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源·张炎》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以舞法曲大曲者,必须以指尖应节,俟拍然后转步,欲合均数故也。法曲之拍,与大曲相类,每片不同,其声字疾徐,拍以应之。如大曲降黄龙、花十六,当用十六拍。前衮、中衮,六字一拍。要停声待拍,取气轻巧。煞衮则三字一拍,盖其曲将终也。至曲尾数句使声字悠扬有不忍绝响之意似余音绕梁为佳惟法曲散序无拍,至歌头始拍。若唱法曲大曲慢曲,当以手拍,缠令则用拍板。 (节选自张炎《词源》) 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 中国古代音乐中,传统民族调式最常用的主音有五个,即 、商、角、 、 。 3. 根据材料概括舞曲者、唱曲者应学会的技巧。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词源·张炎》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至曲尾数句/使声字悠扬/有不忍绝响之意/似余音绕梁为佳/惟法曲散序无拍 2. (1). 宫 (2). 徵 (3). 羽 3. 舞曲者应善于把握音乐的节拍,学会根据节拍转换舞步;唱曲者应学会用手或板排出音乐的节奏。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断句。对于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本题主要还是理解句意断句,本题,观察此句,可以先找到作谓语的动词,如“至”“使”“有”,其后的宾语分别是“曲尾数句”“声字悠扬”“不忍绝响之意”,所以应在动词“至”“使”“有”前停顿。且“曲尾数句”是定语后置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数句曲尾”,应在其后停顿。“余音绕梁”是成语,中间不能停顿。“惟”作“只”的意思,一般在句首,所以应在“惟”之前停顿。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这道题考的是识记“五声”、“五音”。从宫音开始到羽音,依次为: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这是中国古代音乐中,传统民族调式最常用的五个主音。古乐调分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七种。变徵,声调悲凉。羽声比变徵音高,能表现激愤或高昂的情绪。如《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瞠目,发尽上指冠。”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文本信息。这道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概括舞曲者、唱曲者应学会的技巧。答题时,首先要立足文本内容,然后结合题干要求,筛选并整合信息,前提是理解选段内容的意思,找到相关的有效答题语句,如:“舞法曲大曲者,必须以指尖应节,俟拍然后转步,欲合均数故也。”这就要求舞曲者应善于把握音乐的节拍,学会根据节拍转换舞步。“唱法曲大曲慢曲,当以手拍,缠令则用拍板”。这就要求唱曲者应学会用手或板排出音乐的节奏。 【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具体方法有:(1)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2)虚词断句法。文言文中常见的句首的发语词、句尾的语气词、复音虚词、疑问语气词、复句中的关联词等。(3)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4)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5)修辞方法断句法。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
|
录入时间:2021-04-15 09: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