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威传·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二》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威,字德远,成州人。策选锋军骑兵也。常被总领裁抑,逃去。帅郭杲使其父招之归,送隆庆府后军效用。吴曦既诛遣将收复李贵复西和州威率众先登败金人战于板桥遂取西和升统制由是威名大振 天水县当金人西入路,乃升县为军,命威为守,屡立奇功,擢充利州副都统制。丁父忧,服除,带御器械。久之,调荆鄂都统制。 嘉定十二年,金人分道入蜀,犯湫池堡,又犯白环堡。威部将石宣、董炤连却之。既而金人犯成州,威自西和退保仙人原。时兴元都统制吴政战死黄牛堡,李贵代政,亟走武休,金人已破武休,遂陷兴元,又陷大安军。先是,利州路安抚使丁焴闻金人深入,亟遣书招威东入救蜀,又檄忠义总管李好古北上捍御。好古出鱼关与统领张彪遇,以彪弃迷竹关故,斩之。彪,威弟也。焴闻之,谓僚佐曰:“金人所惮惟威。今好古擅杀其弟,失威心,奈何?且金人在东,非威地分,今可无好古,不可无威。”遂因好古入见,数其擅杀彪罪,斩之,遣书速威进救蜀。威感激,夜半调发,鼓行而前,破金人于金斗镇。 西夏来约夹攻金人,制置司安丙许之。威谓:“金人尚强,夏人反覆,未可轻动。”丙不听,卒遣威,威黾勉而行,令所部毋得轻发,诸将至城下,无功而还。丙怒,奏罢其兵柄。是岁,卒于利州,终扬州观察使。 威初在行伍,以勇见称,临陈战酣,则精采愈奋,两眼皆赤。每战不操它兵,有木棒号“紫大虫”,挥之掠阵,敌皆靡。荆、鄂多平川广野,威乃意创法,名“撒星陈”,闻鼓则聚,闻金则散。骑兵至则声金,散卒随则又鼓而聚之。以此辄胜。威御军纪律严整,兵行常若衔枚,罕闻其声。每与百姓避路,买食物则贾倍于市,迄无敢喧。张威善于御众,隐然有尊俎折冲之风。故所至立功云。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二),有改)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吴曦既诛遣将/收复李贵/复西和州/威率众先登/败金人/战于板桥/遂取西和/升统制/由是威名大振/ B. 吴羲既诛/遣将收复/李贵复西和州/威率众先/登败金人/战于板桥/遂取西和/升统制/由是威名大振/ C. 吴羲既诛/遣将收复李贵/复西和州/威率众先登/败金人/战于板桥/遂取西和/升统制/由是威名大振/ D. 吴羲既诛/遣将收复/李贵复西和州/威率众先登/败金人/战于板桥/遂取西和/升统制/由是威名大振/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服除,指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同家守表,守表期满将表服去除,出来做官。 B. 行伍,是古代军队编制,每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 C. 声金,即鸣金,指古代打仗时敲击铜钲表示退兵号令,击鼓则是进军号令。 D. 尊俎,指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后为宴席代称,尊是置肉之几,俎是盛酒器。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威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收复西和州失地时,张威率领军队首充登上城楼,打败金人;在戌守天水县时,屡立奇功。 B. 张威不计恩怨题,顾全大局。他弟弟丢弃了迷竹关,李好古杀了他的弟弟,张威感激上司处理,没有忘记抗金大业,接受上司命令,在金斗镇打败金兵。 C. 张威遇事谨慎,思虑周全。西夏约请宋朝夹击金人,张威认为金人强盛,西夏反复无常,不可轻举妄动,但主帅不听,导致张威无功而被罢兵权。 D. 张威智勇双全,善创阵法。他每战亲临战场,战时喝酒壮胆,两眼赤红;他打仗不拿其他兵器,而是拿一根木棒;他创立“撒星阵”,经常以此获胜。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遂因好古入见,数其擅杀彪罪,斩之,遣书速威进救蜀。 (2) 兵行常若衔枚,罕闻其声。每与百姓避路,买食物则贾倍于市,迄无敢喧。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张威传·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二》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D 2. D 3. D 4. (1)(丁焴)于是趁着李好古人城拜见,列举他擅自杀死张彪的罪行,将其斩杀,并派人送信敦促张威进兵救蜀。 (2)士兵行军常常嘴里衔着枚,很少听到声音。(让士兵)常常给百姓让路,买食物就给双倍于市面的价钱,始终没有人敢喧哗。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吴曦被诛杀后,朝廷派遣将领收复失地,李贵收复西和州,张威率领军队先登上城楼,打败金人。后来在板桥与敌人激战,然后攻取西和州,升任统制,从此张威名声大振。 句中,“吴曦既诛”意思是吴曦被诛杀之后,不是吴曦已经诛杀遣将,因此“既诛”后停顿。排除A项。 “遣将收复”省略主语“朝廷”以及宾语“失地”,“李贵”前面要停顿。排除C项。 “先登”意思是率先登上城楼,因此中间不能停顿。排除B。 综合来看,D项断句正确。