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传·袁宏道》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①,声名藉甚。然数奇,屡试辄蹶。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论,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②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幸勿脱失。”皆曰:“如命。”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 然文长竞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节选自袁宏道《徐文长传》) 注:①诸生:秀才。②汪、徐:人名,指汪直、徐海。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 B. 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 C. 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 D. 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总督,又称总制,分专务和地方两种。专务总督以所辖专务为职,地方总督多因防边或镇压人民而设,以所辖地区军务为主。 B. 介胄,介,本义铠甲,一种用来防身的武器。“胄”,即头盔。介胄也就是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 C. 省试,这里指乡试。每四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凡本省生员均可应考,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D. 有司,官吏。这里指试官,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因称官吏为有司。出自《礼记·儒行》,诸葛亮《出师表》等均有相关记载。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总督胡梅林聘徐文长为幕僚,非常看重文长,一切奏疏和往来书信公文,都出自文长之手。他还为胡宗宪谋划,助其擒获倭寇。 B. 文长乡试时,胡梅林悄悄叮嘱主考官录取徐文长。一知县偶尔忘了胡梅林的嘱托,而文长之卷恰恰在他手中批阅,所以文长这次又没中。 C. 文长之诗,外受动于穷览朔漠之经历,内发于胸中勃然不可磨灭之气,在当时诗坛上地位独特,但其名不出于越地。 D. 文长命途多舛,白幼以才名著称乡里,却在科举道路上屡遭挫折。他傲视权贵,孤行癖举,种种狂傲,是他个性精神的真实写照。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2)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徐文长传·袁宏道》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D 2. C 3. B 4. (1)你要让我成为你的宾客,应当备办贵宾的礼节,我要随时能够出入贵府。 (2)所有胡梅林设计诱降汪直、徐海等海盗的计谋,都秘密与文长商量筹划,然后才施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指”是指着的意思,宾语为“一小物”,不应该断开,排除C项。 “进”是进献,呈上,宾语为“续纸丈余”,“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为一句完整的语句,“进”前面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 “之”,代词,指文长,“文长”作为“援笔”的主语,“之”后面应该断开,排除B项。 句意:县令指着宴席上的一个小物件请文长赋诗一首,并暗中叫童仆又拿出一丈多长的纸来,想使文长写不满纸而感到为难。文长拿笔就写,马上就写完了,并写满了整整一张纸。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C项,“每四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错误。省试,乡试,是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B项,“一知县偶尔忘了胡梅林的嘱托”错误。结合“一知县以他羁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分析,是胡梅林偶尔忘了嘱托知县。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客”,动词,使动用法,使……为客;“某”,人称代词,我;“当”,应当;“具”,备办,准备;“得”,能够。(2)“所以”,用来……,表用途;“饵”,动词,诱降;“相”,偏指,代文长;“行”,施行。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徐渭,字文长,是山阴县县学生员,名声很大。可是他命运不好,屡次应试都失败。他为人性格直爽,无拘无束。浙江总督胡梅林认识他,聘他为幕僚。文长对胡梅林说:“你要让我成为你的宾客;应当备办贵宾之礼节,我要随时能够出入贵府。”胡梅林一一答应。当时,胡梅林多次统帅边防军队,威振东南沿海。军中将士在他面前小心翼翼,只能跪着说话,爬着前行,连头都不敢抬。而徐文长作为他手下的一名秀才,如此高傲,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任意谈笑,毫无畏惧。一次,适逢军中猎获一只白鹿,胡梅林请文长代作表文,上奏皇帝。表文送到朝廷后,世宗非常高兴。从此,胡梅林更加看重文长,一切奏疏和往来书信公文,都出自文长之手。 文长对自己在政治军事方面的才能十分自负,好出奇计,谈论用兵打仗往往一语中的。所有胡梅林设计诱降汪直、徐海等海盗的计谋,都秘密与文长商量筹划,然后才施行。 胡梅林既看重文长的才华,又同情他屡试不中的遭遇。一次,又到了乡试的时候,胡梅林悄悄叮嘱主考官说:“徐先生,是世上第一流的人才,如果他的试卷在您手中批阅,请千万不要遗漏真才。”众考官都说:“我们一定按照您的嘱咐办,请您放心”一个知县因为其它事情在别处耽误了,比众人来得晚,到了举行考试的日期,他才拜访胡梅林,胡梅林又偶尔忘记嘱咐他,而文长的试卷恰恰在他手中批阅,于是,这一次文长又没有碰上好机会,还是没中。 既然科举考试始终不得意,文长索性行为放纵,尽情饮酒,尽情游山玩水。他走遍了齐、鲁、燕、赵等地,游遍了北方沙漠地区。沿途见到自然界的种种奇异景象,如高山奔腾,海涛耸立,沙石飞起,白云飘行,朔风呼啸,古树倒地,深幽的山谷,巨大的都市,各种人物,鸟兽虫鱼,这一切令人惊叹的奇观均在他的诗中表现出来;他的胸中有一股不可磨灭的怨气,有一种才能得不到施展、无处安身、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所以他写的诗,有的似在发怒,有的似在狂笑;有的如同水流峡谷而发出巨大的声响,有的如同破土而出的嫩芽悄无声息;有的如同寡妇夜哭,情调悲切;有的如同旅人思家,情思缕缕。文长眼界高,看不起古人,在当时诗坛上地位超群,无人可与他相提并论。对于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文长丝毫没把他们放在眼里。他任意叱骂他们,轻视他们,以与他们交往为耻。所以,文长的名声没有流传到浙江东部以外的地方去。一天文长在县令家饮酒。县令指着宴席上的一个小物件请文长赋诗一首,并暗中叫童仆又拿出一丈多长的纸来,想使文长写不满纸而感到为难。文长拿笔就写,马上就写完了,并写满了整整一张纸。诗句韵味深刻,风格雄劲,物态毕现,生动有趣。宴中宾客无不惊叹其才。 然而文长最终因为在当时不得意,心怀悲愤而死去。 |
|
录入时间:2021-03-24 09:1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