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王彬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彬字世儒。少称雅正,弱冠,不就州郡之命。光禄大夫傅祗辟为掾。后与兄廙俱渡江,为扬州刺吏刘机建武长史。元帝引为镇东贼曹参军,转典兵参军。豫讨华轶功,封都亭侯。愍帝召为尚书郎,以道险不就。迁建安太守,徒义兴内史,未之职,转军谘祭酒。中兴建,稍迁侍中。从兄敦举兵入石头,帝使彬劳之。会周颐遇害,彬素与颐善,先往哭颐,甚恸。既而见敦,敦怪其有惨容,而问其所以。彬曰:“向哭伯仁,情未能已。”敦怒曰:“伯仁自致刑戮,且凡人遇汝,复何为者哉!”彬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敦大怒,厉声曰:“尔狂悖乃可至此,为吾不能杀汝邪!”时王导在坐,为之惧,劝彬起谢。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后敦议举兵向京师,彬谏甚苦。敦变色目左右,将收彬,彬正色曰:“君昔岁害兄,今又杀弟邪?”先是,彬从兄豫章太守棱为敦所害,敦以彬亲故容忍之。俄而以彬为豫章太守,迁前将军,江州刺史。及敦死,王含欲投王舒,王应劝含投彬。含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睹衰厄,必兴愍恻。荆州守文,岂能意外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沈含父子于江。彬闻应来,密具船以待之。既不至,深以为恨。敦平,有司奏彬及兄子安成太守籍之,并是敦亲,皆除名。诏曰:“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乃原之。卒官,年五十九。 (节选自《晋书·王彬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B. 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C. 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D 彬曰/有脚疾已来/见天子尚欲不拜/何跪之有/此复何所谢/敦曰/脚痛孰若颈痛/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内史,西周时开始设置,又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从先秦开始内史,其主要任务是掌管法令、拟定文书,协助国君策命诸侯及卿大夫,并负责爵禄的废置。 B. 中兴,皇帝年号。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与“岁在癸丑”“乾隆三十九年”纪年方式一致。 C. 从兄的“从”,指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从父是伯父、叔父的通称;从兄,比自己年长的伯叔之子。 D. 除名,指除去名籍,取消原有身份;是指中国封建时代对官吏犯罪的一种处罚方法,即开除官籍;现也用于作为组织内部剔除某成员这一行为的描述。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彬不汲汲于权位。先是不接受州郡的任命,与兄廙一起渡江后,面对愍帝征召,他以道路险阻为由没有就任。 B. 王彬为人正直,不为强权所动。当听说周颐被害后,主动前往吊唁,非常悲伤。当王敦怒斥他时,他敢于当面为忠良说话。 C. 王彬对国忠诚,敢于抗言直谏。当王敦商议向京都进兵时,他苦苦劝谏。当王敦变了脸色,要把他抓起来时,他依然不为所动。 D. 王彬能够得到族人信任。他听说王应等人要来投奔自己,就秘密地准备了船等候。后来他们没有来,王彬感到十分痛恨。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敦怒曰:“伯仁自致刑戮,且凡人遇汝,复何为者哉! (2)司徒导以大义灭亲,其后虽或有违,犹将百世宥之,况彬等公之近亲。 5. 王应为何劝王含投奔王彬而不是王舒?请简要说明!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晋书·王彬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B 3. D 4. (1)王敦生气说:“伯仁自己招致处死,而且像一般人那样对待你,你这又是为什么!” (2)司徒王导大义灭亲,他的后人即使犯有过失,还要宽恕百代,何况王彬等是他的近亲呢。 