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弟文·清·施补华》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别弟文 清·施补华 光绪八年十月,施子之弟自喀什噶尔还湖州,施子饮之以酒,告之曰: 吾家故寒敝也,今之所有已为异数矣。夫巨富中落,而余千金之产,愀然不可为生;贫人得十金以为资本,则左宜右有,所处之势异,所操之术殊也。此行归资之外,赢数百金,岂非贫人之雄乎?以此坐市上权量百货,贱入贵出,逐什一之利,终岁之所获,足以赡妻子。营心与力,非所耻也,贤于为官者夺民以肥己。 吾忆道光二十又九年,吾父弃养,吾十五岁,尔九岁。家无一笥衣、一贯钱,租屋而居,月偿其值。岁又大凶,米价十倍。吾母晨起坐络丝,率至夜半,得钱一百,籴米作粥,杂以菜根豆屑,母子乃得半饱。一日不络丝,即忍饥清坐,人有问之,则曰:“已食毕矣。”吾痛母氏之勤,涕泣自奋,读书不熟,至啮其指,血斑斑洒书本。尔亦拾薪担水,任炊爨,暇坐母侧,亦学络丝。姻连族党,恐其开口假货,不敢至吾门。母氏亦戒勿往来,虑为所厌。甚者议先大夫好施与,勿为子孙计,至有今日。尤笑吾读书,谓渠谋食不暇,尚想作秀才,取饿之道也。当是时,视邻里之有父而温饱者,如天上人。尔虽小,不应忘之。 其后门户稍立,咸丰十年,寇乱又作。吾随赵忠节公守城,之同治元年,城中粮尽,全家啖马肉,并煮牛羊之革左之。五月城破,吾负母而逃,择野莱充饥,母子十月身亡寸棉。尔为贼掠几死,脱去至家,形色非人,疾病疮痛,相替而作。其饥寒视道光之末,而颠危忧困过之。管仲告齐桓公曰:“愿君勿忘在莒,臣亦念堂阜之囚。”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老氏有言:“知足不辱。”以今日为过望则乐,犹有奢望,则辱在其后。吾在军中,不无多费,然每对盛馔,念先人未及食也;每御华服,念先人未及衣也。甘在口,适在体,而痛在心。禄养既不逮,得立功名天壤间,使姓氏不朽,先人而有知,含笑地下矣。蹉跎中岁,此志不衰。至于富贵之乐,不能享,亦不忍享也。 人须自量其力,吾才识学问,实过于尔,欲有所成就为先人光;尔则自安其分,积铢累寸,以足衣食,持门户,保子孙,抑其次也。彦诒长矣,持此篇归,使读其词而识其意,莒与堂阜,居之终身可也,告之后嗣可也。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愀然不可为生 愀然:忧愁的样子 B. 此行归资之外,赢数百金 贏:获利 C. 恐其开口假贷 假:借 D. 尔为贼掠几死 几:几乎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读书不熟,至啮其指 其一人夜亡,告之 B. 虑为所厌 既自以心为形役 C. 以今日为过望则乐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D. 先人而有知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3. 文中断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B. 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C. 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D. 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4. 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作者及家人苦难经历的一组是( ) ①贱入贵出,逐什一之利 ②一日不络丝,即忍饥清坐 ③暇坐母侧,亦学络丝④并煮牛羊之革左之 ⑤脱去至家,形色非人 ⑥积铢累寸, 以足衣食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5.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篇送别题材的文章,作者的弟弟将要远离,作者与弟弟饮酒,并深情地加以教诲,其中回忆了很多苦难的岁月。 B. 作者儿时身处贫困,难免抱怨和调侃,认为自己之所以家道中落,是因为先辈不为子孙考虑计划,将钱财全都给了穷人。 C. 作者举管仲跟齐桓公说的话,是为了告诫弟弟不要忘记过去的困苦生活,要知道满足。 D. 全文相当于一篇家训,以“知足不辱”为中心,告诫其弟珍惜今日家境稍好的来之不易,语言朴实而有真情。 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营心与力,非所耻也,贤于为官者夺民以肥己。 (2)视邻里之有父而温饱者,如天上人。 (3)每御华服,念先人未及衣也。 7. 文章第五段段尾说“至于富贵之乐,不能享,亦不忍享也”,试解释这样说的原因。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别弟文·清·施补华》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B 3. A 4. D 5. B 6. (1)运用自己的心力发财致富,不是丢人的事,胜过当官的人盘剥百姓养肥自己。 (2)把那些有父亲且过着温饱生活的邻里,当作是天上的人一样。 (3)每当穿上华丽的衣服,就想到死去的父亲未曾穿过。 7. 自己经历过苦日子,不习惯太安乐;已故的家人未享受过好日子;要有忧患意识;要存振兴家族之志。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B项,解释错误,“此行归资之外,赢数百金”意思是:你这次远行,除了回家的盘缠之外,还剩余几百两银子。赢,剩余。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读书不熟,至啮其指”,其,自己的;“其一人夜亡,告之”,其,其中的。 