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宋史·陈尧佐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尧佐,字希元,其先河朔人。尧佐进士及第,历魏县、中牟尉,为《海喻》一篇,人奇其志。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朝邑县,会其兄尧叟使陕西,发中人方保吉罪,保吉怨之,诬尧佐以事,降本县主簿。徙下邽,迁秘书郎、知真源县,开封府司录参军事,迁府推官。坐言事忤旨,降通判潮州。修孔子庙,作韩吏部祠,以风示潮人。民张氏子与其母濯于江,鳄鱼尾而食之,母弗能救。尧佐闻而伤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网往捕。鳄至暴,非可网得,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召还,直史馆、知寿州。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振数万人。后为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丁谓不以为是,徙京西转运使,后卒如尧佐议。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又减泽州大广冶铁课数十万。

天禧中,河决,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人呼为“陈公堤”。进枢密直学士、知河南府,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

祥符知县陈诂治严急,吏欲罪诂,乃空县逃去,太后果怒。而诂连吕夷简亲,执政以嫌不敢辨。事下枢密院,尧佐独曰:“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诂由是得免。以给事中参知政事,迁尚书吏部侍郎。

初,太后遣宦者起浮图京兆城中,前守姜遵尽毁古碑碣充砖甓用,尧佐奏曰:“唐贤臣墓石,今十亡七八矣。子孙深刻大书,欲传之千载,乃一旦与瓦砾等,诚可惜也。其未毁者,愿敕州县完护之。”尧佐少好学,父授诸子经,其兄未卒业,尧佐已成诵。及贵,读书不辍。善古隶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尤工诗。性俭约,见动物,必戒左右勿杀,器服坏,随辄补之,曰:“无使不全而见弃也。”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

(节选自《宋史·陈尧佐传》)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人奇其志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 诬尧佐以事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 乃空县逃去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无使不全而见弃也            北救赵而西却秦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所以得名“及第”。

B. 给事中,官名,侍从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隋唐以后掌管驳正政令违失。

C. 浮图,古人将道教建筑一概称为浮图,后逐渐转为专指高塔建筑。

D. 致仕,指官员交还官职,退休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尧佐因言降职,潜心政务。因议论政事被贬为潮州通判,他却毫无怨言,修庙建祠以教化百姓,捕杀鳄鱼,为民除害。

B. 陈尧佐情系百姓,以身作则。在寿州任职时,发生饥荒,他不但奏请朝廷免除当地百姓税收,还带头捐粮,并要求手下的官员捐米赈灾。

C. 陈尧佐为官正直,敢鸣不平。担任朝邑知县时,他主动揭发宦官方保吉的罪恶;祥符知县陈诂遭到手下官吏暗算,只有陈尧佐敢为他说公道话。

D. 陈尧佐好学多才,仁慈俭约。尧佐显达时仍坚持读书,擅长书法,善于写诗;他戒杀动物,破损器物衣服修补后继续使用。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是,鳄弭受网,作文示诸市而烹之,人皆惊异。

(2)罪诂则奸吏得计,后谁敢复绳吏者?

5. 选文中记叙陈尧佐善于治水的事件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下载Word版试题
《宋史·陈尧佐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C    3. B   

4. (1)到这时,鳄鱼顺服地被网住,陈尧佐写文章(列举鳄鱼罪状)在各个市镇公示,然后烹杀了它,人们都感到惊异。

(2)惩罚陈诂就会使奸邪的官吏计谋得逞,以后谁还敢再约束属吏呢?   

5. ①他建议用“下薪实土”法,加固钱塘江江堤;②在滑州,发明“木龙杀水”法堵黄河决口;③在并州,筑堤植柳,消除汾水之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运用文言文中虚词的能力。关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一考点,《考试大纲》已明确规定了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但在平时的学习中,有必要涉及这18个虚词之外的虚词。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重课本,系统积累;其次要根据语境分清虚实;再次要处理好用法与意义的关系:用法决定意义,用法不同,意义也不同。

A项,前一个“其”是代词,可译作“他”;后一个“其”是代词,可译作“自己”。

B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可译作“用”。

C项,前一个“乃”是副词,可译作“于是,就”;后一个“乃”是副词,可译作“竟然”。

D项,前一个“而”是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或不译;后一个“而”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

C项,“浮图,古人将道教建筑一概称为浮图,后逐渐转为专指高塔建筑”说法错误。浮图:梵语(古代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古人称佛教为浮屠道,后并称佛塔为浮屠。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其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B项,“他不但奏请朝廷免除当地百姓税收,还带头捐粮,并要求手下的官员捐米赈灾”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岁大饥,出奉米为糜粥食饿者,吏人悉献米至”,这是说当年大饥荒,陈尧佐拿出俸米做成粥供饥饿的人吃,官吏都来献米。可见是官吏自动前来献米,并不是陈尧佐“要求手下的官员捐米赈灾”。而文中说“徙河东路,以地寒民贫,仰石炭以生,奏除其税”,可见奏请朝廷免除当地百姓税收是在“徙河东路”时,并不是在寿州任职时。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翻译以直译为主,要求准确、通顺。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本题翻译时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是”,这时;“弭”,顺服地;“示”,公示;“烹”,烹杀;“罪”,惩罚;“得计”,计谋得逞;“绳”,约束;“复”,再。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归纳文言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通读全文,梳理文章大意,对文章的内容要有正确的翻译;其次是要把握住传主的行为轨迹,即是说传主在文中参与了哪些事件;再次是逐一考量传主在这些事件里表现出了自己怎样的态度,这些态度能说明传主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最后分类概括、归纳。

