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祖逖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少孤,性豁荡,不修仪检,年十四五犹未知书,诸兄每忧之。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周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年二十四,阳平辟察孝廉,司隶再辟举秀才,皆不行。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自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略,是以少长威宗之,推逖为行主。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寻征军谘祭酒,居丹徒之京口。 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剌来给千人廪布三千兵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逖爱人下士,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由是黄河以南尽为晋土。河上堡固先有任子在胡者,皆听两属,时遣游军伪抄之,明其未附。诸坞主感戴,胡中有异谋,辄密以闻。前后克获,亦由此也。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又收葬枯骨,为之祭釅,百姓感悦。尝置酒大会,耆老中坐流涕曰:“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将何恨!”其得人心如此。 石勒不敢窥兵河南,使成皋县修逖母墓,因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方当推锋越河,扫清冀朔,会朝廷将遣戴若思为都督,逖以若思是吴人,虽有才望,无弘致远识,且己翦荆棘,收河南地,而若思雍容,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俄卒于雍丘,时年五十六。豫州士女若丧考妣,谯梁百姓为之立祠。册赠车骑将军。 (选自《晋书·祖逖传》,有删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 B. 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 C. 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 D. 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主要用于他称,一般男子18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 B.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此处指的是西晋的首都洛阳。 C. 孝廉是汉代察举考试科目,意为“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明清时是举人的雅称。 D. 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其中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来其也被用来借指国家。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祖逖轻财好侠。每到农家,就托称哥哥的心意散发财务接济贫困人家,乡间宗族的人都很敬重他。 B. 祖逖心怀仁慈。京师大乱,他率领素不相识的数百平民避难,将车马让给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 C. 祖逖志在恢复。受命北伐后,他率众渡江,船到江心时,击楫立誓要扫清中原,大家都为之慨叹。 D. 祖逖深得民心。收复河南后,他休养生息,爱护百姓。耆老们流着眼泪赞扬祖逖是他们的父母官。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乃博览书记,该涉古今,往来京师,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 (2)因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晋书·祖逖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D 2. A 3. B 4. (1)后来他就博览群书,广泛地涉猎古今史实,每来往京城时,见到他的人都说他有辅佐国家的才能。 (2)趁机给祖逖写信,请求互通使节和互市贸易,祖逖不回书信,但听任双方互市,获利十倍。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①抓虚词看位置,②看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千人廪”“布三千匹”为并列短语,意思是“一千人的粮食”“三千匹布”,“廪”后应停顿,排除AC;题中“流徙”为固定短语,解释为“流亡迁徙”,不可拆开,排除B。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课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A项,“男子18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表述错误,古代男子20岁成年,选项应改为“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阱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京师大乱,他率领素不相识的数百平民避难”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文中说的是“亲党”,而非“素不相识的数百平民”,选项理解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书记:泛指书籍。该:广博,完备。赞:辅佐,帮助。才具:才能。(2)因:趁机。与:给。报:答复。听:听任,听凭。 【点睛】祖逖字士雅,范阳道县人,他性格豁达,不修习仪表。直到十四五岁还没有读书,他的哥哥们他担忧。但他轻视财物看中意气,为人慷慨有气节,每到农家,就托称哥哥的心意散发谷物布帛来接济贫困人家,乡间宗族的人们因此很敬重他。后来他就博览群书,广泛的涉猎古今史诗实,每来往京城时,见到他的人都说他有辅佐国家的才能,24岁,时阳平郡考察推举为孝廉,司隶又举荐他做秀才,他都不接受。等到京城洛阳发生变乱,祖逖率领亲族数百家到淮河,泗水地区避难,他用自己所乘坐的车马收载一同逃难的老人和病人,自乙步行,所带的药物和衣服粮食与大家共同分享,祖逖很有计谋,因此老少都很敬重他,推举他做流民首领。到达泗口后,晋元帝司马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不久又被征为军谘祭酒,率部屯驻京口。 祖逖因为西晋政权早颠覆,常常怀有振兴富国的大志。元帝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却只提供一千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布匹,并且不提供盔甲武器,让他自己招募士兵,仍然带领了先前同流亡来的部属几百户乡亲,一起渡过长江,船到江心,用船桨敲击着发誓说:“我不能扫平中原再来渡过这条江的话,就像大江流逝不能复返。”言辞形容慷慨壮烈,大家都为之慨叹。 祖逖亲近众人,礼贤下士,即使关系疏远,地位低下的人都以恩礼相待,因此,黄河以南地区都成了晋朝的土地,黄河沿岸先前有胡人那里做人质的坞堡主,祖逖听任他们从属两方,有时还会派出小股部队,伪装抄略这些坞堡,以表明他们并未归附近晋朝。诸坞感恩戴德,胡人中有什么变化图谋,总是秘密的告诉他。祖逖在战场上先后获胜,也是因为这个。祖逖自己生活简朴,奖励督促农业生产。自我节省尽量资助他人,不积蓄私有财产,他的子弟辈从事农耕打柴,他又为死者收藏枯骨,为他们祭祀。百姓感到感动。一次,他设宴招待当地耆老,座中的耆老都流着眼泪说:“我们老了,却能得到祖将军这样的父母官虽死无憾。”他就是这样深得民心。 石勒不敢出兵到黄河以南,命人在成皋县修祖逖母亲的坟墓,趁机给祖逖写信请求互通使者,互市贸易。祖逖不回书信,但听任双方互市,获利十倍,因而官方私家都富起来,兵马日益强壮。正当祖逖要率师渡河,扫清冀、朔二州的敌寇时,恰逢朝廷准备派遣戴若思来为都督。豫州刺史祖逖认为戴渊是吴地人,虽具有才能和名望,但没有远大的抱负和远见卓识,而且自己披荆斩棘,收复河南失地,而戴渊却从从容容突然前来坐享其成,心中怏怏不乐,不久便在雍丘病逝,时年56岁。祖逖死后,豫州的男女百姓都像失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谯国、梁国之间的百姓都为祖逖建立祠堂,晋元帝追赠祖逖为车骑将军。 |
|
录入时间:2021-04-07 09:1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