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送张荆州序·张栻》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送张荆州序

张栻

⑴客问于某曰:“张荆州之行,子将何以告之?”某应之曰:“吾将告之以讲学。”

⑵客笑曰:“若是哉,吾子之迂也!荆州早岁发策大廷,天子亲擢为第一,盛名满天下。入司帝制,出典藩翰,议论风采,文章政事,卓然绝人。上流重地,暂兹往牧,所以寄任之意甚重,而天下士亦莫不引领以当世功名属于公也。夫以位达而名章,任重而望隆,吾子顾以讲学告之,不亦迂    ?”

⑶某曰:“子以吾所谓讲学者果何也邪?”

⑷盖天下之患莫大于自足。自足则画矣。信如子言,荆州若挟是数者以居,则仆尚何道?惟荆州方且退然若诸生,曾无一毫见于颜面,此仆之所以叹息慕向,而讲学之说是以敢发也。盖天下之物众矣,纷沦轇轕,日更于前,可喜可怒,可慕可愕,所以荡耳目而动心志者何可以数计。而吾以藐然之身当之,知诱于外,一失其所止,则迁于物。夫人者,统役万物者也,而顾乃为物役,其可乎哉?是以贵于讲学也。天下之事变亦不一矣。几微之形,节奏之会,毫发呼吸之间,得失利害有霄壤之势,吾朝タ与之接,一有所滞塞,则昧几而失节。其发也不审,则其应也必盩。一事之隳,万事之所由隳也,岂不可惧乎?是以贵夫讲学也。夫惟讲学而明理,则执天下之物不固,而应天下之变不胶。吾于天下之物无所恶,而物无以累我,皆为吾役者也。吾于天下之事无所厌,而事无以汩我,皆吾心之妙用也。岂不有余裕乎?又岂有穷极乎?

⑸然所谓讲学者,宁有它求哉?致其知而已。知者吾所固有也,本之六经以发其蕴,泛观千载以极其变,即事即物,身亲格之,超然会夫大宗,则德进业广,有其地矣。夫然,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致君泽民,真古所谓大臣者矣。然则学其可忽乎?《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谓也。”

⑹某既以此告客,于荆州之别也,遂书以为献。

【注释】①讲学:研习,学习;②画:止,停止;③纷沦轇轕(jiāo gé):杂乱、众多的样子;④盩(zhōu):乖戾,悖谬;  ⑤汩:扰乱。

1. 可填入第⑵段横线处的虚词是

A. 也                  B. 乎                  C. 矣                  D. 焉

2. 对第⑴段的理解与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以客之言,交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

B. 以某之言,交代了本文讨论的话题。

C. 开门见山,点明了文章的核心观点。

D. 运用主客问答,自然而然引出下文。

3. 第⑷段画线句中“是数者”指的是

4. 简析第⑸段画线句的论证效果。

5. 结合第⑶到第⑹段的内容,简析作者是如何得出“然则学其可忽乎”的结论的。

下载Word版试题
《送张荆州序·张栻》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C    

3. 位达而名章,任重而望隆。   

4. 引用《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论证学习不能短暂忽行忽停,要长期的进行,具有说服力。   

5. 作者先指出学习的隐患在于“自足”,“自足”就会停止学习,接着论证讲学的作用,在于无厌于天下事无扰于天下事;然后,论证讲学他用,在于使德进业广;因此,学不可忽,得出“然则学其可忽乎”的结论。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使用常见的文言虚词的能力。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

联系前文“夫以位达而名章,任重而望隆,吾子顾以讲学告之,不亦迂……?”,是说“以他地位名声显达,责任大声望高,您却要和他谈学习,不是很迂腐吗?”,这里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的虚词应该是“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

A项,“也”用在句末一般是表示陈述语气。

C项,“矣”文言助词,用在句子末尾,相当于“了”,多用于陈述句。

D项,“焉”用于句尾,表示陈述或肯定,相当于“矣”、“呢”;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相当于“呢”“啊”。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判断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

C项,“开门见山,点明了文章的核心观点”错误,本文是运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自然引出作者的观点。

故选C。

【3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章中重要语句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角度一,从句中不同的关键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二,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三,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四,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等。

