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石先生传·胡俨》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遁石先生传 胡 俨 翁姓王氏,讳与准,字公度,浙之余姚人。父彦达,有隐操。祖广东参议性常,以忠死难。朝廷旌录彦达,而彦达痛父之死,终身不仕。悉取其先世所遗书付翁曰:“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翁闭门力学,尽读所遗书。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吾无师承,不足相授。”因去从四明赵先生学《易》。赵先生奇其志节,妻以族妹而劝之仕。翁曰:“昨闻先生“遁世无闷’之诲,与准请终身事斯语矣。”赵先生愧谢之。 先世尝得筮书于异人,翁暇试取而究其术,为人筮,无不奇中。远近辐辏,县令亦遣人来邀筮。后益数数,日或二三至。翁厌苦之,取其书对使者焚之曰:“王与准不能为术士,终日奔走公门,谈祸福。”令大衔之。翁因逃入四明山石室中,不归者年余。时朝廷督有司访求遗逸甚严。部使者至县欲起翁。令因言曰:“王与准以其先世尝死忠,朝廷待之薄,遂父子誓不出仕,有怨望之心。”使者怒拘翁三子,使人督押,入山求之。翁闻益深遁,坠崖伤足。求者得之以出。部使见翁创甚,且视其言貌坦直无他。翁亦备言其焚书逃遁之故。使者悟,始释翁。见翁次子世杰之贤,因谓翁曰:“足下不仕,终恐及罪,宁能以子代行乎?”不得已,遂补世杰邑庠弟子员。而翁竟以足疾得免。翁谓人曰:“吾非恶富贵而乐贫贱;顾吾命甚薄,且先人之志,不忍渝也。”又曰:“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因自号遁石翁云。 翁伟貌修髯,精究《礼》《易》,著《易微》数千言。尝居秘图湖阴,遇“大有”之“震”,谓其子曰:“吾先世盛极而衰,今衰极当复矣。然必吾后再世而始兴乎?兴必盛且久。”至是翁没且十年,而世杰以名儒宿学膺贡,来游南雍。大司成陈公一见,待以友礼,使毋就弟子列;命六堂之士成师资之。俨忝与同舍,受世杰教益为最多,而相知为最深,因得备闻翁之隐德,乃私为志之若此。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怨望之心 望:怨恨 B. 令大衔之 衔:接受 C. 赵先生愧谢之 谢:道歉 D. 俨忝与同舍 忝:愧,有愧于 2. 下列加点文言虚词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不以仕进望尔也 宁能以子代行乎 B. 于:先世尝得筮书于异人 不拘于时 C. 且:且先人之志,不忍渝也 至是翁没且十年 D. 而:吾非恶富贵而乐贫贱 吾先世盛极而衰 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及相关文意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讳,旧时指对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也用在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前面。作者在王与准的名字前加“讳”,以表示对他的尊敬。 B. 筮书,古代记载占卜方法的书。王与准从异人那里得到筮书,并利用空闲时间加以研究,替人占卜,连县令也多次派人请他去占卜。 C. 弟子,文中指门徒、学生。王世杰凭借他的名望和才学被举为贡生,他到南雍游学,大司成陈公把他当成朋友,而没有把他放在学生之列。 D. 邑庠,文中是县学的代称。部使想任用王与准做官,王与准逃到山的更深处,坠崖伤足,部使于是补录他的次子王世杰为县学的弟子员。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 (2)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5. 请简要概括王与准“遁世”的原因。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遁石先生传·胡俨》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A 3. B 4. (1)我如果不是被石头碰伤,将不能实现隐居的想法,石头对我有恩德,(我)不敢忘记啊。 (2)我只是个市场上击刀杀生的屠夫,可是公子竟多次登门问候我……如今公子有了急难,这就是我为公子杀身效命的时候(时机)了。 5. ①父亲的影响;②赵先生的教诲;③应酬之苦(或写“对世俗生活的厌烦等”);④信奉《礼》《易》之说。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本题B项,“令大衔之” 中“衔:接受”,解释错误,“衔”的常见义项为:⒈马嚼子;⒉用嘴含,包含,含有;⒊藏在心中,怀恨;⒋奉,接受;⒌相接;⒍职位,职称。联系上文语境,王与淮厌烦为县令占卜,取出筮书当使者面焚毁,在这句话中“令”指县令,“令大衔之”意思是“县令对此深深怀恨在心”,“衔”在这里应该解释为“怀恨”。