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帝、项羽起兵之始·容斋随笔》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汉高帝、项羽起兵之始,相与北面共事怀王。及入关破秦,子婴出降,诸将或言诛秦王。高帝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至羽则不然,既杀子婴,屠咸阳,使人致命于怀王。王使如初约,先入关者王其地。羽乃曰:“怀王者,吾家武信君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颛主约?今定天下,皆将相诸君与籍力也,怀王亡功,固当分其地而王之。”于是阳尊王为义帝,卒至杀之。观此二事,高帝既成功,犹敬佩王之戒,羽背主约,其末至于如此,成败之端,不待智者而后知也。 (二)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 (三)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能不用,此其所以为我所禽也。” (选自《容斋随笔》,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诸将或言诛秦王 或:有的人 B. 于是阳尊王为义帝 阳:表面上 C. 给饷馈,不绝粮道 绝:断绝 D. 此其所以为我所禽也 禽:同“擒”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使人致命于怀王 良曰:“长于臣。” B. 固当分其地而王之 拔剑切而啖之 C. 为父兄除害 吾属今为之虏矣 D. 连百万之军 项伯夜弛之沛公军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将入关后刘邦和项羽对待楚怀王的不同态度作对比,二人成败的苗头由此可见。 B. 材料二中“秦民大喜”和“民大失望”的对比,揭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真理。 C. 材料三中,刘邦认为知人善任是自己夺取天下的原因,而高起等人的话没有道理。 D. 三则材料互为补充,各自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刘邦项羽二人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原因。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高 帝 曰 始 怀 王 遣 我 固 以 能 宽 容 且 人 已 服 降 杀 之 不 祥 乃 以 属 吏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2)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汉高帝、项羽起兵之始·容斋随笔》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B 3. C 4. 高帝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杀之不祥/乃以属吏。 5. (1)父老们受秦朝的严刑苛法之苦(苦于秦朝的严刑苛法)已经很久了,我要在关中做王,与父老乡亲们约定三条法律。(2)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任用(重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是对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考查重点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单音双音词、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其中对一词多义、通假字、偏义复词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实词的考查常有语境的限制,语境限制下的实词意义才是正确的意义。 C项,“绝:断绝”错误,“给饷馈,不绝粮道”中的“绝”是“使……断绝”的意思。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虚词的用法就是虚词的词性,只有意义和用法均相同,才是正确选项。 A项,第一个“于”是介词,“向”;第二个“于”是介词,“比”。用法相同但意义不同,该项错误。 B项,两个“而”都是连词,都表顺承关系,意义和用法均相同。 C项,第一个“为”是介词,“替”;第二个“为”是介词,“被”。用法相同但意义不同,该项错误。 D项,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是动词“到……去”。用法和意义均不同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刘邦认为……高起等人的话没有道理”错误,原文(三)中的写“公知其一,未知其二”,意思是“你只知道一个方面,却不知道另一个方面”,说明刘邦认为高起等人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曰”的意思是“说”,是典型的停顿标志性词语,所以在“曰”后断句;“始怀王遣我”是完整的主谓结构,所以在“我”后断句;“且”是“并且”的意思,和“人已服降”连在一起与“能宽容”形成递进关系,所以在“且”前断句,在“降”后断句;“乃”是“于是”的意思,表示前后的承接关系,也是典型的停顿标志性词语,所以在“乃”前断句。 译文:刘邦说:“当初,怀王遣我向西入关,就是因为我有能宽容之心,况且人家已经归服投降,杀了他不吉利。”于是就把子婴当做属吏。 【5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 (1)“苦”:形容词作动词,“受苦”;“久”:形容词,“很久了”;“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2)“此三者,皆人杰也”:判断句;“用”:动词,“任用”“重用”;“所以”:“……的原因”。 【点睛】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四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译文: 汉高祖刘邦、西楚霸王项羽当初起兵的时候,曾相约面向北共同侍奉楚怀王熊心。等到刘邦进入关中(今陕西西安带)击破了秦军,秦王子婴出来投降,将领中有人建议杀掉秦王。刘邦说:“当初,怀王遣我向西入关,就是因为我有能宽容之心,况且人家已经归服投降,杀了则不吉利。于是就把子婴当做属吏。等到项羽入关后则不是这样,他先杀了子婴以后,又屠戮成阳城,最后才向怀王禀报受命。怀王让他遵守当初的盟约,先进入关中者统治这块京畿之地。项羽却说:“楚怀王,是我的叔父武信君项梁所拥立的,没有任何攻伐之功,凭什么得以擅权专断主持盟约呢?今天天下被平定,都是靠各位将领和我项羽的力量,怀王没有功劳,本来就应该把他的地盘瓜分开来统治。”于是表面上尊怀王为义帝,最终还是杀害了他。观察分析刘邦、项羽这两件事,汉高祖已经破秦成功了,还恭敬地信守怀王的告诫,而项羽却违背盟约,后来竟发展到这种地步,成功、失败的苗头,聪明的人是不用等待最后就能看清楚的。 汉高祖刘邦率军进入咸阳以后,召集各地有声望的人说:“父老们受秦朝的严刑苛法之苦已经很久了,我要在关中做王,与父老乡亲们约定三条法律(约法三章)我来的目的,就是替大家除去以前的祸害,不是来施暴的。你们不要恐惧!”于是派人和秦朝官吏一起到各郡县乡邑,向百姓解释说明,百姓们都很高兴。不久,项羽所过之处残杀无辜,百姓大失所望。刘氏四百年的基业就确定于这个(时候或事件)了。 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说这其中的情由: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好侮辱人,项羽仁慈而爱护人。然而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攻下了城邑就封给他,与天下的利益相同;而项羽妒贤嫉能,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打了胜仗不论功行赏,攻占了土地不给人好处,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一个方面,却不知道另一个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决胜负(来说),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使粮道不断绝,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位范增而不重用(他),这就是他被我捉拿的原因。” |
|
录入时间:2021-04-10 09:2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