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摘编自《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 乙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摘编自《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注】》) 【注】齐桓晋文: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先后称霸,为当时诸侯盟主。宣王有志效法齐桓、晋文,称霸于诸侯,故以此问孟子。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谷物收成不好) ②吾惛,不能进于是矣(同“昏”,思想昏乱不清) B. ①弃甲曳兵而走(快步走) ②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敏锐) C. ①或百步而后止(有时) ②是故明君制.民之产(规定) D. ①数罟不入洿池(密网) ②放辟邪侈(纵逸放荡)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加点词的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树之以桑 ①填然鼓之;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④积善成德; ⑤追亡逐北; 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⑦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⑧则群聚而笑之。 A. ①③⑤⑦ B. ①③⑥⑦ C. ②④⑥⑧ D. ②⑤⑥⑧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寡人之于国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 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C. ①然后驱而之善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D. ①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②叩关而攻秦 4. 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①惟士为能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 ①是亦走也 ②聚之咸阳 C. ①未之有也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不拘于时 5.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提倡实行王道。他希望统治者能够用仁义之心来爱护百姓: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实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仪。 B.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形象地指出梁惠王那些“尽心”的治国做法与邻国相比好不了多少。 C. 孟子主张合理生产。他认为,密网不下到池塘,鱼鳖等水产就会吃不完;按照一定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D. 在与齐宣王的谈话中,孟子从“养”“教”两个方面概述了“仁政”的基本内容,即应在施“教”的基础上使民有“养”。 6. 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B 3. B 4. A 5. D 6. (1)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行走了。 (2)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善于行走),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 (3)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陈涉,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影子似的跟着他。 (4)有的方面从师,有的方面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我看不出他的明智。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的文言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实词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含义推断的方法,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成语对照法等。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B①弃甲曳兵而走的“走”是“跑”,而不是“快步走”。 A项,两句都正确。 C项,①“或百步而后止”的“或”,译为“有的人”,而不是“有时”。 D项,②“放辟邪侈”的“邪”译为“不正派”。 故选B。 ②“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敏”,译为“聪明、聪慧”,而不是“敏锐”。 【2题详解】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状语(3)形容词作动词(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5)使动用法(6)意动用法(7)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加点词的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例句:“树之以桑”的“树”,名作动,栽种。 具体分析如下:①填然鼓之的“鼓”,名作动,击鼓;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中的第二个“食”是名词,没有活用现象,意思是食物。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名作动,游水。 ④“积善成德”的“善”,形作名,善心。 ⑤“追亡逐北”的“亡”,动作名,逃亡的人。 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的“帝王”名作动,做帝王,当帝王。 ⑦“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的“下”,名作动,“低于”“相差”;⑧“则群聚而笑之”的“聚”,动词,聚集,无活用。综合以上分析:①③⑥⑦是名作动。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学习和掌握的根本方法在于平时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文言文阅读的基本素养。虚词题的着眼点主要是从词性和它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的角度来考查学生,我们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A项,第一个“于”,介词,“对”;第二个“于”,介词,“比”。 B项,两个“以”,都是介词,译为“凭借、依靠”。 C项,第一个“之”,动词,“到、往”;第二个“之”,表示列举,译为“之类”。 D项,第一个“而”,表转折,译为“却”;第二个“而”,表递进,可译为“而且”。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特殊句式。要做好这道题,首先要熟悉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固定结构。判断文言特殊句式的关键是抓标志。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 A项,两句都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惟能士为”;②“不知句读,不解惑”。 B项,①“是亦走也”,判断句,其中“也”是判断句的标志;②“聚之咸阳”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聚之(于)咸阳”,正常语序是“(于)咸阳聚之” C项,①“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未有之也”;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句 D项,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宾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则无望民之于邻国多也”。②“不拘于时”,被动句,其中“于”是被动句的标志。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D项,曲解文意,错在:应在施“教”的基础上使民有“养”。从原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等语句看出应该先使民有“养”,然后才是施“教”。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 第(1)句采分点:“庠序”,代指学校;“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即“以孝悌之义申之”,其中:“申”,反复讲述、告诉;“颁”,通“斑”;“不负戴于道路”,状语后置句,即“不于道路负戴”。 第(2)句采分点:“假”,借助;“舆马”,车马;“致”,到达。 第(3)句采分点:“兵”,兵器;“云”,像云一样;“赢”,担负;“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第(4)句采分点:“或”,有的(方面);“师”,动词,从师;“不”,通“否”;“小学”,古今异义词,小的方面学习;“大”,大的方面;“遗”,抛弃、放弃;“明”,明智。 【点睛】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一)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能够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了。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二)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
|
录入时间:2021-03-22 09:07: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