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广士·苏洵》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广士

苏洵

古之取士,取于盗贼,取于夷狄;古之人非以盗贼、夷狄之事可为也,以贤之所在而已矣。盗贼下人,夷狄异类,虽奴隶之所耻,而往往登之朝廷,坐之郡国,而不以为怍。彼虽不能绳趋而尺步,华言而华服。然而其才果可用于此,则居此位可也。古者,天下之国大而多士大夫者,不过曰齐与秦也。而管夷吾相齐,贤也,而举二盗焉;穆公霸秦,贤也,而举由余焉。是其能果于是非而不牵于众人之议也,未闻有以用盗贼、夷狄而鄙之者也。今有人非盗贼、非夷狄,而犹不获用,吾不知其何故也。

夫古之用人,无择于势。今也,布衣寒士持方尺之纸,书声病剽窃之文,而至享万钟之禄;卿大夫之子弟饱食于家,一出而驱高车,驾大马,以为民上。若此者,皆非贤也,皆非功也,是今之所以进之之途多于古也。而胥史贱吏独弃而不录使老死于敲榜趋走而贤与功者不获一施吾甚惑也不知胥吏之贤优而养之则儒生武士或所不若。

昔者汉有天下,平津侯、乐安侯辈皆号为儒宗,而卒不能为汉立不世大功。而其卓绝隽伟震耀四海者,乃其贤人之出于吏胥中者耳。夫尹翁归,河东之狱吏也;王尊,涿郡之书佐也。是皆雄隽明博,出之可以为将,而内之可以为相者也,而皆出于吏胥中者,有以也。夫吏胥之人,少而习法律,长而习狱讼,老奸大豪畏惮慑伏,吏之情状、变化、出入无不谙究,因而官之,则豪民猾吏之弊,表里毫末毕见于外,无所逃遁。而又上之人择之以才,遇之以礼,而其志复自知得自奋于公卿,故终不肯自弃于恶以贾罪戾,而败其终身之利。

今之吏胥则不然,始而入之不择也,终而遇之以犬彘也。平民不能自弃为犬彘之行,不肯为吏矣,况士君子而肯俯首为之乎?然欲使之谨饰可用如两汉亦不过择之以才待之以礼恕其小过而弃绝其大恶之不可贳忍者,而后察其贤有功而爵之、禄之、贵之,勿弃之于冗流之间。则彼有冀于功名,自尊其身,不敢丐夺,而奇才绝智出矣。

夫人固有才智奇绝而不能为章句名数声律之学者,又有不幸而不为者。苟一之以进士、制策,是使奇才绝智有时而穷也。使吏胥之人,得出为长吏,是使一介之才无所逃也。进士、制策网之于上,此又网之于下,而曰天下有遗才者,吾不信也。

(本文有删节)

【注】①由余:人名,西戎大臣。②贳:赦免,宽大。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彼虽不能绳趋而尺步            快走

B. 长而习狱讼                    讼案

C. 故终不肯自弃于恶以贾罪戾      招致

D. 勿弃之于冗流之间              烦乱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而卒不能为汉立不世大功        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B. 乃其贤人之出于吏胥中者耳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C. 况土君子而肯俯首为之乎        其皆出于此乎

D. 此又网之于下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选拔官吏应不拘一格,不问门庭贵贱、身份高下,应重真才实学,对管仲、秦穆公曾经的举荐行为大为赞赏。

B. 作者将汉代未能立大功的“儒宗”与震耀四海的吏胥对比,又将宋朝对待吏胥的态度与汉代相对比,强调从底层官吏中选拔人才。

C. 文中指出,宋王朝一些长官未择人以才,导致吏胥待平民如犬彘,平民和士君子都不愿为官吏,这与作者的主张相违背。

D. 本文笔力雄健,语言明畅,议论锋利,尖锐地指出当朝科举制度的局限性,不能只知道以声律之学来考量人,否则易埋没人才。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而 胥 史 贱 吏 独 弃 而 不 录 使 老 死 于 敲 榜 趋 走 而 贤 与 功 者 不 获一 施 吾 甚 惑 也 不 知 胥 吏 之 贤 优 而 养 之 则 儒 生 武 士 或 所 不 若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是其能果于是非而不牵于众人之议也,未闻有以用盗贼、夷狄而鄙之者也。

(2)则彼有冀于功名,自尊其身,不敢丐夺,而奇才绝智出矣。

下载Word版试题
《广士·苏洵》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A    3. C   

4. 而胥史贱吏独弃而不录/使老死于敲榜趋走/而贤与功者不获施/吾甚惑也/不知胥吏之贤/优而养之/则儒生武士或所不若   

5. (1)这说明)他们在是非问题上勇于决断,没有受到众人议论的牵制,也从来没听说过他们由于起用盗贼、夷狄而被鄙视。

(2)那些希望建立功业名声的,就会自尊自爱,不敢强求豪夺,这样奇特的才能和超常的智慧就可以展现出来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平时涉猎积累,包括书本课堂,作业练习,课外阅读等。可以使用代入法、组词法、知识迁移法,还可以结合语境看词性符合与否,有无词类活用情况。本题D项,“冗”应解释为“庸劣,平庸”,“冗流”是“庸陋不堪任事的人”之意。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此类题目,应该具体准确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再结合语境分析,作出正确判断。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项,两个句子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翻译为“却”。B项,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翻译为“的”。C项,第一个“乎”是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示疑问语气,翻译为“吗”;第二个“乎”是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示推测的语气,翻译为“吧”。D项,第一个“于”是介词,翻译为“向”;第二个“于”是介词,翻译为“对”。故选A。

【3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本题是“选非题”,C项,“导致吏胥待平民如犬彘”对原文内容理解分析错误,“今之吏胥则不然,始而入之不择也,终而遇之以犬彘也。” 解释为“今天的小吏就不是这样,开始入世为官时却不被挑选,最终被像对待犬彘一样对待”,应该是吏胥被对待如犬彘。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文画波浪线句子,“而胥史贱吏独弃而不录”主谓都有,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而唯独胥史贱吏被放弃而不予录用”,所以在“不录”后断开;“而贤与功者不获施”中的“而”用在句首表示意思的转折,“贤者和有功劳的人却不能获得施展才能的机会”,所以在“而”前面断开,在“施”后断开,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吾甚惑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句末语气词“也”表示陈述语气,在其后断开;“不知胥吏之贤”解释为“不知道小吏的贤能”,表意完整,在后面断开;“则儒生武士或所不若”中的“则”用在句首表示承接,“那么”,所以在“则”之前断开。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重点词语句式:(1)能果于是非:状语后置句,能在是非问题上勇于决断,果:决断;不牵于众人之议:被动句式,没有受到众人议论的牵制,“于”表被动;

以:因为;鄙之者也:意念被动句,被鄙视。(2)冀:希望;其:自己;丐夺:强求豪夺;出:出现、展现。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①抓虚词看位置,②看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录入时间:2021-04-20 09: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