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积贮疏·贾谊》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①至悉也,故其仓廪畜积足恃。 ②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灾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患也。灾患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②,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阙!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③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兵乱之急,国胡以馈数十百万之卒?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此时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④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之攻则取,以之守则固,以之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贾谊《论积贮疏》,有改动) 【注】①孅:细小,纤细。文中指了解得细致。②大命将泛:“泛”通“覂”,覆灭。国家将要覆灭。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B.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C.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D.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管子及其学派的核心思想反映在《管子》一书中。 B. 天下,古代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全国。西周经过分封,天子名义上拥有天下。 C. 国,古代分封给诸侯的土地称国,如齐、中山、东周等,与邦同义,不等同于现代所说的“国家”。 D. 疏,是臣子向帝王进言的文书,往往表达对于国家治理的意见看法,《谏太宗十思疏》也是此文体。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篇奏疏,是贾谊针对西汉初年国家在经济上所面临的危机,提出“要重视积贮”的重要文书。 B. 文中的“本”指农业,称之为“本”,客观反映了传统农业社会重农轻商的思想,此文也指出了重农的必要性。 C. 文章主要从古今两个角度,应付自然和战争灾害两个方面,阐明了不积贮的危害,得出要积贮的结论。 D. 文章陈述时弊,态度鲜明,思路清晰,主要从反面着手,论述了“仓廪实而知礼节”的中心论点。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2)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阙!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论积贮疏·贾谊》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C 3. D 4. (1)百姓生活不富足却能把国家治理得好(使国家安定),从古代到现在,没曾听过这样的事。 (2)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少,浪费的人却很多,天下的财富怎么能不亏缺呢?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禹”“汤”为两个人物,并列关系,应该断开,排除A项、D项。 “方二三千里”是方圆二三千里的意思,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C项。 句意:年成有好坏,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禹、汤那样的治世年代就曾遭受过。如果不幸有方圆二三千里土地发生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呢?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项,“古代分封给诸侯的土地称国,如齐、中山、东周等”错误,东周不属于诸侯国。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 定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D项,“仓廪实而知礼节”不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为“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一观点,既而引用古人有关不耕不织、用之无度给人民带来的危害性的言论,对照当时社会食者众、靡者多、积蓄少的现象,提醒当权者必须慎重正视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接着文章论及灾害的必然性,谈到禹、汤受此之苦,并在此基础上接连设问。最后从正面归结到“夫积贮者, 天下之大命也”, 指出“苟粟多而财有余, 何为而不成”“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的大利。同时,进一步提出了“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的具体办法。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足”,富足;“而”,连词,表转折,却;“治”,治理得好;“未之尝闻”,没曾听过这样的事(宾语前置)。(2)“生”,从事生产;“靡”,浪费;“何得”,怎么能够(固定句型);“阙”,亏缺。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管子说:“粮仓充实了,老百姓就懂得礼节了。”老百姓生活不富足却能使国家安定,从古代到现在,还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古代的人说过:“只要一个男子不耕种,就会有人挨饿;只要一个妇女不纺织,就会有人受冻。”生产东西有时间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上的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人治理天下,(对于重视积贮、足民致治的道理,对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了解得十分细致,考虑得十分周备,所以他们的粮食贮备能够拿来作为依靠。 现在许多人背弃农业去从事工商,要吃饭的人很多,这是天下的大灾;淫靡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增长,这是天下的大害。这两种灾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制止它;国家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拯救它。(从事)生产的人很少,浪费的人却很多,天下的财富怎么能不亏缺呢?自从成立汉朝以来,将近四十年了,公私两方面的积蓄还少得使人痛心。误了时令不下雨,老百姓就会产生疑虑;年成不好交不了税,朝廷卖官爵来增加收入、百姓卖子女来度过日子。(这些事情)已经使皇上您听闻了,哪有治理国家已经危险到这个地步,可是皇上还不惊恐的呢? 年成有好坏,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禹、汤那样的治世年代就曾遭受过。如果不幸有方圆二三千里土地发生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呢?如果边境突然有紧急的战事,国家用什么去发放粮饷给几千几万的兵士呢?战乱、旱灾交加,社会财富非常缺乏,胆壮力大的人会聚集起来横行抢掠,年老体弱的交换孩子来吃。政治完全通达,离朝廷远的地方怀有二心的人会合并起来争相闹事。皇上您这才惊慌起来图谋对付他们,怎么还来得及呢? 积贮粮食,是关系到国家安危存亡的命脉所在。如果粮食充足财力有余,做什么事情会不成功呢?用它来攻城,就能打得下;用它来防守,就能守得牢;用它来作战,就能够取胜。使敌人降服,使远方的人归附,招谁谁会不来呢?现在驱使百姓回到农业上去,都安心从事农业生产,使全国老百姓各人依靠自己的劳力养活自己,工商业者和无业游民也都回去走向田间,那么积蓄充足,人们也就乐意在那里定居下来了。本来可以用来致富使天下安定,现在却竟然形成使人心惊胆战的情景,我内心替皇上痛惜啊! |
|
录入时间:2021-03-20 09: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