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裴村记·顾炎武》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裴村记

顾炎武

呜呼!自治道愈下,而国无强宗。无强宗是以无立国,无立国是以内溃外畔,而卒至于亡。然则宗法之存,非所以扶人纪而张国势者乎!

余至闻喜县之裴村,拜于晋公之祠。问其苗裔,尚一二百人,有释耒而陪拜者。出至官道旁,读唐时碑,载其谱牒世系。登陇而望,十里之内,丘墓相连。其名字官爵可考者,尚百数十人。

盖近古氏族之盛,莫过于唐。而河中为唐近畿地,其地重而族厚。若解之柳、闻喜之裴,皆历任数百年,冠裳不绝;汾阴之薛,凭河自保,于石虎、苻坚割据之际,而未尝一仕其朝;猗氏之樊、王,举义兵以抗高欢之众。此非三代之法尤存,而其人之贤者,又率之以保家亢宗之道,胡以能久而不衰若是?

呜呼!此治道之所以日趋于下,而一旦有变,人主无可仗之大臣,国人无可依之巨室,相率奔窜以求苟免。是非其必至之势也与?是以唐之天子贵士族而厚门荫。盖知封建之不可复,而寓其意于士大夫,以自卫于一旦苍黄之际,固非后之人主所能知也。

予尝历览山东、河北,自兵兴以来,州县之能不至于残破者,多得之豪家大姓之力,而不尽恃乎其长吏。及至河东,问贼李自成所以长驱而下三晋之故,慨而伤之。或言曰:“崇祯之末,辅臣李建泰者,曲沃人也。贼入西安,天子临朝而叹,建泰对言:‘臣郡当贼冲,臣请率宗人乡里出财百万,为国家守河。’上大喜。命建泰督师,亲饯之正阳门楼,举累朝所传之御器,而酌之酒,因以赐之。未出京师,平阳太原相继馅,建泰不知所为。师次真定,而贼已自居庸入矣。”

此其人材之凡劣,固又出于王铎、张濬之下。而上之人无权以与之,无法以联之,非一朝一夕之故矣。乃欲其大臣者以区区宰辅之虚名,而系社稷安危之命,此必不可得之数也。

《周官》:“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五曰宗,以族得民。”观裴氏之与唐存亡,亦略可见矣。夫不能复封建之治,而欲藉士大夫之势以立其国者,其在重氏族哉!其在重氏族哉!

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立国是以内溃外畔           畔:背叛

B. 而河中为唐近畿地             畿:门槛

C. 而不尽恃乎其长吏             恃:依靠

D. 而欲藉士大夫之势以立其国者   藉:借助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考察和深刻思考,认为强大的宗族有利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B. 裴村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村民讲礼义,人才辈出,曾经作出过特别的历史贡献。

C. 山东、河北等州县,虽处于动荡年代,但并没有变得破败,全都依靠宗族百姓的支持。

D. 考察裴氏和唐朝共存共亡的事实,可以明白要立国治国就得重视士大夫和宗族的力量。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非三代之法尤存,而其人之贤者,又率之以保家亢宗之道,胡以能久而不衰若是?

(2)乃欲其大臣者以区区宰辅之虚名,而系社稷安危之命,此必不可得之数也。

4. 氏族有哪些重要作用?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下载Word版试题
《裴村记·顾炎武》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C   

3. (1)这不是三代之法还存在的表现,而那些贤能的人,又率领同族这人保护家庭庇护宗族,凭什么能够像这样长久而不衰退呢?

(2)(君王)却想要大臣凭小小的宰辅虚名,担当国家安危的重任,这一定找不到好的方法。   

4. 团结族人,维护人伦,保疆固土,护持国运(势)。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畿”,“河中”“其地重而族厚”等分析,“门槛”错误。应该是国都的四周。句意:河中府是唐代靠近京畿的重地。故选B。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全都依靠宗族百姓的支持”错,第五节是“不尽恃乎其长吏”,不完全依靠国家官吏。故选C。

