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隋书·苏威字无畏·列传第六》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威字无畏,京兆武功人也。威少有至性,五岁丧父,哀毁有若成人。周太祖时,袭爵美阳县公,仕郡功曹。大冢宰宇文护见而礼之,以其女妻焉。见护专权,恐祸及己,逃入山中,为叔父所逼,卒不获免。然威每屏居山寺,以讯读为娱。未几,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有从父妹者,适河南元雄。雄先与突厥有隙,突厥入朝,请雄及其妻子,将甘心焉。周遂遣之。威曰:“夷人眛利,可以赂动。”遂标卖田宅,罄家所有以赎雄。论者义之。

高祖为丞相,高颖屡言其贤,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与语大悦。居月余,威闻禅代之议,遁归田里。高颍请追之,高祖曰:“此不欲预吾事,且置之。”及受禅,征拜太子少保。俄兼纳言、民部尚书。威上表陈让,诏曰: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威乃止。

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之法,颇称为重。既而叹曰:“今所为者,正如张弓,非平世法也。后之君子,谁能弛乎?威闻其言,每以为己任。至是,奏减赋役,务从轻典,上悉从之。渐见亲重,与高颖参掌朝政。威见宫中以银为幔钩,因盛陈节俭之美以谕上。上为之改容,雕饰旧物,悉命除毁。上尝怒将杀一人,威入閤进谏,不纳。上怒甚,将自出斩之,威当上前不去。上避之而出,威又遮止。上拂衣而入。良久,乃召威谢曰:“公能若是,吾无忧矣。”寻复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本官悉如故。

治书侍御史梁毗以威领五职,安繁恋剧,无举贤自代之心,抗表劾威。上曰:“苏威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顾谓威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因谓朝臣曰:“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杨素才辩无双.至若斟酌古今,助我宣化,非威之匹也。”其见重如此。

时高颍与威同心协赞政刑大小无不筹之故革运数年天下称治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踳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世以为能。开皇九年,拜尚书右仆射。以母忧去职,柴毁骨立。未几,起令视事,固辞,优诏不许。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六》,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高颍与威同心协赞/政刑大小/无不筹之/故革运数年/天下称治/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踳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

B. 时高颍与威同心/协赞政刑/大小无不筹之/故革运数年/天下称治/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踳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

C. 时高颍与威同心协赞/政刑大小/无不筹之/故革运数年/天下称治/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踳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

D. 时高颍与威同心/协赞政刑/大小无不筹之/故革运数年/天下称治/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踳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使持节”的意思是持有“旌节”,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权力次于它的还有持节、假节。

B. 突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继匈奴、鲜卑、柔然之后活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

C. 宋朝以前,京兆尹是掌管现在西安及附近地区的官职,西汉时相当于首都市长。隋唐时则是京兆郡的长官。

D. 尚书仆射是尚书省的副职。在尚书令成为虚职之后,尚书仆射就是尚书省实际上的长官。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威为人至诚,孝顺父母。在父母先后去世的时候,他都悲痛欲绝,甚至在为母守孝时一度拒绝朝廷的起用。

B. 苏威处世谨慎,善于自保。北周朝时,他几次退避隐居,不想卷入激烈的政治斗争。隋文帝也理解他的不合作。

C. 苏威忠诚正直,敢于力谏。隋文帝在盛怒之下杀人,他坚决阻拦,两次挡住皇帝的路。他的做法最终得到皇帝的认可。

D. 苏威才干超群,深受器重。他身兼多个官职,皇帝不但否决了梁毗的质疑,而且认为他的全能连杨素都远远比不上。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以公有兼人之才,无辞多务也。

(2)苏威不值我,无以措其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

下载Word版试题
《隋书·苏威字无畏·列传第六》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B    3. D   

4. (1)大船要运载重,骏马要跑远方。因为你有过人的才干,不要推辞多做事了。(2)苏威(如果)没有遇到我,没有办法实施他的意见,我(如果)没有得到苏威,能依靠谁推行我的政策?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

