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李密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②。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沙③。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晋书·李密传》节选) [注]①醮:jiào古冠礼、婚礼所行的一种简单仪式。②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他们在文学上皆很造诣。③虫沙: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死的人民。此指死亡。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B.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C.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D.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 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门人方之游夏 方:相比,和……齐等 B.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阕:事情结束 C.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 出:出任、出仕 D. 自以失分怀怨 以:因为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密从很小就懂得尽孝道。他幼年丧父,母亲何氏再嫁,年仅几岁的李密深切地思念双亲,不能自已,以至忧思成疾。 B. 李密认为安乐公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理由是安乐公和齐桓公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司空张华对他的这个见解很是信服。 C. 李密憎恨一个担任从事的下属,与人写信袒露心迹,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D. 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于末章表明回家种田的愿望。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见机行事,马上奏请皇上免去李密官职。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2)《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晋书·李密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C 3. B 4. (1)皇帝看了文章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不是图有虚名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 (2)《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孔明对话的人,(水平)不能对等自己,(孔明和他对话的人水平不相当)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本题,“少仕蜀”,“少”主语,“仕”谓语,“蜀”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B;“诏征为太子洗马”,“诏”是主语,“征”是谓语,“太子洗马”是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AD。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C项,“出”,由后面内容可知,此处特指“到朝廷外去做官”,例如“出为河间相”。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B项,“李密认为安乐公是个仅次于齐桓公的君主”对文中关键词理解错误。“可次齐桓”,“次”,和……同列。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第二个之取独;“哉”,感叹语气;“乃”,于是;“召”,征召。 第二句得分点:“言”,说给……听;“无己敌”,宾语前置;“敌”,对等,相当;“是以”,因此。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今四川省彭山县)。他的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侯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候就讲学忘记疲劳,并且像对待老师一样侍奉拜谯周。被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和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才华的人)。 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 皇帝看了以后说:“(这个)读书人高雅的名声,不是图有虚名啊。”于是就停止征召(他)。后来(他的祖母)刘去世了,(他)服完丧,又以洗马的身份被征召到洛阳。当时(有个叫)张华的司空问他说:“(你认为)安乐公这个人怎么样?”李密说:“可以与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原因,他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的辅助)而称霸,任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的帮助而能抵抗魏国,任用黄皓而亡国,从这可知成败的原因是一样的。”又问“孔明的规劝提醒的话为什么那么琐碎?”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在一起谈话,所以能够简洁高雅;《大诰》是说给普通人听的,应该具体琐碎一点。孔明和对话的人水平不相等,他的言论教导因此具体琐碎。”张华认为他的道理很好。 (后来)到外地做温县的县令,很讨厌下属官吏,曾经给人写信说:“庆父这种人不死,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下属官吏把他的信上报给司隶,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城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转回朝廷做官,可是朝廷中无人作后盾,于是被调到汉中升作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赏赐酒席,让李密作诗时,他在诗的末尾说:“我这人也有心里话,说来话长。做官却朝中无人,不如回家种田。圣明的皇帝高高在上,(我的)这番话哪会正确啊!”武帝对此很生气,(识相的)都官从事马上奏请罢免李密的官职。 |
|
录入时间:2021-04-08 09:3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