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项羽本纪》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项籍者,字羽。其季父项梁,项氏世世为楚将。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与籍避仇于吴中,秦始皇帝游会稽,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是年籍二十四。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欲使梁将兵反秦。梁召籍入,目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门下扰乱,籍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服。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其后,秦悉起兵击楚军,项梁死秦将章邯乃渡河击赵,大破之。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救赵。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救。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珠之。”当是时,诸将皆慑伏,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楚将士无不一以当十。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史记·项羽本纪》) 1.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 B. 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 C. 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 D. 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季父为最小的叔叔,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 B.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烹煮用的器物;也指传国的宝器,比喻帝业。“钟鸣鼎食”“力能扛鼎”中的“鼎”都指后者。 C. 裨,副的,也指古代祭祀时穿的次等礼服;神将指副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中的“皮匠”起初用词就是“裨将”。 D. 辕门,古代帝王巡狩的止宿处,以车为落,车辕相向以表示门;后指将帅的营门或官署的外门,文中指将帅的营门。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羽喜欢兵法,拥有远大志向。他不想用心学书、练剑,只想学习能敌万人的本事;当他看到秦始皇巡游时,发出可以取而代之的感叹。 B. 项羽胆识过人,使人害怕慑伏。他看到项梁暗示,斩杀郡守,乘乱杀死--百多人,郡府上下都深为恐惧;后成为副将,到下属各县去巡行。 C. 项羽心思缜密,具有政治谋略。他用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处死的借口斩杀宋义,使得将领们都畏服他,假装拥立他为上将军。 D. 项羽勇敢决绝,成就一世英名。他率领军队破釜沉舟,以一当十,交战多次,大破秦军,真正成为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归属于他。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2)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史记·项羽本纪》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A 2. B 3. C 4. (1)要说披着坚硬的盔甲拿着锋利的兵器打仗,我宋义比不上您;但坐在军帐中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 (2)如今上将军不体恤士卒,谋取私利,不是国家的臣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文言阅读与断句的能力。做好本题,要掌握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①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②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③ 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句意是:军中没有存粮,他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不率领部队渡河去从赵国取得粮食,跟赵合力攻秦,却说“利用秦军的疲惫”。“因赵食”与“引兵渡河”都受“不”的修饰,如果断开就影响句意,故“因赵食”前不能断开,排除CD;“曰”后是转述的内容,故“曰”后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B项,“钟鸣鼎食”“力能扛鼎”中的“鼎”均指前者。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C项,“假装拥立他为上将军”错误,原文是“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为直译;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 (1)被坚,披着坚硬的盔甲;执锐,拿着锋利的兵器;运策,运筹决策。 (2)恤,体恤;徇其私,谋取私利;社稷,国家。 【点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根据文意断句。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④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参考译文: 项籍字羽,他的叔父是项梁,项家世代都做楚将。项籍小的时候学习写字识字没有学成,就不学了;又学习剑术,也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写字,能够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剑术也只能抵抗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习能抵抗万人的本事。”于是项梁就教项籍兵法,项籍非常高兴,大概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学完。项梁和项籍为了躲避仇人逃到吴中郡,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时,项梁和项籍一同去观看。项籍说:“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要满门抄斩的!”项梁因此而认为项籍很不一般,这年项籍24岁。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举鼎,才气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很惧怕他了。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想要让项梁统领军队反秦。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给项籍使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斩下了郡守的头。郡守的部下一片混乱,项籍杀了近百人,整个郡府上下都深为恐惧并降服。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巡行下属各县。后来,秦朝发动了全部兵力攻击楚军,项梁战死。秦将章邯于是渡河攻打赵国,大获全胜。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封鲁公,担任次将,援救赵国。军队进发抵达安阳,停留四十六天不前进。项羽说:“我听说秦军把赵王包围在钜鹿城内,我们应该赶快率兵渡过黄河,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一定可以打垮秦军。”宋义说:“并非如此,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军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攻下秦军。所以不如先让秦、赵两方相斗。要说披着坚硬的盔甲拿着锋利的兵器打仗,我宋义比不上您;但坐在军帐中运筹决策,您比不上我宋义。”于是派他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亲自送他到无盐,置备酒筵大会宾客。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雨,士卒又冷又饿。项羽说:“我们将齐心合力攻打秦军,他却久久停留不前进。如今正赶上荒年百姓贫困,将士们吃的是芋艿掺豆子。军中没有存粮,他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不率领部队渡河去从赵国取得粮食,跟赵合力攻秦,却说‘利用秦军的疲惫’。凭着秦国那样强大去攻打刚刚建起的赵国,那形势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赵国被攻占,秦国就更加强大,哪谈得上利用秦国的疲惫!如今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谋取私利,这不是国家的臣子!”项羽早晨去参见上将军宋义,就在军帐中斩下了宋义的头,出来向军中发令说:“宋义和齐国同谋反楚,楚王密令我处死他。”这时候,将领们都畏惧伏地,于是大家一起拥立项羽为代理上将军。楚怀王于是让项羽作了上将军。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部队与秦军遭遇,交战多次,阻断了秦军所筑甬道,楚军将士无不以一当十。打败秦军以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当他们进入军门时,一个个都跪着用膝盖向前走,没有谁敢抬头仰视。项羽自此成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 |
|
录入时间:2021-03-27 09:2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