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先正事略刁蒙吉先生事略》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先生讳包,字蒙吉,晚号用六居士,直隶祁州人。父克俊,乐道好施与,学者称贞惠先生。先生生而颖异,敦尚质行;年二十有五,举明天启丁卯乡试,以古文鸣于京辅。既再上春官,不第。遂弃举子业,力以斯文为己任。于城隅辟地为斋,曰潜室,亭曰肥遁,日闭户读书其中,无间寒暑。学者宗焉,执经之屦满户外。 甲申国变①,设庄烈愍皇帝主②于所居之顺积楼,服斩衰,朝夕哭临如礼。伪命③敦趣,先生以死拒,几及于难,会贼败得解。入国朝,遂不仕。日取四子、五经及宋元以来诸儒书,反复寻究,积二十年不倦。尝谓君子守身之道三,曰言语不苟,曰取与不苟,曰出处不苟。尤笃好梁谿高忠宪④之书,曰:“不读此,凡虚过一生。”遂置主奉之,如事贞惠礼。偶有过举,必展谒悔谢曰:“某不肖,甚愧吾父师。不可为子,不可为人。”其勇于自克如此。先是,贞惠卒,三日勺水不入口,母哭慰之,始勉进一溢米。须发尽白杖而后起丧祭一准《礼经》既葬庐于中庭檐下三年不饮酒食肉不入内室每朔望忌展悲号感行路。年六十有七,以居母忧,毁悴致不起。将卒时,肃衣冠起坐,命告辞贞惠及忠宪主。问家事不答,徐曰:“吾胸中无一事,行矣。”遂瞑。学者私谥文孝先生。 生平木讷,似不能言。及大义所在,则正色而谈,上下皆倾听。州有大事不能决者,必待先生一言为断。明季流贼犯州城,先生毁家倡众,誓固守,城不得破。贼既去,流民载道,设屋聚齐之,病者给医药,全活尤多。有山左难妇七十余人,择老成家人护以归。临行,八拜以重托,家人皆感泣,竭力卫送,历六府尽归其家。 (节选自《国朝先正事略刁蒙吉先生事略》) [注]①甲中国变:崇祯十七年(1644) ,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②庄烈愍皇帝:清廷给崇祯帝追加的谥号。主: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⑧伪命:僭伪政权的命令。这里指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政权的命令。④高忠宪:高攀龙,东林党领袖之一,受魏忠贤迫害投水而死,崇祯初年追谥为“忠宪”。 1. 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学者宗焉 宗:尊崇,敬仰 B. 伪命敦趣 趣:急速,赶快 C. 明季流贼犯州城 明季:明朝末年 D. 流民载道 载:充满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须发尽白/杖而后起/丧祭一准《礼经》/既葬/庐于中庭檐下三年/不饮酒食肉/不入内室/每朔望忌辰/悲号感行路/ B. 须发尽白/杖而后起丧祭/一准《礼经》/既葬/庐于中庭檐下/三年不饮酒食/肉不入内宝/每朔望忌辰/悲号感行路/ C. 须发尽白/杖而后起/丧祭一准《礼经》/既葬/庐于中庭檐下/三年不饮酒食肉/不入内室/每朔望忌辰/悲号感行路/ D. 须发尽白/秋而后起丧祭/一准《礼经》/既葬/庐于中庭檐下三年/不饮酒食/肉不入内室/每朔望忌辰/悲号感行路/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官”是礼部的统称,礼部掌管国家典章制度、学校、科举、祭祀等。 B. “斩衰”是五种丧服中最重的一种,服制三年。明清时子为父母、妻为丈夫斩衰三年。 C. “私谥”指古人死后由亲属或门人给予的谥号,陶渊明先生谥号“靖节”即为私谥。 D. “山左”指山东,因其在太行山之左,故称。古人在地理上以西为左,以东为右。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刁蒙吉好学有识,勇于自我克制。他放弃科举后,每天闭户研读四书五经和近代儒家著作,寒暑不间断,偶有过失,痛责自己。 B. 刁蒙吉忠于故国,拒绝出仕新朝。明亡后,他在住所供奉崇祯皇帝神主,早晚哭祭;清朝建立,逼迫他任职,他以死抗争,不出来为官。 C. 刁蒙吉为人至孝,居丧极为悲痛。父亲去世后,他不进饮食,母亲哭着劝慰,他才勉强吃点;母亲去世后,他因守孝悲伤过度,憔悴而亡。 D. 刁蒙吉乐善好施,保全救活多人。他搭建房屋安置流民,供给生病者医药;又精选仆从护送逃难妇女还乡,仆从为其诚心感动,不负所托。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生而颖异,敦尚质行;年二十有五,举明天启丁卯乡试,以古文鸣于京辅。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国朝先正事略刁蒙吉先生事略》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C 3. D 4. B 5. 先生幼时聪明非凡,推崇(崇尚)质朴的品行;年二十五时,参加明朝天启丁卯年间的乡试,凭借古文在京城附近闻名。