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杜景俭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 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 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B. 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C. 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D. 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出”是京城至地方做官,与后文“入为司宾主簿”中的“入”相对。 B. “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一般用“孟、仲、季”来表示。 C.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皆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 D. “赠”指古代朝廷对已死的功臣本人追封官爵,一般追封官职都比他生前的官职高。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非益州司马。为此,益州的百姓属吏专门编了顺门溜,称赞杜景俭的心意与上天(天子)相通,料事如神。 B. “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从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徐二人的方式与来侯二人的方式不同。 C. 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询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皇帝施政“有亏礼典”,上天发出的预警。 D. 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漏泄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俭被贬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2)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旧唐书•杜景俭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D 3. A 4. ①再加上臣等虽列名宰辅,本应依据天理来理顺万物,却理而不能顺,这是臣的罪过。 ②杜景俭认为他们都是被形势所迫,并非出于本心,请求予以全部宽恕。武则天最后听从了杜景俭的意见。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本题中,“为此州司马”是“受命”的宾语,应是“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大意是您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排除AB;“数日之禄”作的是“藉”的宾语,要连在一起,排除D。 这段话翻译为:您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司还未接到命令。何必为了这数日之俸禄,连九重之圣旨也等不得,这样慌忙火急地上任,不太过于心急了吗?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D项,“‘赠’指古代朝廷对已死的功臣本人追封官爵,一般追封官职都比他生前的官职高”表述有误。赠: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A项,“益州的百姓属吏专门编了顺门溜,称赞杜景俭的心意与上天(天子)相通,料事如神” 分析有误,原文中杜景俭所言是为劝说房嗣业不要急于立威,而非真的预料到房嗣业最后不能当上益州司马。百姓属吏编顺口溜主要是为了赞美杜景俭折了房嗣业的威风,为自己出了一口气。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忝”,有愧于,常用作谦辞;“理物”,理顺万物;“不和”,不能顺。 第二句得分点:“以为”,认为;“驱逼”,被形势所迫;“悉”,全部;“原”,宽恕;“竟”,最后,最终。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少年时应试中明经科,多次提拔升迁,被任殿中侍御史。出朝任益州录事参军。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被调任益州司马,任职的诏书未到,房嗣业就要处理政事,又鞭打下属官吏,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风,杜景俭对他说:“您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司还未接到命令。为什么为了(贪念,凭借)这数日之禄,连九重之旨也等不得,就慌忙火急地视事,这不太过于心急了吗?”房嗣业更加恼怒,杜景俭又说:“公现在凭咫尺之制书,真伪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你真假呢?扬州之祸,不是这样招致的吗!”说完喝斥左右散去,房嗣业羞愧不已只好作罢。不久,又有命令房嗣业任荆州司马,最终没有遂了他的心愿。益州的百姓僚吏为这件事赞杜景俭说:“录事的心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杜景俭由此渐渐知名。 天授年中(691),杜景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处理案件,当时人们传扬说:“遇徐、杜必生,遇来、侯必死。”他又迁任洛州司马,不久又调任凤阁侍郎,行宰相职权。武则天曾因秋季院内长出梨花一枝而问宰臣:“这是什么吉祥之兆?”诸宰臣答道:“陛下的恩德连草木都得到了(遍及草木),所以能够使梨树在秋天再度开花,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路边的苇草,也不能超过您啊。”杜景俭独说:“按《洪范五行传》的观点:‘阴阳不能混乱,违反了就会有灾。’《春秋》也讲:‘冬无过甚的阳气,夏无过甚的阴气,春天无凄风,秋天无苦雨。’今已到了秋天,草木落,但是忽然生出此花,混乱阴阳。臣考虑陛下布政施令,是否有亏于礼典;而且我们这些人愧居于名臣之列,本应帮助皇上依据天理来治理万物,却不能治理得和谐,这是臣子们的罪过啊。”于是行再拜礼谢罪,武则天道:“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年(694),杜景俭被凤阁侍郎周允元检举说他是李昭德的党羽,降职调秦州刺史。后又任司刑卿。圣历二年(699),又任内阁侍郎,行宰相职权。当时,契丹入侵,河北各州多攻陷。等到事已平定,河内王武懿宗将要判罪。杜景俭认为都是形势逼迫,非出本心,请全部予以宽宥。武则天竟听从了杜景俭的意见。一年多,杜景俭调任秋官尚书,因漏泄机密,贬到并州任长史。在途中病逝,追赠相州刺史。 |
|
录入时间:2021-03-30 09:1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