划线句的翻译是:当时,高颍和苏威同心协力辅佐(隋文帝),政令和刑罚无论大小,没有不(经由他们)筹划的。因此,改朝换代几年后,天下人都称颂太平盛世。隋朝建国在战争之后,法令和规章错乱驳杂,皇帝命令朝臣修改旧有法令,制订一代通行的法典。“同心”修饰“协赞”,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为”,是动词“制订”,“一代”修饰“通典”,共同作“为”的宾语,故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B。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B项,“活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错误,突厥活跃的地区为中国西北和北部草原地区。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D项,“认为他的全能连杨素都远远比不上”有误。隋文帝认为,杨素的才智和口才天下无双,而在参照古今吸取总结经验教训、帮助皇帝教化百姓方面比不上苏威。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远驰,跑远方;以,因为;兼人,过人;辞,推辞。(2)值,遇到;措,实施;行其道,推行我的政策。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苏威字无畏,是京兆武威人。苏威年少时有极其孝顺的品性,五岁时父亲去世,他和成年人一样悲痛欲绝。(北)周太祖时,他继承了美阳县公的爵位,出仕为郡功曹。大冢宰宇文护见到他之后,对他以礼相待,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苏威)见到宇文护专权跋扈,担心灾祸牵连到自己,(于是)逃跑到深山里,却被叔父逼迫,最终还是不能免于为官。然而苏威常常隐居到山寺里,以读书为乐。没过多久,苏威被授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的官职。苏威有一个堂妹,嫁给河南的元雄。元雄从前和突厥有嫌隙,突厥入朝,但请求(获得)元雄和他的妻子儿女,(如果这样他们才)将会满意。(北)周(朝廷)于是把元雄一家送了过去。苏威说:“野蛮人贪财,可以用贿赂来打动他们,(让他们改变主意)。”于是他公开出售田地和住宅,倾家荡产来赎回了元雄(一家)。议论这件事的人都认为他很仁义。

高祖担任(北周)丞相,高颍屡次(对他)说起苏威的贤能,高祖也一向器重他的名声,(就)召见了他。等待(苏威)到来,(高祖)与他谈话,非常高兴。过了一个多月,苏威听说了(高祖将要)通过受禅接替帝位的主张,(于是)归隐田园。高颍请求追回他,高祖说:“这是(他)不想参与我的计划,暂且放在一边吧。”等到(高祖)受禅,(苏威)被征召,拜为太子少保。不久以后,(他又)兼任纳言和民部尚书。苏威上表陈辞谦让,(皇帝)下诏说:“大船要运载重,骏马要跑远方。因为你有过人的才干,不要推辞多做事了。”苏威这才停止(推辞)。

当初,苏威的父亲在西魏(做官),因为国家用度不足,制定征税的办法。(这些办法在当时)被人们认为太沉重。不久以后,(他)叹息说:“现在所做的事,就像拉弓一样,不是和平时代的法则啊。后代的君子,谁能放松弓弦呢?苏威听到这话,(就)常常以(实现父亲的意愿)为己任。(因此)到了这时候,上奏减轻赋税和劳役。致力于推行简约从宽的制度,皇帝全部采纳了他的意见。(苏威)渐渐被皇帝亲近器重,(他)和高颍(共同)参与执掌朝政。苏威见到官中用银制作挂帷幔的钩子,就极力陈述节俭的美德来告诫皇帝。皇帝为此改变了神色,(对于)旧有的雕琢文饰的器物,全都下令清除销毁。皇帝曾经(因为)愤怒打算杀一个人,苏威进门劝谏,皇帝不听从。皇帝非常生气,想要亲自出去斩杀那个人,苏威挡住皇帝前进,不肯离开。皇帝躲开他出门,苏威又拦住他(遮:拦住)不让他过去。皇帝甩袖而去,回到殿中。过了很久,(皇帝)这才召见苏威,道歉说:“您能像这样(劝谏我),我没有什么忧虑了。”不久,(苏威)又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先的官职都保持不变。

治书侍御史梁毗认为苏威兼领五个职位,贪恋繁多的权势,没有举荐贤能代替自己的心思,上表弹劾苏威。皇帝说:“苏威从早到晚孜孜不倦,胸怀远大的志向,在举贤任能方面有缺点,为什么要这么急迫(地要求他)呢?”(然后他)回头对苏威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于是,(皇帝)对群臣说:“苏威(如果)没有遇到我,没有办法施行他的意见;我(如果)没有得到苏威,能依靠谁推行我的政策?杨素的才智和口才天下无双,至于参照古今,帮助我教化百姓,他无法和苏威相比。”他(苏威)就是如此被(皇帝)器重。

当时,高颍和苏威同心协力辅佐(隋文帝),政令和刑罚无论大小,没有不(经由他们)筹划的。因此,改朝换代几年后,天下人都称颂太平盛世。隋朝建国在战争之后,法令和规章错乱驳杂,皇帝命令朝臣修改旧有法令,制订一代通行的法典。律令的格式大多是苏威所拟定的,世人认为(苏威)很有才能。开皇九年,(苏威)被授予尚书右仆射。(苏威)因为给母亲守孝而离职,悲伤过度而消瘦憔悴。没过多久,(他)被命令起复办公,(他)坚决推辞,(皇 帝)特别下诏书嘉奖安抚,不允许他推辞。

录入时间:2021-03-27 09: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