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帆集》序·(明)江盈科》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锦帆集》序 (明)江盈科 ①锦帆泾者,吴王当日所载楼船箫鼓,与其美人西施行乐歌舞之地也。阅今数千年,霸业烟销,美人黄土,而锦帆之水,宛然如旧。姑苏吴治,实踞其上,此水抱邑治如环。乙未之岁,余友中郎袁君来宰吴,殚力图民,昕夕拮据,憔悴之众,赖以顿苏。逾明年,君以过劳成疾,上书乞归,凡七请乃得解政去。 ②君性超悟,深于名理,才敏妙,娴于词赋。第一行作吏,都成废阁。间或触景起兴,感事摅辞,有所题咏撰著,越二年,亦遂成帙。其行也,友人方子公稍稍裒次,付诸梓,问题于君,君自标曰《锦帆集》。盖不佞尝诣吴署谒君,君指此水骄余曰:“是锦帆泾也,吴王霸业之馀,我乃得抚而有之,不亦快哉!”而其实君鞅掌簿书,飧沐几废,劳与余等。余因叹曰:同一锦帆泾耳,当吴王之时,满船箫鼓,及吴令之身,两部鞭箠;吴王用之,红姝绿娥,左歌右弦;吴令御之,疲民瘵黎,朝拊暮煦。昔何以乐,今何以苦?丈夫七尺相肖,胡所遭之苦乐顿异乃尔!虽然,人生有涯,苦乐有穷,惟山水为无尽。操有穷之具,游无尽之间,而能与之俱不朽者,其惟文章□? ③君诗词暨杂著载在兹编者,[1]大端机自己出,思从底抽,摭景眼前,运精象外。 [2]嗟嗟!后霸业而尽者,此水乎?与此水而俱无尽者,兹集乎?[3]夫君齿最少,异日名山之业,未可涯涘。[4]乃锦帆独托兹集以传,倘亦吴王有知, 乞灵中郎之笔,不靳西施为君捧砚,而令挟藻见奇有如是耶? ④余所莅治,百花洲在其前,而余日沾沾刑名簿书,不能有所题咏撰著,俾此洲托以传也,则百花洲之遭,不逮兹泾远矣。假使西施有灵,问江郎梦中之笔安在,不佞无辞置对矣。 (选自《江盈科集》) [注释](1)中部袁君,袁宏道,字中郎夕。(2)昕夕:朝暮。(3)一行作吏:一旦做了官。废阁:废弃物置。(4)摅:抒发。(5)裒次:搜集编排。梓:刊印。(6)两部鞭箠:喻上级部门的责令督促。(7)挟藻:铺张辞藻。 1. 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 矣 B. 乎 C. 焉 D. 耳 2. 下列对“锦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锦帆历史起笔,寄寓物是人非,引出下文。 B. 锦帆是袁君任职之所,袁君因此而充满自豪之情。 C. 袁君以锦帆为书名,意在寄托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D. 作者祝愿袁君此书与锦帆之水一样能够永久流传。 3. 下面的句子是第③段中的原话,把它放回到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 。 取而读之,言言字字,无不欲飞,真令人手舞足蹈而不觉者。 A. [1] B. [2] C. [3] D. [4] 4. 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自嘲自叹表达赞美袁君之情,语调诙谐而又曲折有致。 B. 以自己“不能有所题咏撰著”对比袁君“有所题味撰著”。 C. 以自己治所不能借文章得以传扬对比锦帆“托兹集以传”。 D. 以想象将来西施责问袁君与如今西施为袁君捧砚作对比。 5. 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部分说理的逻辑性。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锦帆集》序·(明)江盈科》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C 3. B 4. D 5. 首先,以吴王之乐与吴令之苦作对比,突出苦乐悬殊之大;接着,笔锋一转、人生与苦乐都是有限的,而只有自然山水是无尽的,以自然山水来消解人生苦乐的差异;最后进一步推断,有限的人生中,能够与无限的自然山水同样不朽的大概只有文章了。以文章不朽弥合人生与自然的矛盾。三层意思层层深入,论述文学创作的意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及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解答此类题目,必须要结合句意体会语气,再分析选项进行比对。“其惟文章□?”意思是“大概只有文章了吧”从问号来看,应该是表达反问语气。A 项“矣”是表达陈述语气;C项“焉”也是陈述或感叹语气;D项“耳”是表达感叹语气。只有B项“乎”是反问语气,且与“其”字搭配。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题干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对应的语句进行概括。本题C项,“意在寄托对世事沧桑的感慨”错,据“夫君齿最少,异日名山之业,未可涯涘。乃锦帆独托兹集以传,倘亦吴王有知, 乞灵中郎之笔,不靳西施为君捧砚,而令挟藻见奇有如是耶?”可知,袁君以锦帆为书名,意在表达对袁君才华的赞美。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结构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全段结构内容进行梳理,结合上下文分析,然后比对选项,得出答案。“取而读之,言言字字,无不欲飞,真令人手舞足蹈而不觉者。”这段话是对袁君文章进行评价、赞美,根据原文“大端机自己出,思从底抽,摭景眼前,运精象外”是在评价袁君文章的写法,“后霸业而尽者,此水乎?与此水而俱无尽者,兹集乎?”是对袁君文章的最后总结肯定。由此可知,这段话应放在这两个句子中间,即[2]处。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题干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对应的语句进行分析判断。本题D项,“想象将来西施责问袁君”文中没有此意,据“假使西施有灵,问江郎梦中之笔安在,不佞无辞置对矣”意思是“假使西施有灵,询问那像江淹一样有才华的人在哪里呢,我没有话来应对她”,可见并非“想象将来西施责问袁君”。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析用到的手法,并概括层次要点。“吴王用之,红姝绿娥,左歌右弦;吴令御之,疲民瘵黎,朝拊暮煦” 以吴王之乐与吴令之苦作对比,突出苦乐悬殊之大;“昔何以乐,今何以苦?丈夫七尺相肖,胡所遭之苦乐顿异乃尔!虽然,人生有涯,苦乐有穷,惟山水为无尽”,笔锋一转、人生与苦乐都是有限的,而只有自然山水是无尽的,以自然山水来消解人生苦乐的差异;“操有穷之具,游无尽之间,而能与之俱不朽者,其惟文章乎?”,有限的人生中,能够与无限的自然山水同样不朽的大概只有文章了,以文章不朽弥合人生与自然的矛盾。最后总结:三层意思层层深入,论述文学创作的意义 【点睛】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明确这一点,不仅能在学习的时候做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答题时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质。应该说大多数虚词的用法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积累,多总结,熟练掌握并不难,但对其中一些虚词的重要用法,如果没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质特征,便很容易在做题时丢分。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 |
|
录入时间:2021-04-23 09:27:36 |