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小气)。

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

B.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借口

C. 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安定平和

D. 正其衣冠,尊其瞻视             尊重

2.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C. 何以伐为                        则修文德以来之

D.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择可劳而劳之

3. 选出句式与例句“固而近于费”相同的一项:

A.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D. 恐年岁之不吾与

4. 翻译以下句子

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②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

下载Word版试题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B    3. A   

4. ①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担任那职位。

②君子对人,无论人多人少,势力大势力小,都不怠慢他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因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不对,可以使用代入法逐一进行排除。本题题干是“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D项,“正其衣冠,尊其瞻视”意思是君子应该端正自己的仪容,使自己的行为举止都受到人的尊重。“尊”,使动用法,使……受到尊重。D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虚词。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A项,“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中的“于”是介词,意思是“对”;“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中的“于”是介词,意思是“在”。二者意义不同。

B项,“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的“而”是连词,意思是“却”;“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中的“而”是连词,意思是“却”。二者意义用法相同。

C项,“何以伐为”中的“以”是介词,意思是“凭借”;“则修文德以来之”中的“以”是连词,意思是“来”。二者意义不同。

D项,“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中的“之”是代词,意思是“这样”;“择可劳而劳之”中的“之”是代词,意思是“他”。二者意义不同。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然后根据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进行辨析,结合翻译来判断。文言特殊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以及省略句。

本题要求选出“句式与例句“固而近于费”相同的一项”。“固而近于费”意思是,(颛臾)城墙坚固而且距离费地很近,“近于费”实际是“于费近”,距离费地近,状语后置。

A.项,“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意思是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多于南亩之农夫”是“于南亩之农夫多”,状语后置。

B项,“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意思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爪牙之利”是“利爪牙”,“筋骨之强”是“强筋骨”,定语后置。

C项,“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意思是我稍微给(它)加以修补,使上面不再漏雨。 “为修葺”是“为(之)修葺”,“为”后省略了“之”,省略句。

D.项,“恐年岁之不吾与”,意思是只怕年岁不等待我。“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吾”作“与”的宾语,宾语前置。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关键词①陈:摆出来,施展;力:才能;就:担任,充任;列:职位。②君子(对人)补出省略成分;慢:怠慢。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没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词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他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治理政事呢?”孔子说:“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子张问:“五种美德是什么?”孔子说:“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安舒矜持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说:“怎样叫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呢?”孔子说:“让百姓们去做对他们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百姓有利而自己无所耗费吗?选择可以让百姓劳作的时间和事情并且让百姓去做,这又有谁会怨恨呢?自己要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又还有什么可贪的呢?君子对人,无论多少,势力大小,都不怠慢他们,这不就是安舒矜持而不傲慢吗?君子应该端正自己的仪容,使自己的行为举止都得到人的尊重,使人见了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这不也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录入时间:2021-04-08 09: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