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节选)·刘开》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问说(节选) 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1.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审问而明辨之也 审:详细 B. 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规:法则 C. 忌之而不愿问焉 忌:妒忌 D. 问之人以穷其短 穷:穷究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问焉以求一得 然后以六合为家 B. 取其有益于身而己 师不必贤于弟子 C. 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则移其民于河东 D. 轻之而不屑问焉 吾尝终日而思矣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2)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问说(节选)·刘开》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C 3. (1)肯定自己却否定别人,这是世俗的通病。 (2)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正是由于这原因吗?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本题B项,“规”,翻译成“法则”不通,错误。“劝善规过”是个并列结构,比喻勉励学好,规劝改正错误。“劝”为动词,译为“勉励”;可见“规”也应该为动词,而选项译为“法则”,是名词,所以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虚语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明确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然后逐项对比。 A项,第一个“以”是目的连词,译为“来/用来”;第二个“以”为介词,译为“把/拿”; B项,第一个“于”为介词,译为“对、对于”;第二个“于”为介词,译为“比”; C项,两个“则”全都是连词,都译为“就”; D项,第一个“而”表并列关系;第二个“而”表修饰关系。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是”为意动用法,应理解为“认为…正确/肯定”;“非”为意动用法,应理解为“认为…错误/否定”,“同”为通假字,通“通”;“俗之同病”是判断句,译作“这是世俗的通病”,句意;第二句中,“所以”应理解为“……的原因”;“几”应理解为“接近”可由“几乎”推测出来;“由”,应理解为“原因”;“非……乎”应理解为“不正是……吗”,句意。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君子做学问一定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穷尽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叫做“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来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问,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叫做“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知识多的向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发问请教,借以共同研究、相互启发,这就叫做“互相请教,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 古代的人虚心采纳善言善事,不挑选事情地问,不挑选人地问,(只要能)求取那有益于自己修养和学业的就可以了。夏、商、周三代以后,往往是有“学”而没有“问”,朋友间的交往,能做到规劝做好事,不做坏事就不错了。那种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互相请教,勤勉地以进修为急务(的人)未多见,(更)何况世俗的人呢? 肯定自己却否定别人,这是世俗的通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当的人,抱着嬉戏的态度而不敬重他,不甘愿向他问,像这样,天下几乎就没有值的发问请教的人了。 要不然,就是所问的不是(他)所学的:(如)问(一些)天下的奇闻异事和琐屑事物来说说好玩;甚至自己心里所已经明白的事情,却故意拿它问别人,来试试那人的才能;(或者)非常难解答的事情问别人,来逼使那人难堪。唉!人们做学问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正是由于这原因吗? 而且不喜爱问的人,(是)由于不能虚心;不能虚心,(是)由于不诚心实意喜爱学习。也不是不专心用功的缘故,他们学习的态度不像古人学习态度那么端正,他们喜爱的也不是古人喜爱的(东西),所以他们不善于发问请教是理所当然的。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总有一次会出差错。所以地位高的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年长的人可以问年幼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 |
|
录入时间:2021-04-18 09:1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