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弱冠,为郡功曹,守郑县令。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举孝廉,除汉中府丞。会天下乱,遂弃官客荆州,在荆州数岁,继母亡,以三辅开通,负其母丧北归。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迁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

太祖既定河北,而高干举并州反。时河东太守王邑被征,河东人卫固、范先外以请邑为名,而内实与干通谋。于是追拜畿为河东太守。固等使兵数千人绝陕津,畿至不得渡。太祖遣夏侯惇讨之,未至。或谓畿曰:“宜须大兵。”畿曰:“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莫如吾单车直往,出其不意。固为人多计而无断,必伪受吾。吾得居郡一月,以计縻之,足矣。”遂诡道从郖津渡。范先观畿去就,于门下斩杀主薄已下三十余人,畿举动自若。于是固曰:“杀之无损,徒有恶名;且制之在我。”遂奉之。畿谓卫固、范先曰:“卫、范,河东之望也,吾仰成而已。然群臣有定义,成败同之,大事当共平议。”以固为都督,行丞事,领功曹;将校吏兵三千余人,皆范先督之。固等喜,虽阳事畿,不以为意,固欲大发兵,畿患之,说固曰:“夫欲为非常之事,不可动众心。今大发兵,众必扰,不如徐以赀募兵。”固以为然,从之。后大兵至,干、晟败,固等伏诛,其余党羽皆赦之,使复其居业。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少耗减。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免之。渐课民畜牛、马,下逮鸡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宫,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开化。

文帝践阼,受诏作御楼船,于陶河试船,遇风没。追赠太仆,谥曰戴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

B. 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

C. 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

D. 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冠,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未成年前还以“垂髫”“总角”“束发”等指称。

B. 持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君王所遣使者规定持“旌节”,在使命完成后,再予以归还。

C. 践阼,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阵阶,其上为主位。天子祭祀时登上主阶行事,故以“践阼”代登基。

D. 追赠,古代朝廷对有功之臣加封爵位官职的政治行为,以示朝廷表彰和恩宠。根据功劳的大小,有“赠官”“赠公”等区别。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畿为子孝顺。他幼年父母先后去世,继母虐待他,他却依然孝顺,继母亡故后,他载着灵柩北归,因此以孝闻名。

B. 杜畿年轻有为。他管理郑县时亲自审问犯人,在很短时间内清理了积压案件,郡中人都惊讶于他这样年轻却有主见。

C. 杜畿有勇有谋。高干谋反后,杜畿临危受命,单车前往河东郡,先施计稳住卫固等人、等到大军到来一起击败叛军。

D. 杜畿理政宽厚。河东平定后,他推崇宽松的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鼓励农耕畜牧,发展生产,并亲自教化百姓。

4.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2)夫欲为非常之事,不可动众心。今大发兵,众必扰,不如徐以赀募兵。

5. 杜畿在被太祖派遣镇守河东时为什么反对派大军征剿?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下载Word版试题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D    3. A   

4. (1)杜畿亲自审问,裁定犯人罪行的轻重,全都定案,(将犯罪轻的人)遣返,虽然判处不全都很妥当,郡中人对他年轻却有大志感到惊奇。

(2)想成就不同寻常的大事,就不能动摇军心。(倘若)现在大举发动军队,军心一定会被扰乱,不如慢慢用财物来招募士兵。   

5. ①河东郡并不是所有人都想作乱;②大兵压境,容易使人们归附于卫固,扩大他的势力;③卫固缺乏决断,我一个人去出其不意;④我一人可以设法用计困住他。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画波浪线部分的意思是“河东郡有三万户人家,绝不是人人都想作乱。现在如果大兵压境把他们逼急了,想当好人(不参与叛乱)的没了朝廷(的支持和信任),就一定会因为惧怕而听命于卫固。卫固等人一旦势力巩固之后,必然要拼死抵抗。”

“河东有三万户”,“三万户”是“有”的宾语,“非皆欲为乱也”为否定判断句,因此在“三万户”后“非”前断句,排除A项和D项;“必惧而听于固”大意是就一定会因为惧怕而听命于卫固,句意完整,“听于固”是“必惧”的结果,在“必惧而听于固”前后断句,排除C项。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追赠,古代朝廷对有功之臣加封爵位官职的政治行为,以示朝廷表彰和恩宠。根据功劳的大小,有‘赠官’‘赠公’等区别”错误,表述有误,“赠”的对象不仅是功臣本人,还包括功臣的先人;“赠官”“赠公”的区别跟逝者功绩大小无关,“赠官”是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而“赠公”是敬称官员已死的父亲。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A项,“继母亡故后,他载着灵柩北归,因此以孝闻名”错误,原文“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可知杜畿在其继母过世之前就以孝闻名天下了。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关键词:“裁”,裁定,判断;“悉”,全,都;“当”,妥当;“奇”,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大意”,大志。

②关键词:“为”,做,干;“非常”,非同寻常;“众心”,军心;“徐”,慢慢;“以”,用;“赀”,财物。

【5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先整体感知文意,然后根据题干要求,从文中筛选出相关的内容,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紧扣题干要求进行归纳概括,可采用分点列条的方式组织答案。

