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李密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氏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⑤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摘自《晋书·李密传》,有删改) 【注】①醮:jiào,改嫁。②烝烝:zhēng,热切的样子,形容李密对母亲思念之深。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品格好,资质高。④安乐公:刘备之子刘禅。⑤虫流:尸虫流出户外。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B. 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C. 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D. 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郎:即郎官。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秦设置郎中令,执掌护卫陪从、随时建议等。东汉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设置尚书郎,职权范围扩大。魏晋南北朝时期,郎官之制,略同于汉。 B. 出:指京官外调。另外,还有“迁”表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转、调、徙”也表调动官职;“补”表补充空缺官职;“改”表改任官职。这些词语在古时都是官员调动用词。 C. 疏:疏是古代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文武百官向帝王或上司进呈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 D. 东堂:指东堂决策,该制度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朝皇帝朔望听政于东堂,而门下省官员“评尚书奏事”也在东堂。如此东堂慢慢演变成帝王与其大臣进行政治决策的地点。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密孝顺、恭敬。祖母有病时,李密夜里不脱衣睡觉,为祖母端饭菜、喂汤药,每次总要尝过之后才、止祖母饮食或服用。 B. 李密非常好学。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优秀学生子游、子夏。 C. 李密清廉谨慎。做温令时,李密非常憎恨—个担任从事的下属,曾写信禀告给司隶,司隶不满,但因为他为官清慎,没有弹劾他。 D. 李密仍未真正豁达。应诏写诗,充满埋怨,固然是对朝中无人援引、仕途不顺的情绪流露,也说明他一时失去了谨慎。 4.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浯。 ①《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②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晋书·李密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D 2. C 3. C 4. ①《大浩》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琐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中没有能和孔明自己水平相当的,因此孔明的言论教诲就要具体琐碎。” ②李密很有才能,常希望能调回京城任职,可是他在朝中没有靠山,于是被调任汉中太守,自认为失去了很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或:李密很有才能,常希望能调回朝廷任职,可是他在朝中没有后盾,于是被调任汉中太守,他自己因为不如意而心怀怨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本题中,这段话翻译为: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提并论。”张华问他为什么这样说,李密答道:“齐桓公得管仲而称霸天下,用了竖刁而死于非命;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能与魏国抗衡,任用黄皓而亡了国。因此知道他们的成败是一样的原因。”可根据句意断句。“齐桓得管仲”的结果是“而霸”,且“得管仲而霸”与“用竖刁而虫流”对称,应在“霸”后断句,排除AC;“一也”修饰的是“是知成败”,要连在一起,大意是因此知道他们的成败是一样的原因,排除B,故选D。 【2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项。“奏议是古代文武百官向帝王或上司进呈的奏章的总称”有误。奏议,指古代文武百官向帝王上奏。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司隶不满,但因为他为官清慎,没有弹劾他”分析有误,据原文“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可知,是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察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才没有弹劾他。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凡人”,普通人;“碎”,琐碎;“无己敌”,没有和自己水平相当的。第二句中,“内转”,调回京城任职;“无援”,没有后盾;“迁”,调任;“失分”,不如意。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参考译文: |
|
录入时间:2021-04-16 09:4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