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论语·阳货》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 —《论语·阳货》

1. 《论语》中“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与《过秦论》中“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都提到了“仁”。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具体语境,谈谈二者的区别。

2. 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儒家思想核心“仁”的规范的一项是

①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④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⑤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A. ①⑤                B. ②③                C. ④⑥                D. ②④

下载Word版试题
《论语·阳货》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论语》中此处的“仁”,指为人处世的原则,是每个人的个人道德修养。 要结合语境分析。 《过秦论》中的“仁”,是以儒家思想“仁者,爱人”的基本内涵发展而来的“仁政”, 是专门对治国理政者提出的治国理念。要结合语境分析。   

2. A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段内容、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不可空发议论。《论语》中此处的“仁”,指为人处世的原则,是每个人的个人道德修养。“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这些确实都是人类的美德,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能够具备这些自然好,但是不是全部。比如一个人诚信,自然会比不诚信的人优先受到任用,但是诚信只问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仅仅做到诚信还是远远不能满足被任用的要求的,被任用的主要因素还是要有才能。《过秦论》中“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的意思是,在劳苦的人民那里容易推行仁政。是以儒家思想“仁者,爱人”的基本内涵发展而来的“仁政”,是专门对治国理政者提出的治国理念。仁政是一种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代表孟子从孔子的“仁学”继承发展而来。是孟子学说中的“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等政治理想之一。“仁政”这种儒家思想在它诞生之后的很多个朝代中都作为统治者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宣扬“民贵君轻”,“人性本善”理论。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A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思是“吃粗饭喝清水,弯起胳膊当枕头,快乐就在其中了”。这是是安贫乐道。“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意思是“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这是僭越礼仪的危害。不属于儒家思想核心“仁”的规范。

故选A。

【点睛】关于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参考译文: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来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自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 — —《论语·阳货》

录入时间:2021-04-04 09: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