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D项,“尊是置肉之几,俎是盛酒器”错误,应该是“尊是盛酒器,俎是置肉之几”。 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D项,“战时喝酒壮胆”错误,文中是“临阵战酣,则精采愈奋,两眼皆赤”,意思是在战斗激烈时,精神更加振奋,两眼赤红。 故选D。 【4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1)因,趁着;数,列举;擅,擅自;速,敦促。(2)衔枚,衔着枚;与,给;贾倍,双倍价钱;迄,结束。 【点睛】文言文阅读筛选题的设误类型: 一、对象错位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多个人物、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二、方法错位 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它们可以是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文句混编到选项之中。如果考生对题干要求不仔细推敲,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 三、概念错位 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却是隐含的,这就需要考生悉心揣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 四、主旨错位 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料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红线,那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相合。而传统美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 五、事件错位 人物传记类文章讲究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悉心揣摩语境,洞察人物言行举止背后的“隐情”,千万不能脱离语境,就事论事,否则,极易落入命题人设计的陷阱。 六、关系错位 在叙事类选文中,事件的进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三者之间既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也有时序上的阶段界限。而命题人有时会将“前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后一阶段”的事件之中,或将“后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前一阶段”的事件之中,从而使事件的进程发生混乱,以此来干扰考生的答题思维。 参考译文: 张威,字德远,成州人。是正式挑选的锋军骑兵。张威曾经被总领制裁而逃跑。主帅郭杲让张威的父亲把他招回,送到隆庆府后军中效力。吴曦被诛杀后,朝廷派遣将领收复失地,李贵收复西和州,张威率领军队先登上城楼,打败金人。后来在板桥与敌人激战,然后攻取西和州,升任统制,从此张威名声大振。天水县正对着金人从西边入侵的要道,于是朝廷把这个县升级为军,命令张威为太守,张威屡立奇功,被提升为利州副都统制。因为父亲去世,回家守丧,守丧期结束,担任带御器械。很久之后,调任荆鄂都统制。 嘉定十二年,金兵分路进入蜀,侵犯湫池堡,又进犯白环堡。张威的部将石宣、董炤接连击退他们。此后金兵侵犯成州,张威从西和退守仙人原。这时兴元都统制吴政战死于黄牛堡,李贵代替吴政,紧急奔赴武休,金兵已将武休攻破,接着攻陷兴元,又攻陷大安军。在这之前,利州路安抚使丁焴听说金人已深入中原,立即派人送信招张威从东边入蜀救援,又下命令让忠义总管李好古北上防御。李好古出鱼关后,与统领张彪相遇,因为张彪放弃了迷竹关的缘故,斩杀了他。张彪,是张威的弟弟。丁焴听说这件事,对手下的幕僚说:“金人所忌惮的只有张威。如今李好古擅自杀了他的弟弟,伤了张威的心,怎么办?况且金人在东边,不是张威管辖的地方,如今可以没有李好古,但不可以没有张威。”(丁焴)于是趁着李好古入城拜见,列举他擅自杀死张彪的罪行,将其斩杀,并派人送信敦促张威进兵救蜀。张威十分感激,半夜调兵出发,击鼓前进,在金斗镇打败金人。 西夏来约请宋朝夹击金人,制置司安丙答应了他们。张威认为:“金人还很强大,西夏人又反复无常,不可以轻举妄动。”但安丙不听,最终派遣张威出征,张威勉强出征,命令部下不要轻易出动,诸将到了城下,无功而还。安丙大怒,上奏罢免了张威的兵权。这年,张威在利州去世,最终的官职是扬州观察使。 张威当初在军队中,凭借勇敢被称赞,上阵杀敌打到激烈的时候,就越来越精神振奋,两眼都是红的。每次打仗他不拿其他兵器,只拿一根木棒,号称“紫大虫”,挥动它去横扫敌阵,敌人纷纷后退。荆州、鄂州都是平坦的原野,张威就创造了阵法,名叫“撒星阵”,士兵听到鼓声就聚集,听到锣声就分散。敌人的骑兵到了就鸣锣,步兵到了又击鼓聚集。因此经常胜利。张威管理军队纪律严明,士兵行军常常嘴里衔着枚,很少听到声音。(让士兵)常常给百姓让路,买食物就给双倍于市面的价钱,始终没有人敢喧哗。张威善于驾驭士兵,隐隐有尊俎折冲的风范。所以所到之处都立下战功。 |
|
录入时间:2021-04-08 09:09: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