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宋书·张畅传·卷五十九》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畅,字少微,吴郡吴人,吴兴太守邵兄子也。畅少与从兄敷、演、敬齐名,为后进之秀。起家为太守徐佩之主簿,佩之被诛,畅驰出奔赴,制服尽哀,为论者所美。弟牧尝为犬猘所伤,医云宜食虾蟆脍,牧甚难之,畅含笑先尝,牧因此乃食,创亦即愈。世祖镇彭城,畅为安北长史、沛郡太守。元嘉二十七年,索虏拓跋焘南侵,太尉江夏王义恭总统诸军,出镇彭、泗。时焘亲率大众,已至萧城,去彭城十数里。彭城众力虽多,而军食不足,义恭欲弃彭城南归,计议弥日不定。时历城众少食多,安北中兵参军沈庆之建议,欲以车营为函箱阵,精兵为外翼,奉二王及妃媛直趋历城;分兵配护军萧思话留守。太尉长史何勖不同,欲席卷奔郁州,自海道还京都。义恭去意已判,唯二议未决,更集群僚谋之。众咸惶扰,莫有异议。畅曰:“若历城、郁州有可致之理,下官敢不高赞,今城内乏食,百姓咸有走情,但以关扃严固,欲去莫从耳。若一旦动脚,则各自散走,欲至所在,何由可得。今军食虽寡,朝夕犹未窘罄,量其欲尽,临时更为诸宜,岂有舍万安之术,而就危亡之道。若此计必用,下官请以颈血汗公马蹄!”世祖既闻暢议,谓义恭曰:“阿父既为总统,去留非所敢干。道民忝为城主而损威延寇其为愧恧亦已深矣委镇奔逃实无颜复奉朝廷期与此城共其存没张长史言不可异也。”暢言既坚,世祖又赞成其议,义恭乃止。太祖闻畅屡有正议,甚嘉之。孝建二年,出为会稽太守。大明元年,卒官,时年五十,谥宣子。

(摘编自《宋书·卷五十九》)

【注】①猘犬:疯狗。“猘”读“zhì”。②世祖:南朝宋孝武皇帝刘骏,字休龙,小字道民,宋文帝刘义隆第三子。元嘉二十五年调任安北将军。③索虏:南人对北人的蔑称。④函箱阵:军队行进中的保护性方形阵势。⑤愧恧:惭愧。“恧”读“nǔ”。⑥太祖: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太祖是其庙号。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道民忝为城主/而损威延寇/其为愧恧/亦已深矣/委镇奔逃/实无颜复奉朝廷/期与此城共其存没/张长史言不可异也

B. 道民忝为城主/而损威延寇/其为愧恧/亦已深矣/委镇奔逃实无颜/复奉朝廷/期与此城共其存没/张长史言不可异也

C. 道民忝为/城主而损威延寇/其为愧恧/亦已深矣/委镇奔逃/实无颜复奉朝廷/期与此城共其存没/张长史言不可异也

D. 道民忝为城主/而损威延寇/其为愧恧/亦已深矣/委镇奔逃/实无颜复奉/朝廷期与此城共其存没/张长史言不可异也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主簿,古代官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

B. 总统,军队的统帅,古代指统率武装力量的主帅;近代其意义变成了国家元首。

C. 下官,下属官吏,汉代郡国自行征召属吏,属吏对长于自己的官及国主自称臣。

D. 孝建,南朝宋孝武皇帝刘骏的年号。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多为两个字。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畅有情有义,竭诚以待知音。他起家于太守徐佩之的主簿,徐佩之被诛杀,他骑马飞驰前去吊唁,身穿孝服竭尽哀悼,受到谈论者的赞赏。

B. 张畅护爱家人,具有长者风范。他的弟弟张牧曾被疯狗咬伤,医生说要吃蛤蟆肉治疗,张牧不敢吃,张畅就先尝了一下;张牧吃后,伤口痊愈。

C. 张畅审时度势,决策正确果断,他与宋世祖镇守彭城时,面对太尉刘义恭临阵撤离的打算,他直陈撤离之弊,旗帜鲜明地表示坚守城池的决心。

D. 张畅屡有正议,得到太祖赏识。张畅多次提出正确的建议,传到宋太祖耳中,每每得到宋太祖的认可与褒奖,并于孝建二年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义恭去意已判,唯二议未决,更集群僚谋之。

(2)若一旦动脚,则各自散走,欲至所在,何由可得!

