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范百禄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范百禄字子功,锴之子也。第进士,又举才识兼茂科。熙宁中,提点江东、利、棒路刑狱,加直集贤院。利州武守周水懿以贿败,百禄请复至道故事,用文吏领兵,以辖边界,从之。熊本治泸蛮事,有夷力屈请降,裨将贾昌言欲杀以为功,百禄谕之不听,往谓本曰:“杀降不样,活千人者封子孙。奈何容骄将横境内乎?”本矍然,即檄止之。七年,召知谏院。属岁早,请讲求急务,收还法令之未便者,以救将死之民。司马光复差役法,患吏受贿,欲加流配。百禄固争曰:“民今日执事,受谢于人,明日罢役,则以财赂人。苟绳以重典,黥面赭衣,必将充塞道路。”光悟曰:“微君言,吾不悉也”遂已,元祐元年,改吏部侍郎。议者欲汰胥吏,吕大防趣废其半,百禄曰:“不可。废半则失职者众,不若以渐消之,自今阙吏勿补,不数岁,减斯过半矣。”不听。俄兼侍读,进翰林学士。为帝言分别邪正之目,凡导人主以某事者为公正,某事者为奸邪,以类相反,凡二十余条。愿概斯事以观其情,则邪正分矣。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僚吏欲以圄空闻,百禄曰:“千里之畿,无一人之狱,此至尊之仁,非尹功也。”不许。熙河范育言:“阿里骨酷暴且病,温溪心八族皆思内附,可以计纳。”百禄曰:“中国以信抚四夷,阿里骨未有过,溪心虚实木可知,无衅而动,非策也。”又请进筑纳迷等三城,百禄曰是皆良因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薨,年六十五,赠银青光禄大夫。 (节选自《宋史·范百禄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 B. 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 C. 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 D. 百禄曰/是皆良田/为必争之地/我既城之/若贼骑时出/我何以耕/后虽欲弃之/为费已甚/亦不能矣/帝皆从之/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指古人在本名之外另取与之含义相关的别名,一般男子二十岁弱冠会取字。 B. “檄”即檄文,是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文中的“檄”有“晓谕部下”之意。 C. “流配”也称流放,是古代刑罚名,是给犯人刺字并将其驱逐到边远地区的一种刑罚。 D. “中国”在古代一般指的是中原地区或是在中原地区由华夏族建立起来的政权。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百禄心地善良,力阻杀害降民。他管辖边事时,贾昌言想杀害已经投降的夷人来向朝廷邀功请赏,被他想方法阻止。 B. 范百禄拾遗补缺,完善相关法令。大旱之年,他奏请收回对百姓不利的法令:司马光想流配受贿的官吏,在他的反对下才打消念头。 C. 范百禄恪尽职守,不愿宜扬功绩。任翰林学士时,他为皇帝列举区别公正和好邪的方法:有人想把在他治理下没有囚犯一事汇报给朝廷,被他阻止。 D. 范百禄思虑周全,做事富有眼光。有人提议接纳想要归附朝廷的温溪心八族,并推进构筑三座城,全都被范百禄否定。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禄请复至道故事,用文吏领兵,以辖边界,从之。 (2)废半则失职者众,不若以渐消之,自今阙吏勿补,不数岁,减斯过半矣。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宋史·范百禄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D 2. C 3. A 4. (1)范百禄请求恢复至道年间的旧例,用文官率领军队,以管辖边界,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2)废除一半那么失去职务的人就会很多,不如用逐渐削减的方法,从现在起胥吏空缺就不要添补,不过几年,削减的人数就会超过一半。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可用除法确定答案;由“有以耕”可知“良”是“田”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A项、B项;“何以耕”的主语是“我”,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C项。