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坊目击记·张承志》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磨坊目击记 张承志 ①在那一年的目击,使得我患了沉重的心病。 ②黄河从一个拐弯处巡游而来,威风凛凛,磨坊就在拐弯下面的一个崖坎上。它的木轮巨扇插在浊黄的泥水里,喑哑地吱嘎响着,溅起浓褐的浪头和水雾。不知从哪里运来了一截千年老桧,把它凿成了磨轮的轴。嵌进大轴里的每根斜撑,像车轮的辐条,都是一棵笔直的松树。工匠为了不伤木头元气,刻意留下树皮枝杈,这木轮就随着水势,缓缓地、颂歌般地在半空转动,转动,缓慢沉重,无止无休,像一个图腾,如一个符咒。 ③我画得不好,但画轮廓不难。费力气的,是怎么对付那凶恶翻卷、滚滚泄下的黄河。速写强使我仔细察。我看见在水面上的木头,不论木造的磨坊或是矗立的磨扇,都被厚厚的水碱裹住,呈着湿漉漉的一种白绿或者黑黄。第一次,就在我的速写画完的那一天,咯轧转过的木轮上,突然断了一根条。它从大轴上剥离的时候,好像落下了一个烂果,也像滚沸的汤里,一根煮烂脱离的骨头。根本没有动静;它只是轻微地、呻吟般哼了一声,如今忆起是好比低沉的叹息,它先是悄悄地从高高天空上栽了下来,直到溅入水里,才轰然在浊浪上扬起爆炸般的声音。河面上一下站立起两道水墙,半是泥巴半是透明,冲腾的水雾久久不散,染黄了尖梢的树叶。顺流而下的三株巨木,正巧挡住几堆难画的浪花——我刷刷几笔,第一张速写于是画成。 ④第二次我带来的是油彩。可是磨坊已经毫无原木的本色,它在落日残辉之下,呈着一抹铁锈的斑驳。突兀一眼瞥去,磨坊如一个不祥的黑架子,准备好的土黄与赭石,都用不上了。 ⑤河水猛烈地冲撞着,咬住一般摇撼着半颓的磨扇。磨坊这一刻是一头绝望的骆驼,它死不躺倒,亡期还在以后。原木劈成的辐条般的放射线,只剩下斜斜的几根,左一根右一条勉强支撑着。那个缺牙断齿的巨大轮扇,这一回它不是一个圆,而是几块碎了的半扇,互不相干地嵌在千年老桧树凿成的大轴上。我呆傻地痴痴望着。这么画,究竟要画一个什么?已经没有浑圆磨轮、古朴木屋。对着峡口望去,几片庞大的扇面。宽窄不均,直插半空。每当被水流猛撞,就危险地一歪,接着就向前一裁,一歪,一倒,朝着水面跌倒移动。背后的天空是一派血红。油彩几下就涂抹出一个黑框子。它活像一座歪着一个劲地往一边倒的黑牢。我一发怒把它丢进了河里,盘算以后下力气重画。 ⑥最后一次去磨坊,是在去年的七月初。磨坊的风情,当然不止我一人留意。它已然被当“产品”推销,计划挤入全国旅游百强。火锅厅、小旅社盖了半山沟,红漆在峭壁上刷着大标语,到处是“最后的磨坊”的广告,甚至有一处写的是“磨坊之死”。 ⑦在这个月份,河床里突然涌进自融雪以来就蓄积不止的汛水,一条河都洪水猛涨,水温冰冽。从遥远的昆仑山,以及所有冻土冰川奔流而至的河水,七月进峡,陡然暴涨,攻打这座建在下游的磨坊。破旗碎扇的磨坊,一瞬间落入劫难,瀑布宛如炮弹,对准了它狠砸猛轰。我蘸了些调色油,正想画溜光的碱垢——那时分瞥见一道新鲜的裂缝。桧木上有一道伤口,正静静地绽开。狂怒的水,涩塞了或吞没了开裂的声响。在我的目击之下,它正一寸一寸地、无声无息地、微微颤动着劈成两半,露出桧木的淡黄本色。裂缝和嵌着松树的凿口,慢慢酥碎了。力的平衡一瞬崩溃,一片轮扇栽翻水里。但是没有溅起大浪,翻滚的河水,淹没了浪头。尚还没有转上轮顶的磨扇,那一刻如迟疑般,停在了半空,先静了一会儿,然后凭空加力,颓然后仰,一下子散了架! ⑧磨坊的木屋被一根巨木砸个正着,不吭声地坍塌了半边。碎木、石块、土坯都哗哗倾入洪水,被疯狂的怒涛接住,一抱即席卷而去。每一根垮塌下来的木头,都在我眼睑里爆皮裂骨,断成碎段。每一颗朽烂腐蚀的铁钉,都在我的凝视中炸跳爆出,化为齑粉。失去了磨扇遮挡以后,天空放晴了,露出紫红的太阳,恐怖至极。剩下的残扇,如可笑的羽翅,倒垂着粘在轮轴上,在水流中横七竖八。随即,它们一根根被拆卸,并撕扯一样把轴上的木头扯下。桧木的巨轴终于瓦解了,磨坊的最后,如刀子宰割的一个羸羊骨架。此刻时辰已到,最后的进程已然开始,它清晰且悲哀,像一场廉价的电影。 ⑨水更加升涨恣溢,一直淹到我的脚下。踩着的石崖一阵工夫就塌了,我的那张见鬼的画,连同画架子一块,霎时被水卷走,瞬间无影无踪。——以上就是我对磨坊的回忆。它能算一篇写生笔记么?曾三次专命笔,只落下最初的一幅。 ⑩我还是挺喜欢这幅速写。画得不像,可是它能让我触景生情。在我心里铭记的磨坊,连同它的山河人民,确实是美好的。 (原载《人民文学》有删节) 1. 本文描写太阳,由“血红”到“紫红”,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 以第③或⑤段为例,分析本文的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 3. 从全文来看,第①段作者“患了沉重的心病”的原因是什么? 4. 赏析本文的标题。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磨坊目击记·张承志》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血红”渲染了苍凉的气氛,而“紫红”渲染了恐怖的气氛,写出了磨坊从破败不堪到垮塌的变化,寄予了作者对破败磨坊的伤感之情与磨坊最后倒塌后的悲哀绝望之情。 2. ①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写出了我看到磨坊作画时的场景。 ②“它活像一座歪着一个劲地往一边倒的黑牢”,使用比喻修辞,写出了作画的内容。 ③准确使用动词“冲撞”、“摇撼”等,描写出当时磨坊受到的破坏。 ④长句短句结合,语言富有意蕴等。 3. 磨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作者因传统文化的衰落而伤痛。 4. ①与三次画磨坊相比,磨坊目击记更突出了磨坊这一写作对象。 ②目击表明是作者的亲眼目睹,强调了事件的真实感(作者是见证人)。 ③表现了作者对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磨坊命运的深切关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本文描写太阳,由‘血红’到‘紫红’,这样写的作用是”;考生需要浏览全文,立足文本对应内容进行分析。 结合文本第⑤段内容“背后的天空是一派血红。油彩几下就涂抹出一个黑框子。它活像一座歪着一个劲地往一边倒的黑牢”分析,“血红”主要为了渲染苍凉的氛围; 原文第⑧段中“失去了磨扇遮挡以后,天空放晴了,露出紫红的太阳,恐怖至极。剩下的残扇,如可笑的羽翅,倒垂着粘在轮轴上,在水流中横七竖八”,“紫红”渲染了恐怖的气氛,写出了磨坊从破败不堪到垮塌的变化,寄予了作者的伤感绝望之情。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题,本题要求“以第③或⑤段为例,分析本文的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然后熟读文本,锁定答题区域,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赏析语言特色可分三步走:概括内容、分析语言形式、用形容词表达。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具体特点,语言本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整散句、长短句、修辞格、叠音词的运用上。掌握语言特色的词语、通过比较、选择予以定性,积累常见的语言特色的词语。如平实质朴、含蓄隽永、豪放刚健、黯淡凄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幽默讽剌、富丽清新(清新、华丽)、淡雅肃静等。结合具体内容,通过比较,使抽象的语言特色词语与具体内容吻合一致。 文中“是怎么对付那凶恶翻卷、滚滚泄下的黄河”、“它只是轻微地、呻吟般哼了一声”等内容,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写出了我看到磨坊作画时的场景; 文中“它活像一座歪着一个劲地往一边倒的黑牢”,使用比喻修辞,写出了作画的内容; 结合内容“河水猛烈地冲撞着,咬住一般摇撼着半颓的磨扇”等分析,准确使用动词“冲撞”“摇撼”等,描写出当时磨坊受到的破坏; 结合原文“已经没有浑圆磨轮、古朴木屋。对着峡口望去,几片庞大的扇面。宽窄不均,直插半空。每当被水流猛撞,就危险地一歪,接着就向前一栽,一歪,一倒,朝着水面跌倒移动”等分析,长句短句结合,语言富有意蕴等。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从全文你看,第①段作者‘患了沉重的心病’的原因是什么”;然后立足文本内容,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首段中的“目击”一词。作者目击什么内容,才“患了沉重的心病”。 文中写了作者多次去磨坊,每次看见的磨坊都不同,一次比一次破旧、溃败,最后一次“颓然后仰,一下子散了架”,作者亲眼目睹了磨坊“不复存在”。作者说“我心里铭记的磨坊,连同它的山河人民,确实是美好的”,磨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历史的记忆和价值,此刻的作者因传统文化的衰落而伤痛。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标题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先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本文的标题”;然后浏览全文,整体把握文本内容,以及作者情感;接着从内容、情感、技巧等方面来赏析文章标题,一定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文中写作者三次画磨坊,“磨坊目击记”更突出了磨坊这一写作对象;“目击”表明是作者的亲眼目睹,强调了事件的真实感(作者是见证人);作者面对磨坊从破败不堪到垮塌,内心悲哀伤感,表现了作者对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磨坊命运的深切关注。 【点睛】语言运用特点的角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特色 如:质朴、通俗、清丽、典雅等; 2、语体色彩:文言、口语、书面; 3、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4、句式:整散结合、骈散结合。 |
|
录入时间:2021-04-05 09:2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