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蔡襄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举进士,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国,余靖论救之,尹洙请与同贬,欧阳修移书责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人者皆坐谴。襄作《四贤一不肖诗》,都人士争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庆历三年,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三人列荐之,帝亦命襄知谏院。时有旱蝗、日食、地震之变,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擢直史馆,兼修起居注,襄益任职论事,无所回挠。吕夷简平章国事,宰相以下就其第议政事,襄奏请废止之。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开古五塘溉民田,奏减五代时丁口税之半。复修起居注。唐介击宰相,帝盛怒,襄趋进曰:“介诚狂愚,然出于进忠,必望全贷。”既贬春州,又上疏以为此必死之谪,得改英州。进知制诰,三御史以论梁适解职,襄不草制。后每除授非当职,辄封还之。帝遇之益厚,赐其母冠帔以示宠,又亲书“君谟”两字,遣使持诏予之。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襄精吏事,谈笑剖决,破奸发隐,吏不敢欺。 治平三年,丁母忧。明年卒,年五十六。赠吏部侍郎。 襄工于书,为当时第一,仁宗尤爱之,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命书之。于朋友尚信义,闻其丧,则不御酒肉,为位而哭。尝饮会灵东园,坐客误射矢伤人,遽指襄。他日帝问之,再拜愧谢,终不自辨。 (节选自《宋史·蔡襄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言事去国 国:国家 B. 鬻书者市之 市:卖 C. 宰相以下就其第议政事 就:到 D. 必望全贷 贷:宽恕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B. 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C. 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D. 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庆历,宋仁宗时年号名。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每个皇帝所用的年号是唯一的。 B. 丁口,即人口,它既是统计人口的基本计量单位,也是派征丁银、徭役的依据单位。 C. 知制诰,“制诰”指“诏令,诏敕”,“知制诰”指掌管为皇帝起草诏令事务,后用作官名。 D. 丁母忧,遭母亲之丧,按儒家孝道观念,朝廷官员遭逢父母去世,须辞官回家守丧,叫丁忧。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蔡襄是非分明。范仲淹等四人遭贬,他作诗支持四人,讥讽高若讷;待四人重获重用,他又作诗称贺。 B. 蔡襄敢于直言。吕夷简行事不妥,他敢于上书请求废止;唐介因攻击宰相而触怒皇帝,他勇于为其求情。 C. 蔡襄精明强干。在任开封知府期间,他轻松处理各种事务,揭发奸恶隐秘之事,下属官吏对他心怀敬畏。 D. 蔡襄深受赏识。他做过馆阁校勘,掌管过谏院,得到过皇帝的亲笔题字,连他的母亲也得到冠帔之赏。 5.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于朋友尚信义,闻其丧,则不御酒肉,为位而哭。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宋史·蔡襄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A 2. B 3. A 4. A 5. 他对朋友崇尚信义,听说朋友去世,就不喝酒吃肉,设置灵位哭泣(或:为他们设灵位哭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推断能力。答题步骤:(1)审题。看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2)对有把握的选项迅速作出判断,(3)借助方法,主攻难点。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1)依形推义法(2) 语境分析法(3)语法分析法(4)妙用修辞法(5)成语印证法(6)课文求义法(7)邻字借推法(8)联想推断法(9)代入检验法(10)古今对比法。 A项,错误。“以言事去国”中“国”应是“国都、京城”的意思。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 “以为”是认为之意,其宾语是“灾害之来”,所以这里不断开,排除A、C项;“致之由”是导致的原因之意,“由”是中心语,不能与前文断开,排除D项; 故断为:襄以为灾害之来/皆由人事/数年以来/天戒屡至/原其所以致之由/君臣上下皆阙失也/愿思其实以应之/疏出闻者/皆悚然; 译为:蔡襄认为:“灾害的到来,都是由于人事。几年以来,上天的告诫接连来到。推究之所以导致天诫的原因,是由于君臣上下都有过失。希望陛下能认真应付它。”奏疏出来,听说的人都感到紧张。 故选B。 3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每个皇帝所用的年号是唯一的”错误。基本上明、清两朝的皇帝是一个皇帝终生只用一个年号,之前的皇帝很多都有多个年号 。比如汉武帝就有很多年号:建元、 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等。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和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A项,“待四人重获重用”错误。根据原文“仁宗更用辅相,亲擢靖、修及王素为谏官,襄又以诗贺”,可知,并不是待四人重获重用他又作诗称贺。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比如: “于”:介词,对;“尚”:崇尚;“闻其丧”:听说朋友去世;“御”:享用;位,名词做动词,设灵位。 【点睛】完成文言文阅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整体,观照局部。文本中的时、地、人、事、情、理等要弄清,文本的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要弄清,各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弄清,整体的中心意思要弄清。 2.审读题干,明确指向。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不能遗漏.题干常出现的词,“分析”“概括”“理解”及其先后顺序都要认真思考;选“是”还是选“非”要看清楚;是分析原因还是概括品质,切勿马虎。 3.重视注释,寻求“外援”。文后注释绝非可有可无,关于人物和事件背景的注释,往往关系到考生对选项正误的判断。 参考译文: 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考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言事去职,余靖争论救助,尹洙请求与范仲淹一起贬退,欧阳修上书责斥司谏高若讷,由是三个人都被谴斥。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讽刺高若讷,京城人士争相传送抄写,卖书的人买了这首诗,也获取了厚利。契丹使者刚好到宋朝,买了此诗返归,张贴在幽州旅馆。庆历三年(1043),仁宗更换宰相,亲自提拔余靖、欧阳修及王素任谏官,蔡襄又写诗祝贺,三个人一同推荐蔡襄,仁宗即任命蔡襄知谏院。当时有旱灾、蝗灾、日食、地震的灾变,蔡襄认为:“灾害的到来,都是由于人事。几年以来,上天的告诫接连来到.推究之所以导致天诫的原因,是由于君臣上下都有过失。希望陛下能认真应付它。”奏疏出来,听说的人都感到紧张。被提升任直史馆,兼修起居注,蔡襄更加履行职责议论朝事,无所回避.吕夷简为平章国事,宰相以下的官员到他的住处讨论政事,蔡襄奏请废除。因母亲年老,蔡襄请求任福州知州,改任福建路转运使,开拓古五塘灌溉民田,奏请减省五代时丁口税的一半。恢复修起居注官职.唐介攻击宰相,皇上大怒,蔡襄急速进言说:“唐介实在是狂妄愚蠢,但念他出于进忠,希望保全宽恕.”不久贬唐介于春州,蔡襄又上疏认为这是必死的谪所,又得以改贬英州。进升知制诰,三个御史因论梁适被解除职务,蔡襄不起草诏书。以后每次授官不适宜的,蔡襄往往封还。皇帝对待他更加优厚,赐给他母亲帽子披肩以示宠爱,又亲自书写“君谟”两字,派使者送给他。升任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蔡襄精通吏事,谈笑剖析判决,侦破奸恶揭发隐秘,胥吏不敢欺骗他。 治平三年(1066),其母亲去世。第二年蔡襄去世,终年五十六岁,赠吏部侍郎。 蔡襄工于书法,为当时第一,仁宗尤其喜爱他,制《元舅陇西王碑》文命蔡襄书写。他对朋友崇尚信义,听说朋友去世,就不吃酒肉,设置灵位哭泣。曾经在会灵东园饮酒,客人射箭误伤他人,就指陈是蔡襄射的。后来皇帝问此事,蔡襄再拜愧谢,最终没有自我争辩。 |
|
录入时间:2021-03-21 09:3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