本题中,要求简要概括陈尧佐善于治水的事件。通读全文,可以发现陈尧佐在三个地方治水:一是在杭州任两浙转运使时;一是在滑州任知州时;一是在并州时。根据文中内容“钱塘江篝石为堤,堤再岁辄坏。尧佐请下薪实土乃坚久”,可知陈尧佐用放进柴薪装满泥土的方法加固钱塘江江堤;根据“起知滑州,造木龙以杀水怒,又筑长堤”,可知陈尧佐在滑州,制造木笼来减轻水浪冲激,又修筑长堤;根据“徙并州。每汾水暴涨,州民辄忧扰,尧佐为筑堤,植柳数万本,作柳溪,民赖其利”,可知陈尧佐修筑堤防,栽植柳树几万株,修造柳溪。

【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参考译文:

    陈尧佐,字希元,他的先辈是河朔人。陈尧佐进士及第,历任魏县、中牟县尉,撰写《海喻》一篇,人们惊奇他的志向。凭借试秘书省校书郎的身份,任朝邑知县,恰逢他哥哥陈尧叟出使陕西,揭发宦官方保吉的罪行,方保吉怨恨他,捏造事情诬陷陈尧佐,陈尧佐被降为朝邑县主簿。改任下邦县主簿,升任秘书郎、真源知县,任开封府司录参军事,升为开封府推官。因评论政事忤逆圣旨,被降为潮州通判。(他)修建孔子庙,建造韩吏部祠,以讽劝潮州人民。百姓中有个张姓的孩子与他的母亲在江中洗涤,鳄鱼尾随而吃掉张姓孩子,母亲不能救助。陈尧佐听说后为此伤心,命令二个小吏划小船拿着网前去捕捉。(平时)鳄鱼最为凶暴,不能网到,(但是)到这时候,鳄鱼顺服被网住,陈尧佐写文章(列举鳄鱼罪状)在各个市镇公示,然后烹杀了它,人们都感到惊异。

(皇帝)召陈尧佐回朝廷,任直史馆、寿州知府。当年大饥荒,陈尧佐拿出俸米做成粥供饥饿的人吃,官吏都来献米,赈济了几万人。后来担任两浙转运副使。钱塘江用竹笼装石作堤坝,堤坝第二年就毁坏。陈尧佐建议放进柴薪装满泥土才(会)坚固耐久,丁谓不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陈尧佐移任京西转运使后,钱塘江的筑堤工程最终按陈尧佐的建议实行。陈尧佐改任河东路转运使,因河东土地贫瘠,百姓贫困,依靠石炭为生,陈尧佐奏请朝廷免除税收。又减少泽州大广冶铁课税几十万。

天禧年间,黄河决口,起用陈尧佐任滑州知州,(他)制造木笼来减轻水浪冲激,又修筑长堤,人们称作“陈公堤”。移任并州,每次汾水暴涨,并州百姓往往忧虑不安,陈尧佐为他们修筑堤防,栽植柳树几万株,修造柳溪,百姓靠此受益。

祥符知县陈诂治政严厉急躁,手下官吏想加罪陈诂,就纷纷逃去使县内官场一空,太后果然愤怒。但陈诂与吕夷简连亲,执政大臣因怕有嫌疑不敢(为陈诂)辩诬。事情交给枢密院处理,只有陈尧佐说:“惩处陈诂就会让奸吏计谋得逞,以后谁还敢再约束属吏呢?”陈诂因此得以免罪。(后来)陈尧佐担任给事中参与政务,升任尚书吏部侍郎。

当初,太后派宦官在京兆城中起造佛塔,前任长官姜遵把古碑古碣全部毁掉充作砖瓦用,陈尧佐上奏说:“唐代贤臣墓碑,现在已损失十分之七八了。子孙深深地镌刻大字,是想让它们传承千年,没想到有一天竟会与瓦砾等同,实在是可惜。那些没有被毁坏的,希望敕令州县完整保护。”陈尧佐从小爱好学习,父亲教授几个儿子经书,他的兄长没有完成学业,陈尧佐已经可以背诵了。到了显贵,读书也没有中断过。善于书写古隶八分,写一丈见方的字,用笔端正,笔力遒劲,功夫到年老还不减弱。尤其擅长写诗。生性勤俭节约,看见动物,一定告诫左右随从不要杀害,器物衣服破损了,就随时缝补,说:“不要使这些东西因为不完整而被丢弃。”(后)以太子太师的身份退休,去世后,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

录入时间:2021-03-22 09: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