下载Word版试题
《宋书·张畅传·卷五十九》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    2. B    3. D   

4. (1)义恭撤离彭城的想法已明确,只是不知该用哪一个建议,就再次召集众幕僚商讨此事。(2)如果一旦改变主意打开城门,那百姓一定会各自逃散,想要去到目的地,怎么可能呢?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题中,“道民”是世祖的小名,在句中作主语,“为”是动词,作谓语,“城主”是名词,作宾语,故在“主”的断开,排除C项;“奉朝廷”构成动宾结构,不能断开,另“期”是期待,想要的意思,是道民期待与城共存亡,不是朝廷,应在“朝廷”后断开,故排除D;“实”,实在之意,和后面的“无颜”构成状语,修饰“奉”,句意联系紧密,因此在“实”之前要断开,故排除B。

故选A。

【2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总统,军队的统帅,古代指统率武装力量的主帅”说法不当,“总统”一词,出自《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不难看出,本文里的“总统”是个动词,表示“总揽,总管”之意。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每每得到宋太祖的认可与褒奖”说法错误,原文“太祖闻畅屡有正议,甚嘉之”,意思是太祖听说张畅屡次提出正确的建议,非常赞许他。并不是每每得到认可与褒奖。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中,“判”,明确;“唯”,只,只是;“更”,再次;“谋”,商讨。全句译为:义恭撤离彭城的想法已明确,只是不知该用哪一个建议,就再次召集众幕僚商讨此事。(2)中,“若”,如果;“动脚”,改变主意打开城门;“所在”,所字结构,目的地;“何由”,怎么。全句译为:如果一旦改变主意打开城门,那百姓一定会各自逃散,想要去到目的地,怎么可能呢?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张畅字少微,是吴郡人。是吴兴太守张邵兄长的儿子。张畅少年时候与堂兄张敷、张演、张敬齐名,是后辈中的杰出人才。最初开始做官时担任太守徐佩之的主簿,徐佩之被处死,张畅便骑马前去奔丧,穿上丧服极尽哀伤,被当时谈论的人称赞。他的弟弟张牧曾经被疯狗咬伤,医生说吃蛤蟆可以治好,张牧认为这件事很难做到。张畅笑着先尝了些,张牧因此才吃,伤口也就痊愈了。孝武帝镇守彭城,张畅任安北长史、沛郡太守。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征,太尉江夏王义恭统领各路军队镇守彭城、泗水。当时拓跋焘亲率大队人马到达萧城,敌人离彭城几十里。彭城兵力虽然很多,而军队粮食不足,刘义恭想放弃彭城南归,商议了一整天也没有拿定主意。当时历城兵少粮多,安北中兵参军沈庆之的意见想用军车营组成函箱阵,精锐部队在外翼配合,保护二王和妃嫔家眷直奔历城,分出部分城中的兵配合护军将军萧思话留守。太尉长史何勖不同意,他想全部人马都奔向郁州,从海路回京城。义恭撤离彭城的想法已明确,只是不知该用哪一个建议,就再次召集众幕僚商讨此事。大家都恐慌得很,拿不出别的不同建议。张畅说:“如果有可能撤退到历城、郁州,我怎敢不赞成?现在城内粮食匮乏,百姓无心固守,只是因为城门紧锁,戒备森严,逃不了罢了。如果一旦改变主意打开城门,那百姓一定会各自逃散,想要去到目的地,怎么可能呢?现在军中粮食虽少,但还没有到吃光的地步,就是用尽了到时可再作各种打算,哪有舍弃万分安全的计划而投向危险死亡之境的道理!如果你一定要执行逃走的计划,下官就死在你的马前。”孝武帝听到了张畅的建议,对义恭说:“你既然是军队的统帅,是走是守我不敢干涉。我没有才能,作为一城之主,损失威严招来敌人,心中万分惭愧。弃城逃跑实在让我没有脸面面对朝廷。我愿与此城共存亡,不能不听从张畅的话。”张畅的话十分坚决,再加上世祖的赞成,义恭放弃了弃城逃跑的打算。太祖听说张畅屡次提出正确的建议,非常赞许他。孝建二年(455)他出任会稽太守。太明元年(457)死于任上,时年五十岁。谥号为宣子。

录入时间:2021-03-26 09: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