B项,“虑为所厌”,为,被,表被动;“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表被动。 C项,“以今日为过望则乐”,以,介词,把;“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以,连词,因为。 D项,“先人而有知”,而,如果,表假设;“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却,表转折。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所以,你与别人比较,当然是不够富足;比较自身的今昔生活,也算是苦尽甘来、否极泰来了。 句中,“与他人校”与“以一身先后自校”意思是“与他人进行比较”与“拿自己的今昔生活比较”,因而,两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D三项。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贱入贵出,逐什一之利”这是教弟弟经商,不是表现作者及家人苦难经历的。 ⑥“积铢累寸,以足衣食”这是作者告诉弟弟勤俭节约,以保证家人衣食需要,也不是表现作者及家人苦难经历的。 ②③④⑤都是表现作者与家人的苦难经历。 分析可知,D项符合要求。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项,“认为自己之所以家道中落,是因为先辈不为子孙考虑计划,将钱财全都给了穷人”分析错误,这些是别人的看法,不是作者的看法,原文表述为:甚者议先大夫好施与,勿为子孙计,至有今日。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重点语句的能力。 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营,经营,从而获利;贤,胜过;以,用来。(2)视,看作;而,并且,表并列;如,当作。(3)御,穿;念,想到;先人,死去的父亲。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文章第五段段尾说“至于富贵之乐,不能享,亦不忍享也”意思是:至于富贵的快乐,我不能享受,也不忍心享受。首先因为自己小时候经历过苦难,不习惯享受太安乐的生活;其次,自己已故的亲人从未享受过好日子,我不忍心享受;第三,要居安思危,要记住从前的苦难,要存振兴家族的志向,不能沉迷安乐。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光绪八年十月,我的弟弟从喀什噶尔回湖州,我招待他饮酒,告诉他说: 我们家原本寒微贫穷,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已经是特别好了。大富户中道衰落,还剩下千两银子的产业,便忧愁得不能活下去;穷人得到十两银子作为资本,便处处得心应手。这是因为生活环境有异、生活方式不同。你这次远行,除了回家的盘缠之外,还剩余几百两银子,难道不是穷人的雄厚资本吗?用这些钱在市场上经营各种货物,贱买贵卖,追求一成的经商利润,一年的收获,足够养育妻子儿女。凭借个人的心力发财致富,不是丢人的事,胜过当官的人盘剥百姓养肥自己。 我记得道光二十九年,咱父亲去世,我十五岁,你九岁。家中没有一箱衣、一贯钱,租赁房屋居住,按月交纳房租。那年又大闹粮荒,米价涨了十倍。咱母亲早晨起来就坐着缠丝,常常干到半夜,得到一百文钱,买米煮粥,掺些菜根、豆末子,母子才能吃个半饱。目前一天不缠丝,我们全家就要忍受饥饿,在家里清坐着。如果有人问起,我们就说:“我们已经吃过饭了。”我心疼母亲的勤苦,流泪督促自己发愤学习,读书不熟练就责备自己,甚至咬破手指,血迹斑斑洒在书本上。你也拾柴挑水,烧火做饭,有空就坐在母亲身边,也学缠丝。亲戚宗族,害怕我们开口借钱,不敢来我们家,母亲也告诫我们不要与他们来往,担心惹他们讨厌。有的人甚至议论说我们的先辈好施舍财物,不为子孙考虑,以致有今天的穷困。他们特别嘲笑我读书,说我糊口谋粮都忙不过来,还想当秀才,真是自讨挨饿。正当这时候,把那些有父亲且过着温饱生活的邻里,当作是天上的人一样。那时候,你虽然年龄小,不应该已经忘记的。 后来家境渐渐变好,可咸丰十年,贼寇又来作乱。我跟随赵忠节公守城,至同治元年,城中粮尽,全家人吃马肉,煮牛羊之皮充饥。五月,城被攻破,我背着母亲逃难,挖野菜充饥,母子二人到了十月身上仍没有一丝棉絮。你被贼寇抓去差点死了,脱逃回家,身体和脸色被折磨得没有人样,疾病与疮痛,一个接着一个发作。这时的饥寒交迫可比道光末年,但颠沛危险、忧伤困苦又超过了那个时候。从前管仲曾告诉齐桓公说:“希望您不要忘记在莒国的日子,我也想着在堂阜的囚徒生活。”所以,你与别人比较,当然是不够富足;比较自身的今昔生活,也算是苦尽甘来、否极泰来了。 老子说过:“知道满足就不会有耻辱。”把今天的生活视为超过了期望,就会快快乐乐;如果还有过分的欲望,那么耻辱随后就要来了。我在军队中,不是没有很多费用,但是每当面对丰盛的饭食,就想起先父未曾吃到;每当穿上华丽的衣服,就想到先父未曾穿过。美味甘甜在口中,衣服舒适在身上,却痛在心里。既然没来得及以俸禄来孝养父亲,若能在天地之间建立功名,使姓氏流传不朽,祖先有知,将会含笑九泉。我蹉跎岁月到了中年,但这种志向没有衰减。至于富贵的快乐,我不能享受,也不忍心享受。 人都要自己度量自己的才能,我的才识学问,实际上超过你,我想有所成就为先人争光;你要安分守己,勤俭节约,来供衣食的需要,你要守住门户,保护子孙,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了。彦诒长大后,把这篇文章拿回去,让他读懂语句,理解其含义,我们家过去的经历,我们要终生铭记,也要告知后人。 |
|
录入时间:2021-03-20 09:2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