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陆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陆扆,字祥文,吴郡人。兴启二年登进士第。明年,宰相孔纬奏直史馆,得校书郎,寻丁忧免。景福元年,知制诰,二年日诰日日朝贺,面赐金紫之服。文思敏速,初无思虑,挥翰如飞,文理俱惬,同舍服其能。天子顾待特异。尝金銮作赋,命学士和,先成。帝览而嗟挹之,曰:“朕闻贞元时有陆贽吴通玄兄弟能作内庭文书后来绝不相继今吾得卿斯文不坠矣” 乾宁二年,改户部侍郎。故事,三署除拜,有光署钱以宴旧僚,内署即无斯例。拜辅相之月,送学士光院钱五百贯,特举新例,内署荣之。九月,覃王以兵伐凤翔。师之起也,扆坚请曰:“播越之后,国步初集,不宜与近辅交恶,必为他盗所窥。加以亲王统兵,物议腾口,无益于事,只贻后患。”昭宗已发兵,怒沮议。是月十九日,责授峡州刺史。师出果败。天复初,帝密语韩曰:“陆扆、裴贽孰忠于我?”偓曰:“等皆宰相,安有它肠?”帝曰:“外言扆不喜我复位,元日易服奔启夏门,信不?”偓曰:“孰为陛下言此?”偓曰:“崔胤”。偓曰:“设扆如是,亦不足责。且陛下反正,素不知谋,忽闻兵起,欲出奔耳。陛下责其不死难则可,以为不喜,乃谗言也。”帝遂悟。天复元年五月,进阶特进,兼兵部尚书,加食邑五百户。车驾自凤翔还京,赦后诸道皆降诏书,独凤翔无诏。扆奏曰:“凤翔近在国门,责其心迹,罪实难容。然比来职贡无亏,朝廷未与之绝。一朝独无诏命,示人不广也。”崔胤怒,奏贬扆沂王傅,分司东都,削阶至正议大夫。居无何,崔胤诛,复授吏部尚书,阶封如故。明年正月,陆扆被害于滑州白马驿,时年五十九。 (选自《旧唐书·陆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朕闻贞元时/有陆贽/吴通玄兄弟/能作内庭文/书后来绝/不相继/今吾得卿/斯文不坠矣/ B. 朕闻贞元时/有陆贽/吴通玄兄弟/能作内庭文书/后来绝不相继/今吾得/卿斯文不坠矣/ C. 朕闻贞元时/有陆贽/吴通玄兄弟/能作内庭文书/后来绝不相继/今吾得卿/斯文不坠矣/ D. 朕闻贞元时/有陆贽/吴通玄兄弟/能作内庭文/书后来绝/不相继/今吾得/卿斯文不坠矣/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称元朔、元夕、岁首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描写的就是这一天的情景。 B. 光院钱:唐末及五代时期翰林院对新任职官员或学生收取的礼钱。这里指陆扆新上任交的五百贯。 C. 食邑:中国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盛行于周。又称采邑、采地、封地等。 D. 道:行政区域的名称。始设于汉代,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陆扆才思敏捷,深受赏识。昭宗曾经作赋,诏学士们奉和,其中陆最先写完,昭宗看了之后深深赞叹。 B. 陆扆直言敢谏,遭遇贬谪。覃王讨伐凤翔,陆扆认为军队实力不强,不应轻易征战,触怒龙颜,被贬为峡州刺史。 C. 陆扆举止不当,受到怀疑。昭宗听说陆元日那天换了衣服逃到启夏门,以为陆扆对自己复位有意见,从而对他有所怀疑。 D. 陆扆顾全大局、拾遗补缺。昭宗大赦天下,唯独不赦免凤翔。陆扆认为凤翔虽然有罪,却也履行了职责,不应区别对待。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事,三署除拜,有光署钱以宴旧僚,内署即无斯例。 (2)居无何,崔胤诛,复授吏部尚书,阶封如故。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旧唐书·陆传》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A 3. B 4. (1)按照旧例,从三省升任宰相,相关部门要向新入职的官员征收光署钱以用作宴请同僚的费用,而翰林院却从来没有这个先例。 (2)过了不久,崔胤被诛杀,陆 又被授予吏部尚书,官阶还和原来一样。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题中,根据句意,“后来绝”的主语是“人”而不是“书”,所以排除 A 项;“今吾得”的宾语是“卿”,所以排除B、D 项,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中A项“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称元夕”表述错误,元夕是指正月十五。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中B项,“军队实力不强”无中生有,表述错误。根据文本“扆坚请曰:‘播越之后,国步初集,不宜与近辅交恶,必为他盗所窥。加以亲王统兵,物议腾口,无益于事,只贻后患。’”可知,陆扆认为不应轻易征战的原因是:战争刚刚结束,国家的局势刚刚稳定下来,不应该对京城附近的地区用兵,否则一定会被另外的贼人趁虚而入。而且把军事大权交给亲王,众人非议,这对国家没有好处,只会带来后患。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故事”,按照旧例;“宴”,宴请;“即”,却;(2)“居”,过了;“复授吏部尚书”补出主语“陆 ”;“故”,先前的、之前的。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陆扆 ,字祥文,吴郡人。 兴启二年中进士第。 第二年,宰相孔纬向皇帝奏请让陆扆当值史馆,官拜校书郎。 但是不久,陆 因为母亲去世而离职。景福元年,担任知制诰,景福二年正月初一朝贺,(皇帝)当面赏赐他金紫之服。 陆扆才思敏捷,文如泉涌,所写文章文质兼美,同僚都很佩服他的才能。昭宗也对他十分优待。一次昭宗在翰林院吟诗作赋,让学士们附和,陆 第一个就完成了。 昭宗拿着陆 的文章赞叹道: “我听说贞元时陆贽、吴通玄兄弟擅长撰写内朝公文,而后就后继无人了,如今我得到你这样的人才,礼乐教化就能发扬光大了。 ” 乾宁二年,陆 改任户部侍郎。 按照旧例,从三省升任宰相,朝廷向新入职的官员征收光署钱以用作宴请同僚的费用,而翰林院从来没有过这个先例。 到陆 在任时,送给翰林院光院钱后,其他机构也纷纷效仿,皆设定例。 九月,覃王率兵讨伐凤翔。 军队准备出发时,陆 坚持劝谏说: “战争过后,国家的局势刚刚稳定下来,不应该对京城附近的地区用兵,否则一定会被另外的贼人趁虚而入。 而且把军事大权交给亲王,众人非议,这对国家没有好处,只会带来后患。”此时昭宗已经发兵,而怪罪陆 (这么做)动摇军心而没有采纳他的建议。这月十九日,陆 被贬为峡州刺史。之后覃王果然大败。天夏初年,昭宗私下问韩 : “陆 、裴贽谁对我更忠诚?”韩 说: “陆 等人都是宰相,怎么会有异心呢? ”昭宗说: “外面传言陆 对我复位有意见,(曾经看到他)在正月初一那天换了衣服逃到启夏门,你 觉得这话可信吗? ”韩 说: “这是谁跟陛下您说的? ”昭宗说: “崔胤。 ”韩 说: “假如陆 真这样做也不必怪罪他,况且陛下复位的事情他并不知情,忽然听说军队行动,不过是想打算出逃罢了。 陛下怪罪他没有为国捐躯是可以的,但认为他对您复位有意见,这恐怕是诬陷之词啊。”昭宗这才醒悟。天复元年五月时,陆 进阶特进,兼任兵部尚书,赏赐封地五百户。 昭宗从凤翔回到京城,发诏书大赦天下,却唯独没有给凤翔下诏,陆 于是请奏说: “凤翔距离国门最近,若追究他的罪行,也确实难以赦免。 然而近来凤翔向朝廷缴纳贡品一点都没有减少,朝廷也不曾与他断绝联系。 如果唯独凤翔没有被赦免的诏命,会让世人觉得您心胸狭窄啊。 ”崔胤心怀不满,奏请将陆 贬为沂王傅,分管东都,官阶降为正议大夫。不久,崔胤被诛杀,陆 又被授予吏部尚书,官阶还是和原来一样。第二年正月,陆扆被害于滑州白马驿,时年五十九岁。 |
|
录入时间:2021-04-19 09:1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