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找到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本题A项,“不以仕进望尔也”和“宁能以子代行乎”中的“以”都是介词,都解释为“用”。 B项,“先世尝得筮书于异人”中“于” 为介词,解释为“从”;“不拘于时”中“于”表被动。C项,“且先人之志,不忍渝也”中“且”,连词,解释为“况且” ;“至是翁没且十年”中“且”副词,解释为“将近”。D项,“吾非恶富贵而乐贫贱”中“而”,连词,表并列;“吾先世盛极而衰”中“而”,连词,表承接。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王与准从异人那里得到筮书”不合文意,原文相关表述为“先世尝得筮书于异人,翁暇试取而究其术”,此句中“先世”指“王与准的先辈”,由此可知从异人那里得到筮书的是“王与准的先辈”而不是“王与准”。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吾非伤于石:被动句。遂:实现。栖遁:隐居。石有德于吾:状语 后置句。(2)臣乃市井鼓:击。数:多次。存:看望,慰问。急;紧急情况。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判断句。秋:时刻。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找出文中的关键词语,认真分析。本题要求为“简要概括王与准“遁世”的原因”,根据文本“祖广东参议性常,以忠死难。朝廷旌录彦达,而彦达痛父之死,终身不仕。悉取其先世所遗书付翁曰:‘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可概括出“受父亲的影响不愿入仕”;根据文本“妻以族妹而劝之仕。翁曰:‘昨闻先生‘遁世无闷’之诲,与准请终身事斯语矣。’赵先生愧谢之”,可以概括出“赵先生的教诲是他遁世的一个原因”;根据文中“拒绝为县令占卜”和“部使者到县衙想起用与淮,与准听说后逃跑更加远的深山,坠下山崖摔伤了脚”这些相关情节,可以概括出“厌倦官场世俗生活”;根据文中“精究《礼》《易》,著《易微》数千言。尝居秘图湖阴,遇‘大有’之‘震’,谓其子曰:‘吾先世盛极而衰,今衰极当复矣。然必吾后再世而始兴乎?兴必盛且久’”等表述,可以发现“信奉《礼》《易》之说”也是他遁世的原因之一。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老先生姓王,名与准,字公度,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王彦达,有谦虚的操守。祖父王性常任广东参议,以忠诚为国殉难。朝廷表彰王彦达,彦达为父亲之死而悲痛,决定终身不入仕途。取出自己祖先留下的全部书籍交付给王与准说:“只是希望不要废弃了祖先家业罢了,不用升官发达期望你们。”王与准闭门努力学习,读尽了祖先留下的书籍。乡里后辈有人想来跟他学习,(与准先生)总是推辞说:“我没有得到老师的传承,我的学识不足以教授你们。”于是去跟从四明赵先生学习《易》。赵先生惊奇于他的志向和节操,把表妹嫁给他为妻,并且鼓励他走上仕途。王与准说:“以前听从先生‘遁世无闷’的教诲,与准请求终身实践这一教诲。”赵先生惭愧地向他道歉。 与准祖先曾经从异人那里获得筮书,与准空闲的时候拿来研究占卜的方法,为别人占卜,没有不神奇地卜中。远近人们纷纷前来,县令也派人来邀请他去占卜。后来更加迫切,有时每天会有两三回。与准对此厌烦痛苦,取出筮书当使者面焚毁了它说:“王与准不能当术士,终日在官府奔走,谈论祸福。”县令对此深深怀恨在心。与准于是逃入四明山石室中,一年多不敢回家。当时朝廷督查有司访求朝廷遗漏的英才十分紧迫。部使者到县衙想起用与淮。县令趁此进言说:“王与准因为他的祖先曾经为尽忠而死,朝廷待他们凉薄,于是父子立誓不出山做官,有怨恨;心怀不满之心。”使者发怒拘捕与准三个儿子,派人督促押解,进山寻找与准。与准听说后逃跑更加远的深山,坠下山崖摔伤了脚。寻找的人抓住了他带出了大山。部使见与准受伤很严重,且看他的言谈举止坦荡率直没有其它意图。与准也详尽地谈了他焚毁筮书逃遁的原因。使者明白了这些,才释放了与准。部使看到与准的次子世杰很贤良,于是对与准说:“您不入仕途,最终恐怕要涉及犯罪,是不是能用儿子代你前行呢?”不得已,于是补录世杰为县学的弟子员。而王与准最终凭脚病能免去出仕。王与准对别人说:“我不是厌恶富贵而喜欢贫贱;只是我的命运很浅薄,况且祖宗的志向,也不忍心改变啊。”又说:“我要不是被石头碰伤,将不能实现避世隐居的想法,石头对我有恩德,(我)不敢忘记它。”于是自号遁石翁。 王与准体貌魁伟长髯潇洒,精心研究《礼》《易》,著有数千言的《易微》。曾经居住在秘图湖南,遇“大有”之“震”,对他的儿子说:“我们祖先兴盛到了极点就衰败了,现在衰败到了极点就应该复兴了。然而一定要我日后再世才兴盛吗?复兴必定旺盛且持久。”在与准去世将近十年的时候,王世杰凭名儒宿学的身份荣膺贡生,来南雍游学。大司成陈公一看见他,以朋友的礼节接待他,没有将他放在学生的行列里;命国子监的贡生把他当老师对待。我恭敬地能有幸与世杰同处一个房间,受世杰教益是最多的,而相知是最深的,于是能详尽地了解老先生的谦虚的品德,于是我写下这篇文章。 |
|
录入时间:2021-04-19 09:0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