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明·王阳明》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明·王阳明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培涵养之方,则宜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推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

(选自《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 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宜诱之歌诗                    诱:诱导

B. 宜其幽抑结滞                宣:抒发

C. 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            周旋:盘旋

D. 盖先王立教之微意                微意:精深之意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其栽培涵养之方            安能以身之察察

B. 渐于礼义而不苦其难            虽一毫而莫取

C. 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D. 视以为迂                    若属皆且为所虏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把对儿童进行“歌诗”“习礼”教育视为“不切时务”的观点是错误的;并指出错误本质是不懂得教育的本意。

B. 作者认为儿童教育要根据其年龄特点,顺应他们爱嬉戏玩耍的天性,因势利导,使他们内心愉悦,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

C. 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主张,十分重视运用形象语言,如把儿童的天性比作草木的萌芽;用春风细雨和秋霜比作不同的教育手段,从而能让当时社会上的人更好的理解他的思想。

D. 作者的教育主张,在当时难免曲高和寡,甚至被非议;但今天看来,他的启蒙之道具有超时代的价值,仍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尔 诸 教 读 其 务 体 吾 意 永 以 为 训 毋 辄 因 时 俗 之 言 改 废 其绳 墨 庶 成 蒙 以 养 正 之 功 矣 念 之 念 之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2)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

下载Word版试题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明·王阳明》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B    3. C   

4. 尔 诸 教 读 / 其 务 体 吾 意 / 永 以 为 训 / 毋 辄 因 时 俗 之 言 / 改 废 其 绳 墨 / 庶 成 蒙 以 养 正 之 功 矣 / 念 之 念 之!   

5. (1)现在教育童子也必须顺着他们的天性,不断鼓励,使他们心中愉快,他们就会不断进步。

(2)而且可以在反复研讨中存养心性,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弘扬志向。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C项解释错误,“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中的“周旋”,指古代行礼时进退揖让的动作。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在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高考一般是课外文言文阅读,可以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来推断词义。A项,“之”前者结构助词“的”;后者定语后置标志;B项,“而”都表示转折关系。C项“其”前者代词;后者加强反问语气,有“难道”之意;D项“为”前者与“以”结合,“把……作为”:后者“为所”结合,表示“被”之意。故选B。

【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特点、相关的事件、言行、观点、情感、技巧等。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从而能让当时社会上的人更好的理解他的思想”分析错误,本文是写给刘伯颂等教员阅读,并非社会人士。故选C。

【4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你们这些教师一定要读懂体察我的用意,永远将它当做训条,不要因为世俗的言论,来废除我的规矩,也许就能够成就“蒙以养正”的功绩吧,一定要记得!据此理解即可断句。

【5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大意,在此基础上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有:(1)趋向,顺着他们的天性;中心,心中;进,进步;已,停止。(2)存,存养;宣,弘扬;志,志向。

【点睛】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古代的教育,教的是人伦纲常。后世背诵词句的风气兴起之后,先王的教化就消失了。现在教育童子,应当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唯一的功课。至于培养的具体办法,则应通过吟咏诗歌来激发他们的志趣,引导他们学习礼仪,来严肃他们的仪表,教导他们读书,来开发他们的智力。现在的人常常认为歌唱吟诗,学习礼仪不合时宜,这都是末流庸俗的见识,怎么能明白古人设立教育的本意呢!

大体上,童子的性情是喜欢游戏玩乐而害怕拘束,这就像草木刚开始萌芽,让它舒畅地生长就能很快茁壮成长,如果摧残压抑它就会枯萎衰败。现在教育童子也必须顺着他们的天性,不断鼓励,使他们心中愉快,他们就会不断进步,就好比春风细雨滋润花木,花木没有不萌芽,自然一天天成长起来。如果遇到冰霜侵袭,就会生机萧杀,一天天枯槁。所以通过唱歌吟诗的诱导,不仅仅是开发他们的志冋和兴趣,而且是为了在唱歌吟诗中消耗他们蹿跳呼叫的精力,在音律中抒发他们的抑郁和不快。用礼仪开导,不仅可以严肃仪表,还可以在作揖行礼中活动全身的血脉,在叩拜屈伸中强健筋骨。教导他们读书,不但可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而且可以在反复研讨中存养心性,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弘扬志向。所有这一切都是顺着他们的天性,引导他们的意志,调理他们的性情,在潜移默化中,清除鄙陋吝啬和顽劣愚笨。这样,使他们逐渐符合礼仪规范而不感到辛苦,性情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中正平和,这就是先王创办教育的宗旨。

近年来教育童子,每天只知道督促句读课业,严格要求他们,却不知道用礼仪引导,只求聪明,而不知道用善良来培养他们,绳捆鞭打,像对待囚犯一样对待他们。童子们把学校看成是监狱而不愿意上课,把师长看成是强盗仇人而不愿意见面。于是,他们逃避遮掩,去游戏玩耍,作假说谎,肆意顽劣,变得庸俗低下,日以堕落。这就是驱使他们作恶有要求他向善,这怎么可能呢?

我的教育主张,本意就在这里。恐怕时下世俗不理解,认为我很迂腐,而且我就要离开了,因此特意加以嘱咐。你们这些教师一定要读懂体察我的用意,永远将它当做训条,不要因为世俗的言论,来废除我的规矩,也许就能够成就“蒙以养正”的功绩吧,一定要记得!

录入时间:2021-04-20 09: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