句意:范百禄说:“这都是良田,是必争之地,我们如果(在那里)筑了城,如果敌人的骑兵时常出动,我们怎么耕种呢?之后即便想废弃它们,但消耗的费用已经很多了,也不可能废弃了。”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故选D。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是给犯人刺字并将其驱逐到边远地区的一种刑罚”错误。流配只是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区。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他管辖边事时”错误。结合文本内容“熊本治泸蛮事,有夷力屈请降,裨将贾昌言欲杀以为功,百禄谕之不听”分析可知,熊本治理泸蛮事务,有夷人首领因力竭请求投降,副将贾昌言想杀死他们来邀功,范百禄劝阻贾昌言却不被听从。原文说的是“熊本治泸蛮事”。故选A。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请”,请求;“复”,恢复;“故事”,旧例;“以”,连词,表目的;“辖”,管辖;“从之”,前面省略主语,翻译时加上“朝廷”,(省略句);“之”,代词,他的建议。(2)“则”,连词,那么;“失职”,失去职务的人;“若”,如、比得上;“以”,介词,用;“之”,代词,它;“阙”,通“缺”,空缺;“斯”,代词,此、这;“过”,超过。 【点睛】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参考译文: 范百禄字子功,是范错的儿子。考中进士后,又考取才识兼茂科。熙宁年间,担任江东、利、梓路刑狱提点官,加封直集贤院的头衔。利州武守周永懿因为受贿而败露,范百禄请求恢复至道年间的旧例,用文官率领军队,以管辖边界,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熊本治理泸蛮事务,有夷人首领因力竭请求投降,副将贾昌言想杀死他们来邀功,范百禄劝阻贾昌言却不被听从,范百禄就去对能本说:“杀害投降的人不吉利,救活上千人的人的子孙会受到封赏。怎么能容许骄纵的将领在境内横行呢?”熊本惊觉起来,马上下达文书阻止贾昌言。七年,范百禄掌管谏院。碰上大旱之年,范百禄奏请处理当前紧急的事务,收回那些对百姓不利的法令,来拯救即将死亡的百姓。司马光恢复差役法,担心官吏受贿,想对受贿的官吏施以流放的处罚。范百禄坚决地争论说:“老百姓今天去服役,受到别人的酬谢,明天免去服役,就用财物去贿赂人。如果用重法来惩治,那么脸上被刺字和穿着因衣的人将充满道路。”司马光醒悟后说:“没有您的提醒,我不知道啊。”就此罢休。元祐元年,改任吏部侍郎。议论朝政的人想要淘汰胥吏,吕大防催促要废除一半人,范百禄说:“不可以。废除一半那么失去职务的人就会很多,不如用逐渐削减的方法,从现在起胥吏空缺就不要添补,不过几年,削减的人数就会超过一半。”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不久范百禄兼任侍读,提升为翰林学士。他给皇音说区分邪人和正人的条目,大凡引导君主做某类事情的是公正,做某类事情的是奸邪,按类别区分正反,一共二十多条。希望(皇帝)大致根据这些事情来观察情况,那么邪正就区分开来了。范百禄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担任开封府尹。他勤劳于民事,监狱里没有被关押的囚犯。僚吏想把监狱里空无一人的事上奏,让皇上知道,范百禄说:“千里的皇畿,监狱里空无一人,这是皇上的仁德,不是府尹的功劳。”不允许上奏。熙河路范育说:“阿里骨残酷暴虐而且有病在身,温溪心八族都想归附朝廷,可以采用计策接纳他们。”范百禄说:“朝廷凭借诚信安抚四夷,阿里骨没有过错,温溪心的实际情况也不可知,没有罪责却采取军事行动,不是好的计策。”(范育)请求进筑纳迷等三座城,范百禄说:“这都是良田,是必争之地,我们如果(在那里)筑了城,如果敌人的骑兵时常出动,我们怎么耕种呢?之后即便想废弃它们,但消耗的费用已经很多了,也不可能废弃了,”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范百禄去世时,享年六十五岁,追赠银青光禄大夫。 |
|
录入时间:2021-04-15 09:3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