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这是孔子在参加鲁国的蜡祭仪式后感叹其徒有礼仪形式,失去了“大道”的实质,而后向学生言偃描绘的上古时期大道流行的社会景象。“大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统,是人认识到万事万物对立又统一的自然规律,明了天地万物本来为一体关系的真相,所以胸怀对待任何事物都如同对待自己一样的同理心,也就是“公心”。这样的大道流行于上古三皇、中古夏商周三代圣贤治国理政的时代。 《尚书》上记载,上古时期的尧帝遵循古人流传的天地之道、大公之德,凭借钦、明、文、思四种德行教化人民,实现了天下安定。他诚信、恭谨、克己、礼让,美好的德行传播到四方之外,乃至充塞于天地之间。天下大众受到尧帝德行的感化,因此像尊重日月一般崇敬他,自发地向他学习,每个人都不断完善德行,于是群贤毕至,实现了唐虞时期风俗大和的美好景象。在孔子看来,这就是大同世界。 而在孔子之前,西周统治阶层为了天下稳定,就制定了一套严格规范的礼乐制度。“礼”,最初是圣人根据天、效法地的规律而创造,承载着天地之道、大公之德,贯彻在丧、祭、射、御、冠、昏、朝、聘各种礼仪形式之中,同时也是不同阶层政治、宗法、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准则。人遵循礼,形式上表现为礼仪,实质上是行道。“乐”是音乐,以德音雅乐培养贵族阶层的情操,使之从内心发出大仁大爱,以公心治国理政。圣人通过礼乐教化,把天地之道明示给百姓,这样治理国家自然成就了大同世界。西周前期,各诸侯国统一于周天子的管理,社会秩序井井有条,万国咸宁。 但是到了周朝末期,周王室渐渐腐败。诸侯对周天子不再心悦诚服,便慢慢废弃礼乐制度,竞相发动了大大小小的兼并战争,开始“诸侯争霸”。从此“礼崩乐坏”,社会秩序被完全打乱。 孔子一生正处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他对当时的社会乱象痛心疾首,于是到处拜师求教,寻找救世之方。他学习古圣先贤流传下来的文化,感叹于曾经盛世的美好,周游列国呼吁再创大同之治。但当时追名逐利的统治阶层无法接受,于是他退修诗书、培养贤人。当读到《周易》这部古老文献时,他几乎手不释卷,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对于其中“大道”体悟越来越深入,创作了十篇传文,充分阐释出简单卦象和古老文字背后的核心理念。 此后,《周易》作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结晶,被后世学者称为“大道之源”,其所承载的“天下一体”的理念统摄万事万物,所谓“冒天下之道”。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都从这里发源。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一大道孕育出中华民族的广阔胸襟、大同理想、和合品质,书写出一幕幕动人篇章——仁义礼智的道德准则、和睦齐整的家风传统、团结互助的社会精神,追求国富民强的大治之世、睦邻友好的天下图景……直到今天,我们还一直承传着这一理念,它已化作中国人精神深处的文化基因。 现在的世界各国人民应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摘编自《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西周时期的统治者制定的礼乐制度中,“礼”承载着天地之道、大公之德,是不同阶层权利和义务等的规范准则。 B. 圣人通过礼乐教化,把天地之道明示给百姓,是因为西周时期的各诸侯国服从管理,天下安定,秩序井然。 C.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虽然也举行蜡祭等祭祀活动,但徒有形式,“大道”已不再流行。 D. 《周易》被后世学者称为“大道之源”,其所承载的“天下一体”的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的发源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探源溯流,先通过《礼记·礼运》的名言引出中心论点,再阐述其内涵。 B. 文章主体部分以孔子生活的时代为界,阐述了从上古到现在“大道”的发展历史。 C. 文章以《尚书》的记载来佐证上古时代的尧帝如何教化人民的历史,很有说服力。 D. 文章通过“礼乐教化”和“礼乐崩坏”的前后对比论证,论述了孔子的巨大贡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道”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道统,孕育出中华民族的广阔胸襟、大同理想、和合品质,已化作中国人精神深处的文化基因。 B. 如果没有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渴盼重建大同世界之后的失望,他就不会退修诗书、培养贤人,“大道之源”一定会被埋没。 C. 上古时期的尧帝能实现风俗大和的大同世界,和他诚信恭谨、克己、礼让等美好的德行让天下大众受到感化分不开。 D.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一方面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念被发扬光大。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B项,“圣人通过礼乐教化,把天地之道明示给百姓,是因为西周时期的各诸侯国服从管理,天下安定,秩序井然”错误,因果关系错误,原文“圣人通过礼乐教化,把天地之道明示给百姓,这样治理国家自然成就了大同世界。西周前期,各诸侯国统一于周天子的管理,社会秩序井井有条,万国咸宁”,可知“圣人通过礼乐教化,把天地之道明示给百姓”的结果是“这样治理国家自然成就了大同世界”。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论述了孔子的巨大贡献”错误,原文“此后,《周易》作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结晶,被后世学者称为‘大道之源’,其所承载的‘天下一体’的理念统摄万事万物,所谓‘冒天下之道’。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都从这里发源”,可知应该是《周易》中的“大道”的重要作用。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大道之源’一定会被埋没”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当读到《周易》这部古老文献时,他几乎手不释卷,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对于其中‘大道’体悟越来越深入,创作了十篇传文,充分阐释出简单卦象和古老文字背后的核心理念”“《周易》作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结晶,被后世学者称为‘大道之源’,其所承载的‘天下一体’的理念统摄万事万物,所谓‘冒天下之道’。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都从这里发源”,可知《周易》中的“大道之源”一直存在,孔子只是加以深入地体悟了,因此结果是“‘大道之源’不一定会被埋没”。 故选B。 【点睛】论述类文本解题技巧 1.精读。不是“精细”地读,而是“精明”地读。所谓“精明”地读,就是该读的读,抓紧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应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置之不理。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阅读题目的根本方法。 2.审题。审题干时先要明确选“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错误的一项”,再比较选项和题干,看是否答非所问。有的选项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但却不是题干所问的问题。 3.定位。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中择出与之“对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对应句。 4.对照。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与二者有差异的表述并相互对照。 5.选取。比较选项,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其间需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知识和能力积累,快速而准确地判定选项正误。在做该类文章阅读题时,如果不仅读懂了所给的材料,而且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那就能很容易识破陷阱,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
|
录入时间:2021-02-02 11:54: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