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汉书·魏相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顷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丞不以时谒,客怒缚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论弃客市,茂陵大治。

数年,宣帝即位,征相入为大司农,迁御史大夫。四岁,大将军霍光薨,上思其功德,以其子禹为右将军,兄子乐平侯山复领尚书事。相因平恩侯许伯奏封事,言:“今光死,子复为大将军,兄子秉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势,在兵官。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迢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又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相复因许伯白,去副封以防雍蔽。宣帝善之,诏相给事中,皆从其议。霍氏杀许后之谋始得上闻。乃罢其三侯,令就第,亲属皆出补吏。于是韦贤以老病免,相遂代为丞相,封高平侯,食邑八百户。及霍氏怨相,又惮之,谋矫太后诏,先召斩丞相,然后废天子。事发觉,伏诛。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而相总领众职,甚称上意。相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以为古今异制,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数条汉兴已来国家便宜行事,及贤臣贾谊、晁错、董仲舒等所言,奏请施行之。

相救橡史案事郡国及休告从家还至府,辄白四方异闻,或有逆贼风雨灾变,郡不上,相辄奏言之。时,丙吉为御史大夫,同心辅政,上皆重之。相为人严毅,不如吉宽。视事九岁,神爵三年薨,谥曰宪侯。子弘嗣,甘露中有罪削爵为关内侯。

(摘编自《汉书·魏相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B. 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C. 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D. 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易,书名,即《周易》的简称,也称《易经》。中国儒家经典之一,分《经》、《传》两部分。《经》据传为周文王所作。

B. 对策,指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时起作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答策出色者,可以评为“状元”或“高第”。

C. 传,这里指驿站;驿舍,类似于现在的旅店或宾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舍相如广成传舍”的传,也是这个意思。

D. 视事,多指官员到任开始处理政事,也可理解为办公。《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中的“视事”意思与此相同。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将军霍光死了之后,汉宣帝想让霍光的儿子和侄子担任重要的官职。魏相通过许伯上书表示反对,也因此得罪了霍氏家族。

B. 先前给皇帝写上书的要写两份,有关官员可以决定是否把奏疏报上去,这样皇帝就有可能受到蒙蔽。魏相反对这种做法。

C. 霍光的后代忌恨魏相,借助皇后的支持想要发动政变,要斩杀丞相,然后废掉皇帝。结果这件事情败露了,霍氏也得到了惩罚。

D. 魏相命令掾史要把各地的奇闻怪事以及如果有贼寇反叛和自然灾害变故都报上来,郡守不上报,魏相总是向皇帝上奏说明情况。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

(2)相好观汉故事及便宜章奏,以为古今异制,方今务在奉行故事而已。

下载Word版试题
《汉书·魏相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B    3. C   

4. (1)宣帝才开始亲自处理朝廷政事,励精图治,选择贤臣,考核名实。

(2)魏相喜欢观看汉朝旧事和大臣处理事务的奏章,认为现在与过去制度不同,现在要做的是奉行过去的旧例罢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进行判断,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通籍”意思是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根据文意霍光的夫人显和他们家的女眷都在长信宫有名籍,所以 “通籍”与“长信宫”之间不应断开,排除AC两项;由语境“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可知,有人骄横奢侈,放纵不羁,担心以后会无法驾驭,应削弱他们的权势,所以“损夺”与“其权”中间不能断开,构成动宾结构;“破散”与“阴谋”构成动宾结构,意思是打消他们的阴谋,排除D项。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本题,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B项,“答策出色者,可以评为‘状元’”错误,答策出色者,可以评为“第一”或“高第”,不是“状元”。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仔细比对。C项,“借助皇后的支持想要发动政变”错误,由原文“及霍氏怨相,又惮之,谋矫太后诏,先召斩丞相,然后废天子”可知,霍氏的后代怨恨魏相,又畏惧他,打算假称太后有诏令,先把丞相魏相召来杀了,然后废黜天子,所以“借助皇后的支持”说法于文无据。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1)句得分点:“亲”,亲自;“万机”,当政者处理的各种重要事务;“练”,通“拣”,选择;“核”,考核。第(2)句得分点:“故事”,旧事;“便宜”,指有利国家,合乎时宜之事;“以为”,认为;“务”,致力于、做。

