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道·(元)邓牧》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君道 (元)邓牧 ①古之有天下者,以为大不得已;而后世以为乐,此天下所以难有也。 ②生民之初,固无此乐乎,为君不幸,为天下所归,而不可得拒者,天下有求于我,我无求于天下也。 ③子不闻至德之世乎?饮食未侈也,衣服未备也,宫室未美也,下民其分未严也。尧让许由而许由逃,舜让石户之农而石户之农入海终身不反,其位未尊也。夫然故天下乐戴而不厌,惟恐其一日释位而莫之肯继也。不幸而天下为秦,敛竭天下之财以自奉,而君益贵。焚诗书,任法律,筑长城万里,凡所以固位而养尊者无所不至,而君益孤。惴惴然若匹夫怀一金惧人之夺,其后亦已危矣。 ④天生民而立之君,非为君也,奈何以四海之广,足一夫之用邪!彼所谓君者,非有四目两喙、鳞头而羽臂也,状猊咸与人同,则夫人固可为也。今夺人之所好,聚人之所争,欲长治久安,得乎? ⑤夫乡师、里胥,虽贱役亦所以长人也,然天下未有乐为者,利不在焉故也。 圣人不利天下,亦若乡师、里胥然,岂惧人夺其位哉!夫惧人夺其位者,甲兵弧矢以待,盗贼乱世之事也。恶有圣人在位,天下之人戴之如父母,而日以盗贼为忧,以甲兵弧矢自卫邪?故曰:欲为尧舜,□□使天下无乐乎为君;欲为秦,□□勿怪盗贼之争天下。 ⑥嘻!天下之固何尝之有!败则盗贼,成则帝王。若刘汉中(刘邦)李晋阳(李渊)者,乱世则治主,治世则乱民也。有国有家,不思所以救之,智鄙相笼,强弱相陵,天下之乱,何时而已乎! 1. 可用同一个文言固定短语填入第⑤段的两个方框处,正确的一项是 A. 孰若 B. 莫若 C. 孰与 D. 毋宁 2. 下列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与其它句不同的一项是 A. 此天下所以难有也 B. 凡所以固位而养尊者无所不至 C. 有国有家,不思所以救之 D. 虽贱役亦所以长人也 3. 下列对第③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尧舜时,社会道德水平最高,百姓生活条件却很艰苦。 B. 尧舜时,老百姓与君王之间没有什么严格的等级界线。 C. 尧舜时,由于百姓拥护,做君王的也就没有厌烦之心。 D. 秦朝后,君王横征暴敛,百姓受其害,整天惴惴不安。 4. 分析第⑤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 5. 作者在第①段提出了“后世以为乐,此天下所以难有也”的观点,以下事例是否能充分论证这一观点,请简述理由。 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①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仲:指老二,刘邦的哥哥;刘邦排行老三。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君道·(元)邓牧》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A 3. B 4. 假设把圣人不在帝位上谋私利,与乡师、里胥一样无利可求类比,论述去私利,不用担心夺其位;再用被人觊觎和被人爱戴对比,论述为私的危害;通过假设、类比和对比论证的运用,无可辩驳的强调要想长治久安,就要像尧舜一样不谋私利才能实现的结论。 5. 不能充分论证这一观点;把这段刘邦宴群臣时①记录作为论据不够完整,缺乏刘邦因强调私利而使江山不稳固的具体内容;所以以此论证作者观点是不充分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及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必须要结合句意体会语气,再分析选项进行比对。本题语境为“欲为尧舜,□□使天下无乐乎为君;欲为秦,□□勿怪盗贼之争天下”大意是“其表现于书法,能不毫无生气吗?”,根据语境推断,大意是说“想要做尧舜一样的圣君,不如使天下百姓不乐于做君王;想要做秦王(一样的暴君),不要责怪盗贼来争夺天下。”A项,“孰若”:怎么比得上,表示反诘语气。C项,“孰与”: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D项,“毋宁”:不如,表示两相比较以后选取这一面。B项,“莫若”:不过,莫过,不要。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本题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与其它句不同的一项是”A项,“所以”,“……的原因”;B项,“所以”,“用来……”;C项,“所以”“用来……”;D项 “所以”,“用来……”。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结构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全文结构内容进行梳理,然后比对选项,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第③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本题A项,“百姓生活条件却很艰苦”说法错误。原文说“饮食未侈也,衣服未备也,宫室未美也,下民其分未严也。尧让许由而许由逃……”,意思是“(君王)吃粗劣的饭食和菜肴,饮食并不奢侈……”,属于张冠李戴。C项,“做君王的也就没有厌烦之心”错误,原文说“古之有天下者,以为大不得已”,意思是“古代拥有天下的人,认为是很不得已的事”。D项,“百姓受其害,整天惴惴不安”错误,原文说“而君益孤。惴惴然若匹夫怀一金惧人之夺,其后亦已危矣”,意思是“而君王更加孤独。恐惧不安得像平民百姓怀揣着金子,害怕有人在他后面抢夺”。属于张冠李戴。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相应的内容,圈出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把握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明确论证方法的类型,并分析其作用。本题要求“分析第⑤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第⑤段“夫乡师、里胥,虽贱役亦所以长人也,然天下未有乐为者,利不在焉故也。圣人不利天下,亦若乡师、里胥然,岂惧人夺其位哉!”,是假设把圣人不在帝位上谋私利,与乡师、里胥一样无利可求类比,论述去私利,不用担心夺其位;再用被人觊觎和被人爱戴对比,“夫惧人夺其位者,甲兵弧矢以待,盗贼乱世之事也。恶有圣人在位,天下之人戴之如父母,而日以盗贼为忧,以甲兵弧矢自卫邪?故曰:欲为尧舜,莫若使天下无乐乎为君;欲为秦,莫若勿怪盗贼之争天下”,论述为私的危害;本段通过假设、类比和对比论证的运用,无可辩驳的强调要想长治久安,就要像尧舜一样不谋私利才能实现的结论。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和链接材料的理解能力。考生应认真阅读链接材料,理解文本思想,先明确观点,再结合原文分析。本题要求分析链接的事例是否能充分论证第①段提出了“后世以为乐,此天下所以难有也”的观点,要求简述理由。首先分析链接材料,这段刘邦宴群臣时的记录,表现的是刘备向父亲夸耀自己的功业,缺乏刘邦因强调私利而使江山不稳固的具体内容。而第①段提出的“后世以为乐,此天下所以难有也”的观点,是说“后世(却)把拥有天下当作快乐(的事),这是导致天下难以拥有的原因”,所以以此论证作者观点是不充分的,不能充分论证这一观点。 【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
|
录入时间:2021-04-23 09:24: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