点睛: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在准确理解词义、句意的基础上,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要信息、次要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作较深层次的剖析。这就要求我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并对文章的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归纳和概括。也就是说,不仅要能概括某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所导致的结果或某个(几个)人物的所作所为,还要能揭示出这个事件的意义,或者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或者某种现象的本质,或者某种观点等。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此”,代词,这;“尤”,尚且、还;“其”,代词,那些;“其人之贤者”(定语后置句);“之”,代词,他们;“以”,连词,来;“亢宗”,庇护宗族;“之”,助词,的;“以”,介词,凭借;“而”,连词,表转折;“若”,像;“是”,代词,这样。(2)补充句首主语“君王”;“乃”,连词,表转折,却;“其”,代词,那些;“以”,介词,凭借;“区区”,小小的,(人或事物)不重要;“之”,助词,的;“而”,连词,表转折;“系”,联系、关联;“社稷”,指国家;“命”,此处意译为重任;“此”,代词,这;“数”,方法、技艺;“此必不可得之数也”(判断句)。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氏族有哪些重要作用?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结合“问其苗裔,尚一二百人,有释耒而陪拜者。出至官道旁,读唐时碑,载其谱牒世系。登陇而望,十里之内,丘墓相连。其名字官爵可考者,尚百数十人”分析,氏族可以团结族人,维护人伦。结合“若解之柳、闻喜之裴,皆历任数百年,冠裳不绝;汾阴之薛,凭河自保,于石虎……又率之以保家亢宗之道,胡以能久而不衰若是”“州县之能不至于残破者,多得之豪家大姓之力”分析,氏族可以保疆固土,护持国运(势)。

【点睛】参考译文:

唉!自从国策每况愈下,国家没有强大的宗族。没有强大的宗族就无法立国,无法立国因此就会内部溃败外部背叛,最终趋向灭亡。既然这样,那么宗法的存在,难道不是用来护持做人的纲纪准则、增强国家运势的吗?

我到闻喜县的裴村,祭拜晋公祠。寻问他的后代,尚有一二百人,有的人放下农具陪同我一起祭拜。走到官道边,读到唐时的石碑,石碑上记载着裴氏家族的先后世系。登上田陇远望,十里之内山岳坟墓相连。那些姓名、官爵可考的尚有一百多人。

近古氏族繁盛,没有能超过唐的。河中府是唐代靠近京畿的重地。这里占据地利、望族频出。若解的柳氏、闻喜的裴氏,都先后历经几百年,人丁兴旺绵延不绝。汾阴的薛氏,依河自我保全,在石虎、符坚割据一方之时,没有一个人在朝中任职,猗氏的樊、王二人,举起义旗率领义兵抗击高欢的部众。这不是三代之法还存在的表现,而那些贤能的人,又率领同族这人保护家庭庇护宗族,凭什么能够像这样长久而不衰退呢?

唉!这正是国策之所以每况愈下的原因,而一旦发生变故,国君没有可以仰仗的大臣,人民没有可以依靠的世家大族,相继奔走逃窜,以求苟且免于灾祸,这难道不是他们必然的趋势吗?因此唐朝的君王厚待士族和族人。君王们懂得封邦建国不可能再次出现,就把自己的想法告知士大夫,一旦事有变化能够自我保卫,这本来就是后代君王所能明白的。

我曾经在肴山以东、黄河以北广泛游览,自从战火暴发以来,州县没有变得残破,大多靠了豪家大姓的力量,却不完全依靠国家官吏。到了黄河以东,寻问李自成军队能够长驱而下三晋的原因,悲慨而伤感。有人说:“崇桢末年的辅臣李建泰,是曲沃人。李自成军队攻入西安,皇帝临朝叹息,建泰进言说‘我的郡县可以阻挡他们的进攻,我请求率领族人乡亲捐出百万钱财,为国家守住山河。’皇帝非常高兴。命令建泰都督军队,亲自在正阳门楼设宴为他饯行,举起历朝传下的御器,斟满酒,并赐予给他。建泰还没有离开京城,平孙太原相继沦陷,建春不知干什么好。军队驻扎在真定,而李自成的军队早已打进了居庸关。”

这个人才能平庸低劣,本来连工铎、张濬都不如。而皇上又没有授权给他,没有方法跟他相联,这并不是短时间的缘故。却想要大臣凭小小的宰辅虚名,担当国家安危的重任,这一定找不到好的方法。

周朝官员太宰用九项政治措施联缀万民,不便其离散,五种可以效仿的方法使同宗同族百姓生活在一起。考察裴氏和唐朝共存共亡的事,可以明白一些大略。不能恢复封邦建国的治理方法,却想借士大夫的力量来立国治国,一定要重视氏族的作用,一定要重视氏族的作用!

录入时间:2021-04-21 09: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