【点睛】古代文化常识——对策

在汉代,对策之法一般用于特科察举。贤良方正、有道、敦朴、明阴阳灾异等科一般都属于特科,实行对策。晁错、董仲舒、公孙弘,都是通过对策显示了才识而得到君主的赏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对汉代政治曾产生重大影响。答策出色者,可以评为“第一”或“高第”。参加对策者一般都能得到任用,拜为中大夫、谏大夫、议郎、郎中、县令等。

译文

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后来迁徙到平陵。魏相年轻时学习《易》,做郡里的卒史,被举为贤良,因为对答策问名次在前,做了茂陵县令。不久,御史大夫桑弘羊的宾客来到茂陵,诈称御史要到客舍来了。县丞没有按时去谒见这个宾客,他就把县丞绑了起来。魏相怀疑是这宾客捣鬼,把他抓了起来,拷问他,了解到了他的罪行,判决这个宾客在街头处死。因此茂陵治理得非常好。

几年后,宣帝即位,征召魏相进入朝廷做大司农,后来又升迁为御史大夫。宣帝四年,大将军霍光死了,皇帝思念他的功劳与德行,让他的儿子做右将军,让霍光的侄子乐平侯又掌领尚书省事务。魏相通过平恩侯许伯向皇帝上书,说:“现在霍光死了,他的儿子又做了大将军,他哥哥的儿子做尚书掌握政要,他家的兄弟女婿们掌有兵权,很有权势。霍光的夫人显和他们家的女眷都在长信宫有名籍,可以自由出入,有的夜里从禁门出入,骄横奢侈,放纵不羁,恐怕将来会慢慢的无法驾驭控制了。应该想法削弱他们的权势,打消他们的阴谋,来强固大汉万世的基业,也使功臣霍光的声名得以保全。”另外按过去的规定凡上书给皇帝的人都要把奏书写成二份,其中一份为副本,掌领尚书省事务的官员先开阅副本,如果奏书的内容不当,就搁置起来不上报皇帝。魏相又通过许伯,抽去了副本,以避免皇帝受到蒙蔽。宣帝看了魏相的奏书认为很好,诏令封魏相为给事中,完全采纳了魏相的奏议。霍氏谋杀许太后的事才被皇帝知道了。于是就罢免了霍氏三人的侯的封号,命令他们回到宅第,他们的亲属被迁出补为官吏。在这个时候韦贤因为年老有病免去丞相职务,魏相于是代替韦贤做了丞相,并被封为高平侯,赐食邑八百户。到后来霍氏的人怨恨魏相,又畏惧他,打算假称太后有诏令,先把丞相魏相召来杀了,然后废黜天子。事情被发觉,霍氏的人被杀了。宣帝才开始亲自处理朝廷政事,励精图治,选择贤臣,考核名实,魏相作为丞相,总管各官署的事务,很得皇上的欢心。魏相喜欢观看汉朝旧事和大臣处理事务的奏章,认为现在与过去制度不同,现在要做的是奉行过去的旧例罢了。因此他多次条陈汉朝建国以来处理事情的妥善方法,以及贤臣贾谊、晁错、董仲舒等人的言论,奏请皇帝予以施行。

魏相命令掾史查访各郡国的事务以及从家襄休沐回到官府,就禀报各处的异闻奇事,有时有反叛的贼寇和自然灾害变故,郡守不上报,魏相总是向皇帝上奏说明情况。当时丙吉是御史大夫,与魏相同心辅佐皇帝,皇帝十分看重他们。魏相性情严峻刚毅,不如丙吉宽和。魏相执政九年,神爵三年死去,谧号为宪侯。魏相的儿子魏弘承袭了爵位,甘露年中因犯罪被削爵为关内侯。

录入时间:2021-04-06 0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