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管子·国蓄》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有十年之蓄,而民不足于食,皆以其技能望君之禄也;君有山海之金,而民不足于用,是皆以其事业交接于君上也。故人君挟其食,守其用,据有余而制不足,故民无不累于上也。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

凡将为国,不通于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不能调通民利,不可以语制为大治。是故万乘之国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有千金之贾,然者何也?国多失利,则臣不尽其忠,士不尽其死矣。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然而人君不能治,故使蓄贾游市,乘民之不给,百倍其本。分地若一,强者能守;分财若一,智者能收。智者有什倍人之功,愚者有不赓本之事。然而人君不能调,故民有相百倍之生也

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且君引錣量用,耕田发草,上得其数矣。民人所食,人有若干步亩之数矣。然而民有饥饿不食者,何也?谷有所藏也。人君铸钱立币,民庶之通施也,人有若干百千之数矣。然而人事不及、用不足者,何也?利有所并藏也。然则人君非能散积聚,钧羡不足,分并财利,而调民事也,则君虽强本趣耕,而日为铸币而无已,乃今使民下相役耳,恶能以为治乎?

凡轻重之大利,以重射轻,以贱泄贵。万物之满虚,随时准平而不变,衡绝则重见。人君知其然,故守之以准平,使万室之都必有万钟之藏,藏镪千万;使千室之都必有千钟之藏,藏镪百万。春以奉耕,夏以奉耘。耒耜械器,钟饷粮食,毕取赡于君。故大贾蓄家不得豪夺吾民矣。然则何?以养其本谨也。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是故民无废事而国无失利也。

(取材于《管子·国蓄》)

注释:①累:依附,攀附。②赓:抵偿;补偿。③钧羡:平均盈余。④趣:督促。⑤镪,钱币。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故人君挟其食           挟:挟制

B. 岁有凶穰               穰:丰收

C. 谷有所藏也             藏:囤积

D. 恶能以为治乎?         恶:罪恶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故民无不累于上也               毕取赡于君

B. 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命       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

C. 然则人君非能散积聚             则君虽强本趣耕

D. 法令之不行                     凡轻重之大利

3.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据有余而制不足:占据国家的盈余控制民间的不足

B. 不可为笼以守民:不能组织经济之“笼”来爱护民间

C. 乘民之不给,百倍其本:利用百姓的困难,牟取百倍的厚利

D. 以重射轻:用较高价格购取廉价的商品

4.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然而人君不能调,故民有相百倍之生也。

②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

5. 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管子的粮食储备调节思想。

下载Word版试题
《管子·国蓄》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C    3. B   

4. ①然而君主不能及时调剂,所以民间财产就会出现百倍的差距。

②春耕时放贷于民用来敛收丝绸,夏锄时发放贷款用来收购秋粮。   

5. 答案示例:管子积极倡导粮食储备调节,强调国家掌握粮食市场主导权,大力宣扬粮食储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君主要通晓轻重之术,缩小贫富差距;君主要善于调剂余缺,分散兼并的财利;注重以合理价格购销储备粮,要求建立高效灵敏的储备粮购销机制;要加强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生需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含义,同时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含义。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

D项,恶,怎么;“恶能以为治乎”译为:怎么能算得上国家得治呢?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需熟练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注意有些虚词有时也用作实词。最重要的是加强课内外阅读,培养在语境中推断的能力。

A项,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介词,从。

B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

C项,均为连词,那么、就。

D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自己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

B项,守,防守民间;“不可为笼以守民”译为:不能组织经济之“笼”来防守民间。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调,调剂;故,因此;相,物体的外观,引申为差距。

译为:然而君主不能及时调剂,所以民间财产就会出现百倍的差距。

第二句得分点:赋,放贷;以,用来;敛,敛收;贷,发放贷款。

译为:春耕时放贷于民用来敛收丝绸,夏锄时发放贷款用来收购秋粮。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

