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红楼梦》第四十回·《红楼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鸳鸯笑道:“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李纨是个厚道人,听了不解。凤姐儿却知道说的是刘姥姥了,也笑说道:“咱们今儿就拿他取个笑儿。”二人便如此这般的商议。李纨笑劝道:“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鸳鸯笑道:“很不与你相干,有我呢。”

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有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敁敠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

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

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说的众人都笑起来。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着,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

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

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

贾母又说:“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象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

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那个伏手。”……

少时吃毕,贾母等都往探春卧室中去说闲话。这里收拾过残桌,又放了一桌。刘姥姥看着李纨与凤姐儿对坐着吃饭,叹道:“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凤姐儿忙笑道:“你别多心,才刚不过大家取乐儿。”一言未了,鸳鸯也进来笑道:“姥姥别恼,我给你老人家赔个不是。”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有删改)

【注】①篾片:旧时依附于富贵人家,为主子帮闲凑趣的人叫“篾片”,也叫“清客”。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鸳鸯和凤姐把刘姥姥当做“女篾片”来加以取笑,这表现了她们的尖酸刻薄、仗势欺人。

B. 李纨由不解到劝阻,鸳鸯则干脆利索地予以回应,不同的言行体现出人物的鲜明个性。

C. 凤姐“掂掇人位,按席摆下”,大家吃饭各自分桌而坐,这都体现了贾府的规矩和礼节。

D. “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那个伏手”,既说明刘姥姥对器具的不适,也凸显贾府的奢华。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情节发展以饭前、饭中、饭后为时间节点组成,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手法高超。

B. 作者重点运用了语言、动作等手法,塑造了刘姥姥这一鲜活生动颇具魅力的人物形象。

C.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姥姥”,这里的插叙对场景进行了补充描写。

D. 本段文字虽只选取了《红楼梦》中一个小片段,却表现出了作者语言质朴自然的风格。

3. 作者是如何描摹众人大笑的场景的?请简要分析。

4. 清代点评家涂瀛评价刘姥姥时说:“刘姥姥深观世务,历练人情,一切揣摩求合,思之至深。出其余技作游戏法……忽而痴人说梦……忽而嬉笑怒骂……无不动中窍要,会如人意。……视凤姐辈真儿戏也。”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红楼梦》第四十回·《红楼梦》》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    2. C   

3. ①运用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展示众人的个性差异:如史湘云的任性率真,林黛玉的身体娇弱,贾宝玉的倍受宠爱。②点面结合。作者注重重点刻画,将史湘云、林黛玉等主要人物的各自不同笑貌写得活灵活现;同时又注重群体塑造,在面上使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4. 刘姥姥是一位憨厚又不失睿智、质朴又精通世故人情的农村老妪形象。①刘姥姥任由凤姐、鸳鸯捉弄取笑却并不在意,而且十分配合,可见她忠厚又睿智的一面。②刘姥姥生活经验丰富,精通人情世故。她顺水推舟送人情,既迎合了凤姐她们哄老太太开心的想法,也博得了贾母的开心,有利于自己获得更多的好处。③表面看是凤姐等取笑憨厚没见过世面的刘姥姥,可实际上,是刘姥姥以自己的风趣戏耍着她们,刘姥姥才是真正的主角。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层次的概括,思想情感赏析、写作手法的评价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回到原文中去,结合上下文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A项,“表现了她们的尖酸刻薄、仗势欺人”说法错误,文本并没有表明这层意思,只是突出每个人不同性格特点。鸳鸯和凤姐取笑刘姥姥的目的是哄贾母开心,刘姥姥心知肚明,十分配合,说鸳鸯和凤姐“尖酸刻薄、仗势欺人”不当。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层次的概括,思想情感赏析、写作手法的评价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回到原文中去,结合上下文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C项,“这里的插叙”错误。“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是直接描述部分,为场面描写,不属于插叙。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技法的赏析能力。鉴赏此类题目,要从以下角度展开赏析:1、要营造氛围; 2、要点面结合以点为主。“点”, 一般是指场面的中心人物;“面”往往是围绕中心人物而活动的其他人物;3、要语言形象; 4、要渗透感情; 5、要表达主题;6、要凸现性格。本文出场人物众多,每个人物通过细致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展现出不同的性格。“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动作神态描写可看出凤姐的心思细密;“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 ‘心肝’”动作描写体现出宝玉的受宠,各个人物通过生动描写体现出不同的性格。出场人物众多,每个人都有典型性格,在注重群体塑造的同时,又有重点人物的刻画,例如宝玉、凤姐,以“点”为主,以“面”配合,这是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相得益彰,点与面同时具备,相互作用,才能使场面描写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的鉴赏能力。先理解题干中的要点,然后再结合文本来回答。刘姥姥在贾府既是被取笑的对象,同时也表现出了其深谙世事的一面,表面的憨厚与深层的睿智集于一身。作答时,要用具体的事例来加以分析。

当拿着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时刘姥姥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可看出她作为农村老妪的憨厚,未见世面;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说着,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逗得大家前仰后合,可以看出刘姥姥的风趣幽默;鸡蛋夹不起滚到地上被下人捡出去,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可看出她的质朴;最后鸳鸯赔不是的时候,刘姥姥笑道:“姑娘说那里话,咱们哄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可见刘姥姥不失睿智,精通世故人情,既迎合了凤姐她们哄老太太开心的想法,也博得了贾母的开心,有利于自己获得更多的好处。表面看是凤姐等取笑憨厚没见过世面的刘姥姥,可实际上,是刘姥姥以自己的风趣戏耍着她们,刘姥姥才是真正的主角。

【点睛】小说文本阅读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种常考样式。阅读文本时要紧紧围绕“三要素一主旨”进行圈点勾画。通过对标题、开头、结尾、意蕴深刻处以及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的圈点勾画,初步把握小说情节,初步认识人物形象,初步概括小说主题,为快速而准确地答题作准备。小说试题的命制往往围绕“三要素一主旨”进行,答题时要弄清各题考查的考点,然后根据考点所指向的小说三要素及主旨答题。

录入时间:2021-02-03 11: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