着去见荆卿,说:“我和您彼此要好,燕国没有谁不知道,如今太子听说我盛壮之年时的情景,却不知道我的身体已力不从心了,我荣幸地听他教诲说:‘燕国、秦国誓不两立,希望先生留意。’我私下和您不见外,已经把您推荐给太子,希望您前往宫中拜访太子。”荆轲说:“谨领教。 |
|
录入时间:2021-03-19 09:27: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