5. ①王彬在王敦强盛时,能持不同意见,一般人比不上。②王彬目睹过衰败困苦,会对他们心怀怜惘恻隐之心,③王舒墨守成规,做事不会超越常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划线句子中,“何跪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不宜断开,排除A项和C项;“彬意气自若殊无惧容”,这句话的意思是“王彬神情自如,毫无惧色”,“意气自若”句意完整,“殊”是表程度,修饰“无惧容”,所以“殊无惧容”不宜断开,排除D项。 译文:王彬说:“自从有脚病以来,见了天子还不想拜,现在怎能下跪?这又有什么可谢罪的?”王敦说:“脚痛哪比得上脖子痛?”王彬神情自如,毫无惧色。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与‘岁在癸丑’‘乾隆三十九年’纪年方式一致”错误,癸丑是干支纪年,出自《兰亭集序》;乾隆是帝王年号纪年,出自姚鼐《登泰山记》。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D项,“王彬感到十分痛恨”分析错误,原文“深以为恨”中的“恨”是“遗憾”的意思,而不是“痛恨”。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赋分点: (1)“致”,招致;“遇”,对待;“何为”,为什么。 (2)“以”,凭借;“其后”,他的后人;“虽”,即使;“有违”,有过失;“宥”,宽恕。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此题,首先会翻译文本,然后还需要结合问题寻找信息源提取文中信息,并筛选整合,整理答案。 依据原文“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同异,此非常人所及”可知,王彬在王敦强盛时,能持不同意见,一般人比不上,这是投奔王彬的原因之一;依据原文“睹衰厄,必兴愍恻”可知,王彬目睹过衰败困苦,会对他们心怀怜惘恻隐之心,这是投奔王彬的原因之二;依据原文“荆州守文,岂能意外行事”可知,王舒墨守成规,做事不会超越常规,这也是不选择投奔王舒的原因。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译文: 王彬字世儒,从小就以品行端正著称,二十岁时,不接受州郡的任命。后来与其兄王廙一起渡江,任扬州刺史刘机的建武长史。元帝召他为镇东贼曹参军,转任典兵参军。参预征讨华轶有功,封都亭侯。愍帝召他为尚书郎,以道路险阻没有就任。升任建安太守,调任义兴内史,没有就职,转任军谘祭酒。东晋建立(中兴)后,逐渐升任侍中。堂兄王敦举兵进入石头城,皇帝派王彬去慰劳。正碰上周顗遇害,王彬向来与周顗友好,就先去哭周顗,非常悲痛。然后去见王敦,王敦奇怪他面有悲容,就问他为什么。王彬说:“刚刚去吊唁伯仁,感情还没有平复。”王敦生气说:“伯仁自己招致处死,而且像一般人那样对待你,你这又是为什么!”王彬生气地数落王敦说:“兄长起兵造反,杀戮忠良,图谋不轨,灾祸殃及家族。”言辞慷慨激昂,声泪俱下。王敦大怒,厉声说:“你狂妄悖乱到这种地步,以为我不能杀你吗?”当时王导也在座,很为他担心,劝他起身谢罪。王彬说:“自从有脚病以来,见了天子还不想拜,现在怎能下跪!这又有什么可谢罪的!”王敦说:“脚痛哪比得上脖子痛?”王彬神情自如,毫无惧色。 后来王敦商议向京都进兵,王彬苦苦劝谏。王敦变了脸色,示意左右把他抓起来,他严肃地说:“君往年杀死兄长,现在又要杀害弟弟吗?”在此之前,王彬堂兄豫章太守王棱被王敦杀害,王敦因王彬是亲戚旧故所以容忍了他。等到王敦死后,王含想投奔王舒,王应劝王含投奔王彬。王含说:“大将军平常和王江州关系怎么样,你还想投奔他?”王应说:“这就是应该去投奔他的原因。王江州在别人强盛的时候,敢于表明不同的看法,这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他目睹过衰败困苦,必定产生怜悯恻隐之心。而王荆州墨守成规,岂能超越常规行事!”王含不听,于是一起去投奔王舒,王舒果然把王含父子投入江中。王彬听说王应要来投奔,秘密地准备了船等候。后来他们没有来,感到十分遗憾。王敦之乱平定后,有关部门上奏说王彬和兄弟之子安成太守王籍之是王敦的亲戚,都应除名籍。下诏说:“司徒王导大义灭亲,他的后人即使犯有过失,还要宽恕百代,何况王彬等是他的近亲呢。”就宽恕了他们。在任上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
|
录入时间:2021-03-29 09:0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