原文“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莫如吾单车直往,出其不意。固为人多计而无断,必伪受吾。吾得居郡一月,以计縻之,足矣”,意思是“河东郡有三万户人家,绝不是人人都想作乱。现在如果大兵压境把他们逼急了,想当好人(不参与叛乱)的没了朝廷的支持和信任,就一定会因为惧怕而听命于卫固。卫固等人一旦势力巩固之后,必然要拼死抵抗。不如我单枪匹马前去,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卫固为人计谋很多,但缺乏决断,表面上一定会受命于我。我只要在郡城待一个月,就能设法用计困住他,(我一个人)足够了”,可以分条概括出原因:“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河东郡并不是人人都想作乱;“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大军逼迫,容易使人们害怕并且听命于卫固,从而扩大了卫固的势力;“莫如吾单车直往,出其不意。固为人多计而无断,必伪受”,卫固为人计谋很多,缺乏决断,我单枪匹马前去,出乎他们的意料;“吾得居郡一月,以计縻之,足矣”,我可以自己设法用计困住他。

【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留、补、删、换、调。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参考译文:

杜畿字伯侯,是京兆杜陵县人。幼年时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继母虐待他,(他却)凭借孝顺(继母)出了名。二十岁时在郡中担任功曹,又暂任郑县的县令。县里关押了几百人,杜畿亲自审问,衡量犯人罪行的轻重,全都定案,(将轻罪者)遣返,虽然判处不全都很妥当,郡中人对他年轻却有大志感到惊奇。(后来,他)被推举为孝廉,担任汉中府丞。此时正逢天下大乱,他便弃官旅居荆州,在荆州几年后,继母去世,因为三辅地区的局面已经稳定下来,(他)载着继母灵框北归。荀彧把他推荐给太祖(曹操),太祖委任他为司空司直,他又升任护羌校尉、使持节,兼任西平太守的职务。

太祖平定了黄河以北之后,高干在并州反叛。当时河东太守王邑被朝廷征召,河东人卫固、范先对外以请求王邑留任为名,背地里却同高干勾结。于是(太祖)加授杜畿为河东太守。卫固等人派了几千人马截断去陕津的路,杜畿到了那儿不能渡过(黄河)。太祖派夏侯惇征剿卫固,(夏侯惇)没有(及时)赶到。有人对杜畿说:“应该派大军来。”杜畿说:“河东郡有三万户人家,绝不是人人都想作乱。现在如果大兵压境把他们逼急了,想当好人(不参与叛乱)的没了朝廷的支持和信任,就一定会因为惧怕而听命于卫固。卫固等人一旦势力巩固之后,必然要拼死抵抗。不如我单枪匹马前去,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卫固为人计谋很多,但缺乏决断,表面上一定会受命于我。我只要在郡城待一个月,就能设法用计困住他,(我一个人)足够了。”就从隐秘的道路由郖津渡过(黄河)。范先想观察杜畿的动向,在门前杀了郡中主簿以下的官吏三十多人,杜畿(目睹惨状)不改常态。于是卫固说:“杀了他也不损害什么,徒增恶名而已;况且控制他(的主动权)在我们手里。”便承认了杜畿的太守身份。杜畿对卫固、范先说:“卫氏、范氏,是河东的名门望族,(郡里的大小事务)全要仰仗你们二位,我只是坐享其成罢了。但是,国家有国家的规矩,上下级的礼节不能废弃,成败共同面对,有什么大事大家要一起商量才是。”(杜畿)任用卫固为都督,让他行使郡丞之职,又代理功曹;将军、校尉、吏员、士兵三千多人,都归范先统管。卫固等人很高兴,虽然表面上服从杜畿,但心里面却不把他当回事。卫固想要大举发兵,杜畿很担心,劝卫固说:“想成就不同寻常的大事,就不能动摇军心。(倘若)现在大举发动军队,军心一定会被扰乱,不如慢慢用财物来招募士兵。”卫固认为他说得对,就听从了。后来朝廷的大军前来(征剿),高干、张晟被打败,卫固等人被抓获斩首,他们的余党都被赦免了,并让他们恢复过去的生活和产业。

这时候全国的郡县都残破不全,河东郡是最先平定的,而且损失也少。杜畿治理这个郡,推崇宽松优惠的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郡中下属各县,推举出孝子、贞妇、顺孙,免除他们家的徭役,并随时去慰问勉励他们。渐渐地开始督促百姓畜养牛和马,包括养鸡、狗、猪,都有具体的章程制度。百姓勤劳地耕作,家家户户丰衣足食。于是杜畿说:“百姓富足了,不可不进行教化。”便在冬月休整军队,讲授武功,又开学校,(杜畿)自讲授经典,郡中风气也因而开化。

魏文帝即位后,(杜畿)奉命制造御楼船,在陶河试航,(船)遇到大风船沉没了,(杜畿身亡)。(皇帝)追赠他太仆的职衔,谥号为戴侯。

录入时间:2021-03-19 09: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