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 B项,趣:通“促”,催促。句意:大顺政权下令催促(先生做官)。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的翻译是:(后来他)胡须头发全都白了,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丧礼祭祀全都按照《礼经》的规制要求,(为父亲)举行完葬礼后,在中庭的屋檐下居庐守丧,三年不饮酒吃肉,不进入内室休息,每当初一、十五或者(父亲的)忌日,(先生)伤心地号哭,感动路人。“丧祭”作“一准《礼经》”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D项。“三年”修饰的是“不饮酒食肉”,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D项,“以西为左,以东为右”错,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清朝建立,逼迫他任职,他以死抗争,不出来为官”不合文意,根据原文“伪命敦趣,先生以死拒,几及于难,会贼败得解。入国朝,遂不仕”,可见刁蒙吉是在大顺政权逼他任职时,以死抗争;清朝建立后,仍不出来做官。选项混淆了时间,分析错误。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敦尚,崇尚;质行,质朴的品行;有,通“又”;举,参加;以古文鸣于京辅,状语后置句。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刁)先生名包,字蒙吉,晚年别号用六居士,是直隶祁州人。父亲(刁)克俊,喜好圣贤之道,喜欢拿财物周济他人,学者称他为“贞惠先生”。先生幼时聪明非凡,推崇(崇尚)质朴的品行。二十五岁时,参加明朝天启丁卯年间的乡试,凭借古文在京城及其附近闻名。(先生)曾经两次参加礼部考试,没有考中。于是放弃参加科举考试,致力于文学,把文学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城里偏僻的一角,整修土地建造屋舍,命名为“潜室”,(建造的)亭子叫“肥遁”。每天在这里关着门读书,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那些求学的人尊崇他,手持经书向他求教的人站满门外。 甲申年,国家出现变故,(刁包)在他所住的顺积楼,上设置了庄烈愍皇帝(崇祯帝)的牌位,穿着礼节最重的喪服,按照礼节每天早晚面对着牌位痛哭。大顺政权下令催促(先生做官),先生以死抗拒,差点蒙难,适逢李自成的军队溃败得以解脱。进入清王朝,(先生)就不再做官。每天取四书五经以及宋元以来各位儒家大师的著作,反复查考研究,连续二十年不知倦怠。(他)曾经说君子守身之道有三点,即言辞用语不随便,拿取施与不随便,出仕退隐不随便。尤其喜好梁谿高攀龙的著作,(他)说:“不读高攀龙的书,几乎就虚度一生。”于是设置牌位供奉他,就像侍奉贞惠先生的礼节一样。偶然有错误的举动,一定(在牌位前)拜谒,悔过谢罪说:“我没有 能耐,非常愧对我的父亲和老师。不能做好他人的儿子,不能做一个正当的人。”他就是这样勇于严格要求自己。先前,父亲贞惠先生去世的时候,他连续三天连一勺水都没喝,母亲哭着劝慰他,他才勉强吃了一溢米。(后来他)胡须头发全都白了,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丧礼祭祀全都按照《礼经》的规制要求,(为父亲)举行完葬礼后,在中庭的屋檐下居庐守丧,三年不饮酒吃肉,不进入内室休息,每当初一、十五或者(父亲的)忌日,(先生)伤心地号哭,感动路人。(先生)六十七岁的时候,因为为母亲守丧,哀伤过度而憔悴,以致不能起床。将要去世的时候,(他)整理 衣冠起身端坐,命人到贞惠先生和忠宪公牌位前告别。(别人问起家中的事情他(一概)不回答,只是慢慢地说:“我心中没有一件事,走了。”就闭上眼睛了。学者们送给他“文孝先生”的谥号。 (先生)质朴而不善辞令,好像不能说话。等到涉及大是大非问题的时候,他就辞色严正,侃侃而谈,上上下下的人都侧耳倾听。州里有大事不能决断的时候,一定要等先生一句话来决断。明末,流寇侵犯州城,先生捐献出全部家产来号召众人,发誓坚守城池,城池得以不被攻破(得以保全)。流寇离去后,流浪的百姓塞满道路,(先生就)布置房屋将那些人聚集起来养活他们,给有病的人医病吃药,保全救活的人特别多。有七十多个山东的逃难妇女,(先生)挑选成熟持重的仆人护送她们回家。临行前,以朋友间的八拜之礼隆重地托付他们(好好护送这些妇女),仆人们都感动地流下了眼泪,竭尽全力护送她们,经过了六个府的路程,把她们全都护送到家。 |
|
录入时间:2021-03-23 09:0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