依据“人君挟其食,守其用,据有余而制不足,故民无不累于上也”以及“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可知管子积极倡导粮食储备调节,强调国家掌握粮食市场主导权,同时也大力宣扬粮食储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据“凡将为国,不通于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不能调通民利,不可以语制为大治”,可知管子强调君主要通晓轻重之术,缩小贫富差距;依据“然则人君非能散积聚,钧羡不足,分并财利,而调民事也”,可知管子强调君主要善于调剂余缺,分散兼并的财利;依据“凡轻重之大利,以重射轻,以贱泄贵。万物之满虚,随时准平而不变”,可知管子注重以合理价格购销储备粮,要求建立高效灵敏的储备粮购销机制;依据“春赋以敛缯帛,夏贷以收秋实”,可知管子强调要加强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要想翻译得通顺正确,平时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做题时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国家有十年的粮食储藏,而百姓的粮食还不够吃,百姓都用自己的技能期望君主的俸禄;国君有山海般的钱财,而百姓的资财还不充足,这样百姓都用自己的事业换取君主的金钱。所以国君挟制百姓的粮食,守住百姓的资财,占据国家的盈余控制民间的不足,所以百姓没有不依附君主的。五谷粮食,是百姓生命的主管;黄金货币,是百姓交易的工具。所以善于治国的君主掌握他们的交易工具来驾御主宰他们生命的粮食,因此民力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了。

凡是想要治理国家,不通晓轻重之术,就不能组织经济之“笼”来防守民间;不能够调剂疏通民间财利,就不能谈论管制经济来实现国家大治。所以一个万乘之国出现了万金的大商人,一个千乘之国出现了千金的大商人,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说明国家大量流失财利,那么臣子就不肯尽忠,战士也不肯效死了。年景有丰有歉,所以粮价有贵有贱;号令有缓有急,所以物价有高有低。然而君主不能及时治理,所以使得富商进出于市场,利用百姓的困难,牟取百倍的厚利。相同的土地,强者善于掌握;相同的财产,智者善于收罗。智者可以攫取十倍的高利,愚者连本钱都捞不回来。然而君主不能及时调剂,所以民间财产就会出现百倍的差距。

人太富了利禄就驱使不动,太穷了刑罚就威慑不住。法令不能贯彻,万民不能治理,是由于社会上贫富不均的缘故。而且君主经过计算度量,耕田垦地多少,本来是心中有数的。百姓口粮,也根据每人一定亩数的土地来计算。(统计一下产粮和存粮本来是够吃够用的)然而人民仍有挨饿吃不上饭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粮食被囤积起来了。君主铸造发行的货币,是民间的交易手段,这也算好了每人需要几百几千的数目。然而仍有人用费不足、钱不够用,这又是为什么呢?钱财被积聚起来了。这样那么一个君主如不能散开囤积,调剂余缺,分散兼并的财利,调节人民的用费,那么君主即使加强农业督促生产,而且每天在那里无休止地铸造货币,现在只是造成人民互相奴役而已,怎么能算得上国家得治呢?

轻重之术的巨大利益,就在于先用较高价格购取廉价的商品,然后再用较低价格销出这些高价的物资。各种物资的余缺,随季节注意调节则维持正常不变,失掉平衡那就价格飞涨了。君主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总是用平准措施来进行掌握,使拥有万户人口的都邑一定藏有万钟粮食,一干万贯的钱币;使拥有千户人口的都邑一定藏有千钟粮食,一百万贯的钱币。春天用来供应春耕,夏天用来供应夏锄。一切农具,种籽和粮食,都由国君供给。所以富商大贾就无法对百姓巧取豪夺了。那么为什么这样做呢?是因为君主严肃认真地发展农业。春耕时放贷于民用来敛收丝绸,夏锄时发放贷款用来收购秋粮,这样人民既不会荒废农业国家也不会流失财利了。

录入时间:2021-04-04 09: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