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劝学·荀子》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粤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著作郎李孝光数荐之府吏。冕詈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庭下,备奴使哉?”每居小楼上,客至,僮入报,命之登乃登。部使者行郡,坐马上求见,拒之去。去不百步,冕倚楼长啸,使者闻之惭。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曰:“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竟弃去,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

(宋濂《王冕传》)

(二)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粤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B.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粤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C.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粤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D.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粤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2.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曷:为什么

B. 夜潜出,坐佛膝上            潜:暗中

C. 恬若不见                    恬若: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

D. 声非加疾也                  疾:敏捷

3. 对于上面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冕勤奋苦读。王冕放牛时跑到学堂听学生读书,还在僧寺里点着长明灯读书到天亮。

B. 王冕受到他人赏识。安阳韩性听闻王冕后认为他与众不同,收他为弟子。韩性去世以后,王冕对待门客的态度就像对待韩性一样。

C. 王冕有傲岸的个性。他多次考进士,但都落第了,他感叹道:“这是连小孩子都觉得耻辱而不愿做的事,我怎么可以沉迷其中呢? ” 于是放弃了求取功名。

D. 荀子在上面段落中运用比喻,论述了学习的作用,可以借助外物,弥补不足。

4. 翻译文言文

(1)七八岁时,父命牧牛垄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下载Word版试题
《劝学·荀子》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D    3. B   

4. (1)王冕在七八岁时,他的父亲要他在陇上放牛,他却偷偷地溜进学舍听学生们念书,听了就默默记住。

(2)假借舟和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能横渡江河。君子本性没有差异,只是善于假借外物。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划线句的翻译是: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他就把母亲迎接进入粤城供养,时间长了,母亲想念故乡而回故乡,他买了头白牛,驾着母亲的车,自己则穿戴着旧衣服帽子跟在车后。乡间的孩童争相观看讪笑,王冕也笑。“冕父已卒”结构完整,表意清楚,其后应断开,排除CD;“迎母入粤城就养”表意完整,“久之”是时间副词,常独立,应该断开,排除A;“随车后”是王冕的行为,“乡里小儿”换了主语,中间断开,排除AD。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本题中,D项,声非加疾也:声音没有变得洪亮。疾:快,速。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本题中,B项,“王冕对待门客的态度就像对待韩性一样”理解错误。原文是“门人事冕如事性”,“事”侍奉含义,该句应为“他的仆人像侍奉韩性一样地侍奉王冕”。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准确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语句要结合语境,将所翻译的句子放到语境中理解其大概的意思。翻译之前先确定句子中的重要的得分点,比如特殊句式、重点词语、词语的特殊用法等;然后再逐字落实;最后要对所翻译的句子加以润色,如调、删、补、换等。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中的重点词语有:(1)牧牛垄上,状语后置句,在陇上放牛;窃,偷偷地。(2)假,借助;水,游水;绝,横渡。生,通“性”,本性。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参考译文:

(一)王冕,诸暨县人。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让他到地里放牛,(他)却偷偷的到私塾去,听学生念书,听过之后,就默默的背诵。黄昏回去的时候,却忘了(带)他的牛(回来)。有一个农民牵着王冕的牛问是谁家的牛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非常生气地打了他,过后(他)还是这样。王冕母亲说:“儿子喜欢读书,为什么不任凭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王冕因此离开,去寺院居住。晚上偷偷出来,坐在佛像膝上,手执简策映着长明灯读书,书声琅琅直到天亮。佛像大多是土偶,狰狞凶恶,让人害怕。王冕是小孩,却平静得好像没看见。安阳韩性听说(这件事),对他感到惊异,就收(录取)他为弟子。王冕努力学习,于是成为当时的大儒。 韩性死后,他门下的人侍奉王冕像侍奉韩性一样。当时王冕的父亲已死,王冕就接来母亲到越城养老。久了,母亲就考虑还乡,王冕就买牛用车载着母亲,自己穿戴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后。乡里的小孩竟相围在道路旁笑他,王冕也笑。著作郎李孝光想把王冕推荐做府衙小吏,王冕骂道:“我有田可以耕,有书可以读,难道还愿意整天抱着文卷站在官府里,让人奴役吗?”他常住在小楼上,有客人来了,门童来报,他要客人爬上去,客人才可以上去。 有使者经过越城,在马上要求见他,他拒绝了。使者离开不到几百步,他倚在楼上长啸,令使者很惭愧。王冕多次考进士,但都落第了。他叹道:“这是小孩子都觉得羞愧的,我怎么可以沉溺于其中呢?”遂放弃了。他雇了艘船下东吴,过大江,进入淮,楚等地,游遍名山大川。有时遇到奇才侠客,谈及古时豪杰事迹,当即就一起喝酒,吟诗抒发慷慨悲愤之情,别人骂他是狂奴。

(二)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录入时间:2021-03-31 09: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