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华谭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华谭字令思,广陵人也。父谞,吴黄门郎。谭期岁而孤,母年十八,便守节鞠养,勤劳备至。及长,好学不倦,爽慧有口辩,为邻里所重。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史,爱其才器,待以宾友之礼。太康中,刺史嵇绍举谭秀才。谭至洛阳,武帝亲策之。时九州秀孝策无逮谭者。谭素以才学为东土所推。同郡刘颂时为延尉,见之叹息曰:“不悟乡里乃有如此才也!”寻除郎中,迁太子舍人。以母忧去职。服阕,为鄄城令,过濮水,作《庄子赞》以示功曹。而廷掾张延为作答教,其文甚美。谭异而荐之,遂见升擢。及谭为庐江内史,延已为淮陵太守。又举寒族周访为孝廉,访果立功名,时以谭为知人。永宁初,出为郏令。于时兵乱之后,境内饥馑,谭倾心抚恤,甚有政绩。迁绥远将军。时石冰之党陆珪等屯据诸县,谭遣司马褚敦讨平之。又遣别军击冰都督孟徐,获其骁率。以功封都亭侯,食邑千户,赐绢千匹。陈敏之乱,吴士多为其所逼。顾荣先受敏官,而潜谋图之。谭不悟荣旨,露檄远近,极言其非,由此为荣所怨。又在郡政严,而与上司多忤。扬州刺史刘陶素与谭不善,因法收谭,下寿阳狱。镇东将军周馥与谭素相亲善,理而出之。建武初,授秘书监,固让不拜。自负宿名,恒怏怏不得志。时晋陵朱凤、吴郡吴震并学行清修,老而未调,谭皆荐为著作佐郎。或问谭曰:“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闻者称善。卒于家。赠光禄大夫,谥曰胡。 (节选自《晋书·华谭传》) 1.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 B.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 C.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 D. 谚言人之相去/如九牛毛宁/有此理乎/谭对曰/昔许由、巢父让天子之/贵市道小人/争半钱之利/此之相去/何啻九牛毛也/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秀孝:秀才与孝康的并称,这是汉代以来、隋唐以前荐举人才的两种科目。被举荐的对象,只能是没有做过官的平民,他们经朝廷检验后录用为官员。 B. 服阕:又称“服除”,即守丧期满。古代官员遭逢父母的丧事称“丁忧”“丁艰”,按礼须离职持丧三年,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强招为官。 C. 食邑: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封地采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 D. 赠:又称“追赠”,即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主要是物质追赠和名称职位等荣誉名声的精神追赠。与之相同或相近还有“追封、追晋、追尊”等。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华谭勤奋好学,才华受人称赞。他少时好学不倦,开朗聪慧,善于论辩,赢得许多人赞赏,并被举荐为官;皇帝亲自策问,他表现很是优秀。 B. 华谭荐贤举能,赢得“知人”名声。他不问远近贵贱,唯才是举,先后举荐过张延、周访以及朱凤、吴震等人,这些人最终都立了功名。 C. 华谭善于治理,为官政绩卓著。他担任郏令时,能体察白姓疾苦,尽心抚恤;担任绥远将军时,他派兵则灭石冰及其党羽,受到朝廷嘉奖。 D. 华谭光明磊落,得罪江东名士。在陈敏作乱时,他在不明事实真相的情况下,发布檄文指斥顾荣叛逆,自此被顾荣所怨恨。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刺史周浚引为从事史,爱其才器,待以宾友之礼。 ②扬州刺史刘陶素与谭不善,因法收谭,下寿阳狱。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晋书·华谭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A 3. B 4. (1)刺史周浚荐举他担任从事史,欣赏他的才能和度量,用宾客朋友的礼节对待他。 (2)扬州刺史刘陶一向与华谭关系不好,就借故还捕了华谭,关进寿阳监狱。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画线句子的大意是:“谚语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像九牛之于一毛,难道有这样的道理吗?”华谭回答曰:“往昔许由、巢父让出天子的尊贵地位,市井小人争逐一文半钱的利益,这中间的差距,何止于九牛之比一毛呢!”句中,“人之相去”指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去”字与“相”结合紧密,不能断开。据此分析可排除A、C两项。“宁……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式,“宁”应与后句连接。据此分析可排除D项。分析可知,B项断句正确。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A项,“被举荐的对象,只能是没有做过官的平民”解说错误。官员也可以被举荐。文中华谭就被当地刺史“引为从事史”后,又被另一个刺史“举秀才”。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项,“这些人最终都立了功名”分析错误,原文是“访果立功名”,是说“周访果然建立了功名”,其它人怎样文中并没有说。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的关键词与特殊句式有:(1)“引”,荐举;“才器”,才能和度量;“待以宾友之礼”是介宾短语后置句。(2)“素”,平素,平常;“收”,逮捕,拘押;“下狱”,关入监牢,关进牢狱。 【点睛】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 一、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 二、被动句式: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三、倒装句式: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四、省略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更普遍。 参考译文: 华谭字令思,广陵人。父亲华谞,担任东吴的黄门郎。华谭刚满周岁就死了父亲,母年仅十八岁,便守节抚养,勤劳备至。到长大后,好学不倦,开朗聪慧又有辩才,被邻里所看重。刺史周浚荐举他担任从事史,爱惜他的才能和度量,用对待宾客朋友的礼节对待他。太康年间,刺史嵇绍推举华谭为秀才。华谭到了洛阳,武帝亲自策问他。当时九州岛的秀才孝廉的对策没有赶得上华谭的。华谭一向凭才学而被东土的人所推重。同郡人刘颂当时为廷尉,见了他感叹地说:“没想到乡里竟然有这样杰出的人才!”不久担任郎中,升为太子舍人。因为母丧离职。服丧期满后,担任鄄城令,渡过濮水时作了《庄子赞》给属官功曹看,而廷掾张延又做了答对文章,文字很美。华谭感到惊异就推荐他,于是被提拔。等到华谭担任庐江内史时,张延已经是淮陵太守。又举荐寒门周访为学廉,周访果然立了功名,当时人认为华谭知人善任。永宁初年,出任郏令。当时战乱之后,境内百姓饥饿,华谭尽心抚恤,很有政绩。升任绥远将军。当时石冰的党羽陆珪等驻扎据守各县,华谭派遗司马禇敦讨伐平定了这些人。又派遣其他军队攻打石冰手下都督孟徐,俘获了他们的勇猛将领。因功被封为都亭侯,食邑一千户,赐给绢千匹。陈敏作乱时,吴地的士人多被他所逼迫。顾荣起光接受陈敏的封官,而秘密图谋陈敏。华谭没有深悟顾荣的意旨,在远近各地发布檄文,指斥他的罪过,自此被顾荣所怨恨。又加上他在郡政令苛严,而对上司多有触犯。扬州刺史刘陶一向与华谭关系不好,就借故逮捕了华谭,关进寿阳监狱。镇东将军周馥与谭平肃相友善,审理后放了他。建武初年,被任命为秘书监,他坚决推让不就任。自负久已享有的名望,常常因不得志而忧都不乐。当时晋陵朱凤、吴郡吴震都学业品行清正,到了年老却未被提叔,华谭都推荐他们担任著作佐郎。有人问华谭说:“谚语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像九牛之于一毛,难道有这样的道理吗?”华谭回答曰:“往昔许由、巢父让出天子的尊贵地位,市井小人争逐一文半钱的利益,这中间的差距,何止于九牛之比一毛呢!”闻听的人都称赞说得好。逝世在家里。追赠为光禄大夫,谥号是胡。 |
|
录入时间:2021-04-16 09: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