首先要理解画线句中“是数者”中“是”为“指示代词,这”,结合本句的“信如子言,荆州若挟是数者以居”和前文“夫以位达而名章,任重而望隆,吾子顾以讲学告之”可知,“是数者”指的是张荆州“位达而名章,任重而望隆”。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等。

划线句子引用了《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说“就好像切制,就好像锉平,就好像雕琢,就好像磨光”,引申为在学问上的研究、探讨,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是为了论证“然则学其可忽乎?”论证学习不能忽行忽停,要长期的进行。引用儒家的经典,可以使作者的论证说理具有说服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等。

本文第三段作者提出问题“子以吾所谓讲学者果何也邪?”并在第四段加以回答“盖天下之患莫大于自足。自足则画矣”,指出学习最大的隐患在于自我满足。自满就会停止学习;接着论证讲学的作用,在于“吾于天下之事无所厌,而事无以汩我,皆吾心之妙用也。岂不有余裕乎?又岂有穷极乎?”;然后第五段论证讲学他用,在于“超然会夫大宗,则德进业广,有其地矣”,总结得出“然则学其可忽乎”的结论。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⑴有客人问我:“张荆州要离开了,您有什么要对他说的吗?”我回答说:“我将和他谈谈学习的事情。”

⑵客人笑着曰:“若是这样,您就迂腐了!张荆州早年在朝廷上对策,天子亲自提拔为第一名,盛名布满天下。他在朝廷入掌管国家的法律制度,出京城掌管藩国,发表议论的风采,写作的文章和处理政事,都远远地超越了常人。上流重地,他这次暂时去管理国家重要的地区,朝廷对他寄予厚望,而天下的士人没有不伸长脖子认为当世的功名要靠张公。以他地位名声显达,责任大声望高,您却要和他谈学习,不是很迂腐吗?”

⑶我说:“您认为我所说的学习到底是什么呢?”

⑷天下最令人担心的莫过于自我满足。自满就会停止学习。确实如您所说,张荆州如果凭借这几点自居,那我还说什么呢?只是因为张荆州为人正直方正而且谦虚就像个在太学学习的生员一样,没有一丝一毫的骄傲表现在脸上,这是让我感叹仰慕的,所以敢表达对学习的看法。天下的事物繁多,杂乱,每天都有变化,有让人高兴的,有让人气愤的,有让人羡慕的,有让人惊奇的,使人耳目震荡精神震动的事物哪里数的清呢。而我凭借渺小的力量面对世界,知道外部世界有诱惑,如果有失误的地方,往往是被外物影响。人类是统治万物的,却反被外物役使,怎么能这样呢?因此学习很重要。天下的事物变化也不一样。哪怕很微小的形状,细微的节奏,细微的呼吸之间,得失利害也会有天壤之别,我朝夕和它们接触,一有所停滞堵塞,就会不明征兆失去准则。那样观察就会不仔细,反应也一定荒谬。一件事毁掉的原因是这样,一万件事毁掉的原因也是这样,这不是很可怕吗?因此学习很重要。只有学习研究才能明白道理,这样掌握天下的事物就会不固执,应对天下的变化就会不拘泥。我对天下的事物没有什么厌恶的,所以天下的事物没有什么会拖累到我,都能被我役使。我对天下的事情没有什么厌恶的,所以天下的事情没有什么会扰乱我,都是我心思巧妙的缘故啊。难道做事不是有余地吗?哪里会有穷尽呢?

⑸然而所说的学习,难道还有其他的追求吗?使自己获得知识罢了。知识本来就是我追求的,以六经为本阐发它们的意蕴,纵观千年来探讨它们的变化,对事对物,要亲自探究,高超出众汇聚到事物的本源,这样品德就会提升学业有所广进,有这样的好处。这样,能够做到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改变自己的态度。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上,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这真是古代所说的大臣呀。既然这样学习难道是可以忽行忽停的吗?《诗经》中说:“‘就好像切制,就好像锉平,就好像雕琢,就好像磨光’说的就是这样。”

⑹我把这些话告诉客人之后,向张荆州道别,就把这些话写下来献给他。

录入时间:2021-03-25 09: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