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清心亭记·曾巩》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心亭记

曾巩

①嘉佑六年,尚书虞部员外郎梅君为徐之萧县。改作其治所之东亭,以为燕息之所,而名之曰清心之亭。是岁秋冬,来请记于京师,属余有亡妹殇女之悲,不果为。明年春又来请,属余有悼亡之悲,又不果为。而其请犹不止,至冬乃为之记曰。

②夫人之所以神明其德,与天地同其变化者,夫岂远□?生于心而已矣。

③若夫极天下之知,以穷天下之理,于夫性之在我者,能尽之,命之在彼者,能安之,则万物之自外至者,安能累我哉?此君子之所以虚其心也,万物不能累我矣。而应乎万物,与民同其吉凶者,亦未尝废也。于是有法诫之设,邪僻之防,此君子之所以斋其心也。虚其心者,极乎精微,所以入神也;斋其心者,由乎中庸,所以致用也。然则君子之欲修其身、治其国家天下者,可知矣。

④今梅君之为是亭,曰不敢以为游观之美,盖所以推本为治之意,而且将清心于此,其所存者,亦可谓能知其要矣。乃为之记,而道予之所闻者焉。十一月五日,南丰曾巩记。

(选自《曾巩集》)

1. 第②段方框中应填入的词是(    )。

A. 哉                  B. 矣                  C. 也                  D. 已

2. 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梅君在嘉佑六年担任萧县县令。

B. 梅君改建东亭来作为休息场所。

C. 作者因妹亡女殇之悲两拒写记。

D. 作者终写此记因梅君再三邀请。

3. 对第④段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交代了梅君建造此亭的缘由。

B. 肯定了梅君建造此亭的用意。

C. 阐释了作者为政治国的理想。

D. 照应了文章标题,收束全文。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明其德与天地同变化不在于心。

B. 穷尽天下道理者不会被外物所累。

C. 君子做到了清心就可以为政治国。

D. 梅君造此亭可见其知清心的重要。

5. 梳理第③段的行文思路。

下载Word版试题
《清心亭记·曾巩》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    2. C    3. C    4. D   

5. 首先分析了如何做到虚心,接着分析了如何做到斋心,然后分析了虚心、斋心的作用,由此得出其对修其身、治其国家天下的价值。步步推进,思路清晰。

【解析】

【1题详解】

析:本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解答时首先要仔细查看所给虚词,回忆所给虚词的常用含义及用法,再细读所给文段及方框所在句子,根据语境确定答案。本题所给虚词中,“哉”用在句末一般表疑问或反问的语气;“矣”用在句末可表陈述的语气,相当于“了”,可表感叹的语气;“也”用在句末表判断;“已”用在句末做语气词,用法与“矣”相同。第②段需要填写虚词的句子是“于夫岂远□?”这是一个反问句,故应填“哉”。故答案为A项。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鉴赏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因妹亡女殇之悲两拒写记”,错误。由原文“是岁秋冬,来请记于京师,属余有亡妹殇女之悲,不果为。明年春又来请,属余有悼亡之悲,又不果为”,可知,作者第一次拒绝写记是因为“妹亡女殇”,第二次则是因为又有“悼亡之悲”,并不是“妹亡女殇”。故选C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鉴赏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无中生有,“阐释了作者为政治国的理想”错误。第④段原文说的是“盖所以推本为治之意”,意思是“大概是用来推究根源治理好地方政事的意图”,是在推测梅君修建清心亭的意图,并不是阐释作者为政治国的理想。故选C项。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鉴赏文章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A项,“不在于心”错误,原文为“夫人之所以神明其德,与天地同其变化者……生于心而已矣”,可见作者认为神明其德与天地同变化在于心。B项,“穷尽天下道理者不会被外物所累”错误,从第③段原文来看,要想达到不被外物所累,还应做到“于夫性之在我者,能尽之,命之在彼者,能安之”,也就是“虚其心也”,并不是说穷尽天下道理就不会被外物所累。C项,“做到了清心就可以为政治国”错误,由原文“然则君子之欲修其身、治其国家天下者,可知矣”,作者是说能够做到清心,就可以了解修身、治国之道,并不是说“就可以为政治国”。故选D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①能力。考生可在通读第③段的基础上给文章划分层次,然后归纳概括。第③段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由开头到“此君子之所以虚其心也,万物不能累我矣”,分析了“极天下之知”“穷天下之理”“性之在我者,能尽之,命之在彼者,能安之”,才能做到“虚心”;第二层由“而应乎万物”到“此君子之所以斋其心也”,分析了“有法诫之设,邪僻之防”才能做到“斋心”;第三层是第③段余下的部分,先说“虚其心者,极乎精微,所以入神也;斋其心者,由乎中庸,所以致用也”分别分析了“虚心”和“斋心”的作用,然后指出“然则君子之欲修其身、治其国家天下者,可知矣”,得出清心对修身、为政治国的价值。三个层次之间层层推进,思路非常清晰。

【点睛】第1小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答题时注意论据语境做出正确判断。

参考译文:(缺)

录入时间:2021-04-23 09: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